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作者:羊城派

编者按

龙华李氏的始祖于宋代由韶关南雄珠玑巷南下番禺,后建业于龙门,散叶龙江围、绳武围等地。李氏后人或耕或读,或商或仕,皆有所成,雄霸一方,成为粤中大族。

李氏家族在龙门繁衍了700余年,比建县历史还要早200多年,是岭南先民在山水之间开基落担、开枝散叶的杰出代表,至今留下了围屋、家祠、文笔塔、书室、功名碑、碉楼等众多古建筑,讲述着家族故事。本期“惠州名门世家”让我们走近龙门李氏家族。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12月22日版面图

南宋末年,社会动荡,衣冠士族纷纷跨过五岭山脉,南渡两广。他们大多举族南迁,有仕宦的经历,也更容易扎根当地,形成世家。出生乱世,爱国务本、好学进取成为他们共同的家风和底色。

纵观龙门数百年不断发展的大族,其最具代表性的,如江厦谭氏谭瑞奇、社潭刘氏刘仲明、功武廖氏廖金凤和水坑李氏李延龄,都是这一时期来到龙门。可以说他们是开发龙门、建设龙门的先驱,这些姓氏也成为古代龙门原住民的主体姓氏。

位于龙门下片的龙华镇是龙门李氏的发祥地,他们依靠着广袤富饶的农田、便利的增江河航运,发展农业和商贸,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也培养了众多优秀子弟,成为远近闻名的“簪缨世家”。

勤王爱国心,英雄真本色

南宋末年,李延龄的先辈辗转从南雄珠玑到番禺,然后落担于增城西林都,也就是现在龙门县城一带。这里山如七星,江如玉带,风景秀丽,是当时增城上龙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当时李家并不显赫,传到李延龄已经是第四世,他本人“智勇绝人”,同时生子九人,门风鼎盛,加上他急公好义,因此在当地青年中很有号召力,李家也开始崭露头角。此时,面对着南宋节节败退,李延龄聚集勇士,保卫乡邦不受滋扰的同时,准备随时起兵勤王。

公元1275年,元军大举南下,随后攻破临安,席卷华南。1276年12月,宋端宗一路南逃到达惠州,距离龙门不到两百里。这个时候李延龄决定毁家纾难,起兵勤王。

走之前他将儿子悉数迁出繁华的西林都,分别择“险远”之地安家,谱载于“鸬鹚、蓼溪、铁岗、番禺、从化各有建居”,因此李延龄也成为他们的共祖。

在战场上,李延龄率领龙门子弟,面对强敌,悍不畏死。他的义军随张镇孙的大部队一起,攻克广州、转战崖山,功勋卓著。据《李氏族谱》记载,李延龄曾因功被风雨飘摇的宋末朝廷封为“镇国总戍兵靖边元帅”。

崖山海战之后,李延龄自觉无力回天,决定带着家乡子弟回归龙门,守土安民。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绳武围前记录李氏家族荣耀的功名石

开发龙华圩,散叶绳武围

李延龄儿子李谊、李谅已经在龙华水坑村开基。这里地处龙门县南部,背靠招贤峰,又傍蓼溪水,古称“蓼溪”。龙门古县志书称这里的山水“拔出诸山之表,周围三十里,仰观绝顶,芙蓉插空,列若锦屏”。

李谊、李谅率领子孙,当时以耕作为主,生活安定。传五世之后,已经到了明朝,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增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日益凸显。水坑李氏经过百余年的积累,已经颇富家资,这个时候李氏族人中出现了一位中兴之人,他就是李梅庄,字孟盛。他利用增江便利的水运优势,苦心经营,将家族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自此李氏由农入商。

此时,李家的根基逐渐从水坑村转移至龙华圩。鼎盛时期,李梅庄几乎垄断了龙华圩镇所有核心的生意。据清代《李氏族谱》记载,“龙华圩,梅庄祖税业也,建有铺位,建造圩亭二十四间以便商户买卖,每间租银一元,四面之铺各房起造共三十二间,后有买卖……”涉及良田、旅社、圩亭、铺位、运输、房产等各个领域。

李家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在水坑建起了雄伟的“龙江围”,龙江围居高临下,俯视着半月水塘、文笔塔和绵延无尽的良田,无旱涝饥寒之虞,子孙得以繁衍生息。为纪念李梅庄的贡献,族人以李梅庄的字“孟盛”命名祠堂,和谊谅二公祠一起作为龙江围核心建筑。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小孩在孟盛李公祠前嬉戏玩闹,村庄宁静质朴

