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作者:十月刀1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常看老电影的朋友们都知道,从前的大陆影坛存在着“五大反派”。所谓“五大反派”,是指五位因为个人形象和表演风格而更擅长扮演反派角色的老演员。

当然,演反派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好,恰恰相反。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的电影行业发展中,需要有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演员来牺牲自己的形象出演反面人物,从而衬托主人公的高尚人格与优秀品质。

在这五大反派中,陈强老师和葛存壮老师不仅演技精湛,还都有个影帝级别的演员儿子为人熟知(陈佩斯、葛优);刘江老师专门演汉奸,一句“高,实在是高”令人印象深刻;

方化老师更是因为塑造了深入人心的日本鬼子形象而有个“鬼子王”的称号:满脸横肉,眼睛瞪得溜圆,再加一撇小胡子,令观众恨之入骨。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方化

相比较这四位老戏骨,五大反派中最低调的一位老师,似乎并不太引人关注。但是,他的演艺生涯乃至人生经历,却是最贴近普通人、最让人能找到共鸣的。

晚年期间,他遭遇了病痛的折磨,离开人世后,子女还因为他留下的那些并不多的遗产打起了官司。世态炎凉都尝尽,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位老戏骨,就是被称作“情报处长”的陈述老师。一晃,他已经离开我们15年了。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

全面全能的“情报处长”

说起陈述的经典角色,很多对老电影比较熟悉的观众朋友都能想起来一些:

比如姜文《鬼子来了》里面的“疯子七爷”,看似戏份不多却串联起了整部戏的情感脉络;

再比如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面的师爷,让人看上去就觉得不好惹,一副深不可测的模样;

还有《难忘的战斗》中的汪明德、《51号兵站》中的金老太爷、1956年版《铁道游击队》中的宪兵队队长冈村......

这些角色,无一例外都是反派,同样也都不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所以陈述老师的名气不如另外四位大反派那么大,也情有可原。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饰演的角色剧照

但是,如果为陈述的荧幕生涯选择一位代表角色,那么毫无疑问是1954年版《渡江侦察记》中的“敌情报处长”——他受过完整的情报训练和军事教育,作为军人,讲究军容军纪,一直以仪表堂堂的形象示人;

而作为情报处长,性格十分阴险狡诈、老奸巨猾,还好大喜功,想从我军战士这里捞点便宜,然而阴谋并没有得逞。

这个角色被陈述给“演活了”。以至于后来很多人在生活中见到陈述本人,想不起来他的名字,都会用“情报处长”来称呼他。

但其实,陈述的演艺生涯绝不仅仅是上述的这些角色。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饰演角色剧照

他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上虞,算得上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年幼的时候在上海就读于万竹小学,那是上海当时最好的小学,这里的孩子都有专门的老师教授英语,在那个年代可谓凤毛麟角。

这样的学习环境,为陈述打下了优秀的语言功底,后来学习表演的过程中,他还自学了英语课程。结合他的表演能力,这成为了他塑造角色时独一无二的优势。

比如在他的个人首部作品《斩断魔爪》中,他的角色就是一位外国神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百老汇100号》中的美籍华人,英文和中文的对白均由他本人自己配音;

谢晋导演的作品《最后的贵族》中,他还完成了俄国小提琴手的英语对白,之所以让他来配音,是因为谢晋导演对他说:“英语说得好的人有很多,但会模仿俄国人说英语的中国人几乎没有,这个任务非你不可。”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最后的贵族》演员合影

由此可见,“情报处长”不止会搞情报,英语水平也不错。而且,尽管是以演反派人物为主,但陈述的表演风格绝不拘泥于将反派人物“脸谱化”。

众所周知,在大陆的影视剧中,反派人物基本上全部都是配角,陈述的表演风格决定了他总是会成为配角。

但在他看来,演员想要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关键在于要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

反派人物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人格,且也都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绝不能千篇一律、大差不差,那样的反派就好像是工厂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特色可言。

陈述所饰演的反派角色,演什么像什么,从性格特点到表演方式没有一个重样的。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思想,形象十分立体,令观众印象深刻。

按道理来说,这位精通塑造反派人物,且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应该可以凭借事业上的发展,在晚年享受美好的生活。但很可惜,事与愿违。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饰演角色的剧照

