天天看点

“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变成冷到不想出门?”

作者:福山区融媒体中心

过去一周多,先后出现在国内的两股冷空气,正由北向南地通知各地居民:“凛冬已至”。

首先是 12 月 15 日到达的寒潮,引发了中东部城市大范围降温,包括北京、郑州等北方城市出现了强降雪天气。在还未回暖之际,本周又有西伯利亚寒流接踵而至,持续输送大量冷空气,从而导致北方地区长时间出现异常的低温天气。

“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变成冷到不想出门?”

从 12 月 12 日起至今,哈尔滨、呼和浩特、沈阳、长春等地的低温天气就没下过线。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五天,哈尔滨、长春等地的温度恐怕还会继续下探。

中央气象台在 12 月 21 日 18 时也继续发布了低温黄色预警,预计今起三天,内蒙古中西部、陕北、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比往期温度还要低 5℃以上。

除了北方城市,同一日的南方城市,如上海的全天气温也已均在冰点以下。根据气象预报,上海市市中心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 1 ℃的情况预计将会持续到 25 日,这将打破近四十年来的持续低温纪录。

很多地方,

以前都没这么冷过

除了持续的低温,多地还面临着气温跌破同期极值的情况。

澎湃美数课梳理了各国家气象站公布的气象数据,将 2023 年 12 月中旬的最低温,与 1951 年到 2022 年共 72 年的同期低温极值进行比较,发现在过去一周,全国有超过一半的省份出现了刷新 12 月中旬最低温纪录的城市。

“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变成冷到不想出门?”

以北京为例,仅在 12 月 17 日,全市 20 个国家气象站中,就有海淀、平谷等 14 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 12 月中旬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比例高达 70%。

另外,在寒潮叠加辐射降温的作用下,东部多地迎来了“史上寒冬”:上海今晨气温创下半年新低,全天气温在零点以下;浙江全省近期气温比同期偏低 3~6℃,冰冻持续日数为近 10 年 12 月份最长;山东多地降雪量达到了大暴雪甚至特大暴雪量级,烟台地区的超半米的积雪深度更是达到了有气象纪录以来的最大值,被网友直称“宛如北极科考”。(此前报道:)

“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变成冷到不想出门?”

烟台大学东校门附近。图片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半月前还短袖,

现在羽绒服加毛衣都不嫌多

今冬十二月的天气,如同过山车般起伏,暖的时候更暖,冷的时候更冷。

我们观察了近两周的 60 年来内陆地区直辖市、省会的历史气温数据后发现,除了兰州、昆明、拉萨三地今冬暖于往常,其他 28 个城市都出现了“气温大跳水”的情况——12 月上旬的日均气温还比常年偏高,到了 12 月中旬就陆续冷暖逆转,并比往年还要冷。

“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变成冷到不想出门?”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愈发频繁。都说今年是最暖年,怎么还这么冷?

国家气候中心对此解释道,在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中,厄尔尼诺背景下大陆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冬天的冷暖起伏较大。

这样的“速冻”天气,让各地居民都有些招架不住。

我们梳理了今日(12 月 21 日)的气候数据,发现即使是在冬日里最为暖和的下午 2 点,还是有高达三分之二的被调查城市体感温度低于冰点。

“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变成冷到不想出门?”

在冬季大风的加持下,大部分城市的体感温度都要低于气温。哈尔滨的体感温度甚至要比气温低了将近 10 ℃。

但体感温度同样会受湿度的影响,比如杭州今日下午 2 点的气温在零度以上,但体感温度却仅有零下 5 摄氏度,而气温早已跌破了冰点的西北城市西宁,体感温度却是 -2.6℃,比杭州还高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南方城市冬天的湿冷天气是“魔法攻击”。

只是整体而言,北方天气虽然相对比较干燥,但依然比南方冷,如果又碰上供暖问题,那受冻的问题可能就要严峻得多。

12 月 19 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的学生反映:“宿舍冷,自习室漏风,图书馆冻脚,整个学校就没有一个暖和的地方。晚上睡觉盖三张被子,长这么大没这么冷过,北极熊来了都得喊冷。”

对此,学校旗下的微信公众号“华电微后勤”在 12 月 20 日发布情况说明称,因“受罕见冷空气持续影响,保定市出现几十年未遇的极寒天气,12 月份的最低温已破历史极值”,导致“学校在供暖、供气等方面同样遭遇严重困难”,且“短期内无法改善”,只能“期盼寒潮早日过去,我们一起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