随着龙江围丁口日盛,到了明代中晚期已经显得拥挤,李梅庄的孙子李震达(字素闲),迁出蓼溪龙江围,移居龙华圩旁,成为龙华李氏的开基之祖。李震达不倚祖荫,自谋新路,他把自己在龙华圩建的第一栋建筑命名为“鼎革楼”,以展示他由商入儒、革故鼎新的志向。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鼎革楼”被血洗。除了李士贵(字主兑,明朝灭亡时殉国)的儿子李待举逃出生天外,龙华圩李氏一脉几乎被灭族。李家祖业后来渐次得以恢复。

李待和族人一起,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开始创建绳武围。为纪念他的父亲李士贵,李氏子孙在绳武围中轴线上修建祠堂,并参考龙江围的“孟盛李公祠”的命名方式,以李士贵的字号“主兑”命名祠堂为“主兑李公祠”,历经数百年,传承至今。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位于绳武围中轴线上的主兑李公祠

世代重教化,子孙育德行

“教子孙”是龙门李氏的家风内容,也是数百年来,李姓族人奉行的原则。

龙华李氏注重文教,自清代李隶中中举之后,子孙累有功名,绳武围和龙江围外,次第排列的功名石便是家族荣誉所在。为了传承读书的事业和清白的家风,李氏祖先除了营建各种高规格的私塾书屋之外,还在建筑细节中注入道德的内涵。

在龙江围外,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文笔塔,被誉为“惠州乡村最美文笔塔”。这是龙门县境内现存的唯一一座古塔,也是水坑村的标志,曾经登上中央电视台。这座建于清代乾隆初年的古老建筑,在民国《龙门县志》中也有记载:“蓼溪龙江围、绳武围绅士清初建文昌祠,后为阁三层,乾隆嘉庆年间相继修葺,道光九年重修。”可见文笔塔是水坑和绳武两处李姓子孙合力建造的,后来历代均有修葺。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龙华水坑文笔塔,被誉为“惠州乡村最美文笔塔” 梁丽通 摄

从建立之初开始,朗朗书声就一直未停。民国后这里改为女子小学,民国二十三年改为龙门县参议会址,因为易守难攻,安全便利,这里还曾经作为东江纵队增龙从大队活动中心。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办起“水坑中心小学”,一直到2008年前后才迁出。

在没有自来水的古代,水井是人们日常去得最多的地方,李氏先祖也将水井作为教育子孙的重要场地。在绳武围主兑李公祠的旁边,有一口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水井,深度达8米,井水不涸不溢,甘凉清澈。井底以河沙和白瓦滤水,井面以麻石板覆盖,数百年来,被踩踏得平滑细腻。

与其他地方的水井不同的是,这口水井上面有三个提水口,呈品字形排列。这其中既蕴含着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寓意,也蕴含着先祖希望子孙注重品德,清廉如水,不满不溢,清白传家的美好愿景。而且水井与祠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也重在警醒子孙,要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几百年来,每当李氏子孙路过祠堂,来到品字形的水井边取水时,必定稍事站立,对自己的德行,一日三省,无形之中,也形成了强大的教化能量和凝聚力。

正是这种春风化雨、无处不在的道德教化,使得李姓子孙为民则孝悌和睦,为官则清正廉能,数百年来,家风世继。以绳武围出的第一个举人李隶中为例,他为官山东时,面对决堤的黄河之水,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他不仅捐出薪俸,还嘱托弟弟李晃中在家中筹措经费,向粤商贷款垫资,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事后灾民要为他立“德政碑”,被他婉拒了,最后卒于任上;他的侄儿李步蟾,为官甘肃,被称为“李青天”,和叔叔李隶中一样,他也在任上病故,灵柩回粤时,士民一路焚香哭送。同这二位一样,龙华李姓子孙,虽薄涉仕宦,但政声尤著。

民国著名方志学者、番禺人邬庆时在编撰《龙门县志》时,曾对龙门艺文人物进行过一次全方位的点评:“龙门艺文,就一人言,以高明刘氏为盛,鸣博征君所著书凡十种;就一家言,以龙华李氏为盛,崖峰司马所著凡二种,鹿池文学所著书凡四种,铁甫学正所著书凡八种,桃村广文所著书凡三种,而桂苑别驾,琼仙节妇亦均有诗句传诵至今。”高明刘氏指的是见龙围刘士骥,号鸣博。崖峰、鹿池、铁甫、桃村、桂苑则分别是龙华人李隶中、李步墀、李柱兰、李炽、李步蟾的字,可见龙华李氏已经形成了一个富有影响力的文学世家。

家规数万字,教诲谆谆然

龙华李氏能传承七百年,文脉赓续不断的秘密,就藏在古老的李氏族谱家规之中。这不是简单的三五十个字、押韵工整、通俗空洞的家规,而是足足占了几十个开本,篇幅达数万字的一部煌煌之作,在整个族谱中占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这也是龙门县目前最长的家规。

