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作者:森哥说书堂

当年,19岁的母亲名叫柳翠花,在老家村里一位媒人的介绍下,被许配给了张家的儿子张天满。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新郎比新娘大3岁,文化程度比平均水平高,柳翠花的父母便欣然将闺女许配了过去。

彼时的柳翠花还是个朝气蓬勃的少女,站在张家门口,怀着无限向上的憧憬迈入这新的家。她幻想着会有一个体贴的夫君,一个和蔼的婆婆,朴实却温馨的小家。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然而,现实往往不像理想。张天满的母亲刘月桂素来就有“泼妇”之称,凶狠暴戾刁蛮非常。更糟的是,张天满不似表面教养看起来那么好,经常在外头留宿不归,偷鸡摸狗的事迹不胜枚举。

柳翠花很快领教到,自己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生活。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每每张天满夜不归宿,刘月桂必定大发雷霆。柳翠花虽然心中委屈,却从不敢吭声。刘月桂横加怒骂,语言中充斥“丢人现眼”“笨手笨脚”等难听字眼。

柳翠花的眼泪无声地淌下,却只能低下头接受婆婆无理的谩骂。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日复一日,刘月桂看女儿媳妇柔弱好欺,遂变本加厉。她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看不起柳翠花连续生了3个女儿,于是经常以此嘲讽刺激。

她骂柳翠花做什么都笨手笨脚,是一个没出息的“绝户”。张天满依旧我行我素不管不顾,这让刘月桂更加肆无忌惮地伤害儿媳妇。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刘月桂刁难媳妇的事迹数不胜数,种种无理取闹的举动,让柳翠花备受煎熬。

刘月桂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她无法接受连生三个女儿的儿媳,觉得她没有本事,于是经常以此攻击她。

柳翠花心如刀绞,却无可奈何。她在村中素来好声好名,没想到却栽在这样的婆家,备感屈辱。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刘月桂挑剔吹毛求疵,丝毫不给柳翠花好脸色。柳翠花勤劳能干,无论干活织衣或做饭,都细心用心。但刘月桂总是挑肥拣瘦,嫌弃她笨手笨脚,没个媳妇样。

一次,柳翠花织了件棉袄送给公公,刘月桂却鄙夷地说她连件像样的袄子也织不好。柳翠花只得忍气吞声,眼泪在心里凝成冰。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更令她难以忍受的是,每每张天满背着她鬼混时被发现,刘月桂除了臭骂儿子外,更要拿柳翠花开刀子。“连自己老公都管教不了,这也太无用了!”刘月桂恶狠狠地辱骂道。

柳翠花无地自容,只能默默承受。这时,张天满也不会出声制止母亲,任由妻子在婆婆面前挨打挨骂,一点儿男子气概也无。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种种毒打与羞辱,让柳翠花日渐消瘦单薄。她想不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这罪过究竟由何而来,为何遭此不幸。她开始怀疑起丈夫和婆婆,女儿们的将来也让她忧心忡忡。

在这场别无选择的婚姻中,柳翠花仅有的慰藉就是三个女儿。她们还年幼,尚不明白母亲受的委屈。她也极力避免女儿们目击刘月桂的无理与暴行。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幸而农村的田地辽阔,她们不必整天面对刘月桂。只是每逢回家,刘月桂那一副恶相与辱骂声,就如影随形地扰乱着母女几人的宁静。

尽管柳翠花极力保护女儿们,但大女儿柳云还是目睹了种种不堪入目的场面。一个8岁的孩子,哪里明白大人世界的残酷与错综复杂。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她只知道眼前这个恶毒的老太婆,每天都在伤害自己最爱的妈妈。

终于,在一个不知天昏地暗的黄昏,刘月桂又在骂嚷。她一边指责儿子不成器,一边像以往无数次那样抓住柳翠花的软肋狠命蹂躏。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柳云听着听着,小小的身子开始微微发抖,五官扭曲在一起,拳头死死握紧。她大吼一声,冲到刘月桂跟前,差点儿戳到她皱纹密布的脸:“你再敢欺负我妈,我就杀了你这个恶毒的老东西!”语毕,眼泪如开闸的洪水,不受控制地决堤而出。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那一声哭喊,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柳翠花意识到,哪怕毁了自己,也不能让女儿继续受这份罪。她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个魔窟。

就在1995年5月的一个夜晚,柳翠花悄悄收拾了几件衣物,背着大女儿逃离了这个荒唐的家。辗转来到杭州一位表哥家中,算是暂时有了落脚之地。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表哥在当地计生办任职,帮她租下了一处住所,也给她介绍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虽然收入微薄,但对当时的柳翠花来说,已经足够令她欣喜若狂。

“我再也不用面对那恶心的老东西,听她肆意污辱!”柳翠花不禁喃喃自语。一直以来累积的怨气与苦水,得以此刻松快地宣泄而出。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表哥后来转述,老家的父亲还曾来此打听柳翠花的下落。哪知表哥始终三缄其口,这才使得母女得以就此与那荒唐家庭永远告别。

后来更传来女儿家去世的消息,表哥劝她回家参加葬礼,遭到柳翠花断然拒绝。当年的恨意历历在目,她再也不愿回到那个魔窟,永世不见。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离开那个噩梦般的家后,柳翠花生活虽然拮据,却找回了做人的基本尊严。她再也不用忍受刘月桂那恶毒的言辞侮辱,也不用面对张天满的负心薄幸。

和女儿相依为命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她已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即便时间已过去30余年,但每每回想起过去那些屈辱遭遇,柳翠花还是忍不住心头火起。她至今无法原谅张天满当年的负心,以及刘月桂对她的种种摧残。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尽管她明白,人要向前看,漫漫人生,需要宽容。但这些刻骨之恨,实在无法抚平。

我亦思索这个问题:面对如此怨恨,我们该如何抉择——原谅或记恨?

原谅,需要宽容的心态和涤荡过去的能力。但痛苦太深,创伤太重,常使人丧失这种能力。原谅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有时会助长恶劣行径。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那么记恨呢?记恨可以藉以警示自己,不再受骗上当。但怨气积郁也只会自我折磨,无法真正获得解脱。

我认为,最理想的做法,不是简单的原谅或记恨,而是经过时间沉淀,在理性分析过后,做出清醒的选择。唯有通透明鉴,方能决定如何面对过往,而不被其扰乱今生。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柳翠花的遭遇,只是农村千千万万被欺辱妇女的一个缩影。在大陆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女性地位低下,往往沦为男权社会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如今社会进步,人们观念日益开明,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公然歧视女性。然而在实践层面,很多女性还面临权利被剥夺的困境。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比如就业、晋升机会明显少于男性,且工资差距悬殊。家庭中,女性也常处于辛劳而无尊严的地位。种种明显或隐蔽的歧视与不公,正在削弱女性应有的发展前景。

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女权保障与提升。比如立法强制企业改善女性就业环境,严厉打击基于性别的工作歧视;鼓励女性参与各层面决策,在基层建立妇女委员会等组织,让女性声音能够被听见。

“窝囊”的母亲,一直被奶奶欺负,到后来奶奶的葬礼我都没去参加

唯有普及性别平等意识,扭转群众偏见,使女性得到应有尊重与机会,社会方能健康公正发展。

人生蹉跎,命运多舛,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宁。面对过往的种种,需要宽容慈悲之心。只有用爱与善意浇灌生命,方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相信时间终会抚平一切伤痕,我们都将迎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