“家范肃于刑律,乡评严于斧钺”,这些家规详尽细致,内容既包括讲述为人处世之道的先正格言,也包括列举家族先贤的处事范例,以备子孙学习效仿。李姓家规在总纲之下,分为“祠墓当展”“乡约当遵”“名分当正”“族类当辨”“谱牒当重”“闺门当肃”“蒙养当豫”“职业当勤”“节俭当崇”“争讼当止”“宗族当睦”“守望当严”“邪巫当禁”等数十个纲目,每个纲目下面用数百字阐明道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虽然很长,但是这些家风族规都是近乎白话文写成,既不求押韵对仗,也不求用典委婉。例如在“节俭当崇”这一纲中写道:“人生福分,各有限制,若饮食衣服起居一一朴啬,留有余不尽之享以还造化,悠游天年,是以养福”,可谓言浅而意深,以一人之修德而同理于造化大道。村野山夫之流读之,能得其精神;博学洞见之人读之,能会其深意。

时隔数百年,细细品读,依然感觉像是与先贤们对坐而谈,倍感亲切,毫无晦涩感。李姓家规的“家规开言”,相当于一部书的序言,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当年编撰者的良苦用心。“自古国有法,家有规,遵而行之,人品心术寓焉。我族代禀前谟,循祖训由来久矣,迄今丁口日蕃,性情不一,其中或哲或愚,或贤或否,所秉既偏所出不无歧。若家教不明,欲其尽归画一,不綦难哉”,可见当时的编撰者,正是考虑到每个人的学问和境界不同,因此才用平白晓畅的语言,事无巨细的规划来约束子孙。

不得不说,这种立之以实的家规,是真正能润人心的。在水坑古村,保留着一套刻于清代道光四年的《李氏族谱》雕版,虽然距今已有近两百年,但是光泽如新,十分精美。在族谱中,李氏先贤如献身家国、舐犊情深的李延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李谊、李谅兄弟,精明能干、苦心经营的李梅庄,志向远大、分支绳武的李震达,英雄勇武、光复祖业的李善长,倡建宝塔、大兴文教的李位庭,个性鲜明,让人感佩。当年,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雕版免遭损毁,李姓子孙同心同德,历尽艰辛。而给他们以勇气的,正是族规立“谱牒当重”的殷殷教诲。

时至今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争讼当止”“宗族当睦”“守望当严”等家规里的纲目内容,依然流淌在水坑李姓子孙的血脉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水坑村如同潜龙在渊,默默无闻,发展也相对滞后,2016年水坑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但是水坑村村民没有在贫困面前低头。在扶贫工作组进驻之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大山经济,用三年时间,实现了脱贫致富。(文、图 | 曹杰)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水坑村保留着众多古建筑,近年来发展迅速

【文脉走访】

“镇村之宝”上百块族谱雕版保存完好,国内罕见

走进龙华镇水坑村,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民居,绿树成荫。这座始建于宋元之交的古村落,坐拥着孟盛李公祠、文笔塔等众多古建筑,古韵悠悠。村里保存的一套刻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的《李氏族谱》雕版,是水坑村的“镇村之宝”。有相关专家考察后表示,类似的雕版族谱在国内较为罕见。

在村委会办公楼二楼,存放着一个半米高的木箱子,里面堆放着182块黑色木板,每块约为A3纸大小,整齐放在木箱内。这些雕版双面宋体阳刻,反向雕刻,文字、祠堂图样和墓葬地形图等内容清晰可见,保存较好。

据龙门县博物馆馆长钟超宏介绍,《李氏族谱》木雕刻版刻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雕版用樟木雕刻,每块尺寸大致相同,长约28.5厘米,宽约19.5厘米,厚度约1.4厘米,记录了水坑李氏从南雄珠玑巷南迁龙门、再从龙门迁蓼溪(即水坑)等地的迁徙和繁衍历史。

龙门李氏:勤王英雄裔 龙华簪缨家

李氏族谱雕版保存完好,距今近200年,国内罕见 李汉章供图

“这是水坑村的宝贝,几乎秘不示人。”龙华镇水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李汉章说,水坑村村民世代保存《李氏族谱》雕版,归集体所有。村民李润镜回忆,以前安置在祠堂一房间内,雕版数量不止200块,能铺满整个地面。“文革”时期曾被损坏丢失过,幸好有村民将雕版用木箱放好存在村后山。2012年,村中修葺祠堂,村民才将雕版重新搬回祠堂安放,如今存放在村委办公楼,定期进行防虫防腐处理。

“这些雕版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钟超宏向记者介绍,在2003年,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称水坑《李氏族谱》雕版“体例完整、数量较多,在广东省内属罕见”,是“研究古代广东民间版印史和民俗的重要实物资料,研究广东氏系迁徙史、珠江三角洲政治经济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因此,龙门县博物馆曾对《李氏族谱》雕版进行了复制,复制的雕版现放置于龙门历史文化陈列展厅的祠堂文化展区,供市民群众参观。(文 | 记者 李海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