淡泊名利却遭遇疾病缠身

1995年的时候,陈述已经获得了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特别荣誉奖”,2005年又入选了100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优秀电影艺术家”。

按照陈述此时的能力以及资历,他完全可以得到文艺一级职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一级演员。

然而,陈述本人对此看得很淡,也没有去争取评高级职称,他个性耿直,不屑于名利争斗,以至于这让他错过了很多评定职称的机会。一直到他去世,也只是一个文艺三级职称,也就是中等职称。

晚年的陈述生活境况十分凄凉。拍戏十分认真的他,对自己的身体也有些疏于照顾,全然不顾自己已经将近耄耋之年的年龄。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右)

1984年就已经退休的陈述,一直没有停止拍戏,直到2001年,81岁的陈老在拍戏时突发脑溢血,经过医生奋力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不得不在病床上度过余生。而且,长时间卧床不起,住院和吃药都要花费大量的钱。

然而,由于陈述的职称不够,导致没有行政职务又只是中级职称的他,报销医药费成了问题。

根据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政策,只有达到副高职称的人才能全额报销医药费,而陈述的子女们也都是在社会底层的工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无法拿出太多的钱来照顾父亲,导致他的生活十分艰难。

如果此时笔者依然要提出“淡泊名利”“不问世事”甚至是“君子固穷”这样的观点,那样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晚年

作为演员,陈述老师无可挑剔,但作为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他显然高估了理想的力量。演员对于演技精益求精没有问题,无论在哪个时代,敬业乐业又看淡名利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赞许。

但是,追求理想的必要条件,是物质基础能够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平,德艺双馨的老戏骨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待遇。

陈述老爷子在生活中几乎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职称事小,医药费事大,从未考虑过自己身体状况的陈老,面对着自己从未遇到过的情况,被医药费压得喘不过气来。

跟陈老有着相同职称的很多老演员,晚年也会遇到疾病缠身的情况,但是要么是本人生财有道,要么是家人能够倾力相助,至少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晚年(中)

陈述老师作为一名表演艺术家,退休后每月只能拿到1132元左右的工资,这个数字在20年前左右的时候也只是上海普通人的水平。

维持他的医药费根本不太够,经常是拿着全部的工资去换医药费,说难听一点,就是在“拿钱换命”,而这些用来换命的钱往往还不够花。

于是,陈述老爷子想到了死,他想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减轻家人的负担。

据家属透露,陈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不堪病痛折磨,曾经几度自杀寻求解脱,都被家人及时发现并制止。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晚年的陈述

还好,在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社会各界对这位“情报处长”伸出了援手:

南京有一家公司,曾经得到过陈老的帮助,一直在默默对陈老的医药费提供支持,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家人得知后想要找到该公司的负责人,却被对方婉拒。

可即便如此,也未能真正拯救陈老的命运。

2006年10月17日,陈述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6岁。

谁能想到,陈老已经驾鹤西去,他的身后也不太平。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的葬礼

子女和继母之间的遗产之争

陈述的第一任妻子叫陆维华,也是一位演员,主攻话剧方向,与陈述可以算得上是“因戏生情”,二人曾经在话剧舞台上搭档演出,效果十分出色,互相之间也渐渐有了好感,随后不久便情投意合、结婚生子,共育有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可惜的是,陆维华的身体不太好,1991年3月底因病去世。夫妻感情深厚,痛失爱妻的陈述本没有重组家庭的打算,直到他遇见了李波。

李波是原新疆军区文工团的演员,比陈述小30岁,经历过一段并不成功的婚姻后,来到学校任教学表演。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与妻子

二人也是因为演戏而结识,刚认识的时候李波管陈述叫老师。陈述对于表演艺术的精益求精吸引了李波,李波的到来同样填补了陈述在情感方面的空白。

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对方在自己身边的陪伴,再加上陈述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就这样,他们走到了一起。

但陈述的子女们不同意。孩子们当然不希望在妈妈去世后,爸爸和其他的女人在一起,这样自己会平白无故地多一个继母。性格耿直的陈述并没有在乎孩子们的感受,毅然选择了续弦:

1996年6月30日,陈述与李波举行了婚礼,李波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尽管没有得到太多人的祝福,李波仍然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左)

从前文的介绍可知,陈述的家庭条件并不优越,李波嫁给他绝不是为了图他的财产,而是单纯地仰慕与崇拜他。从生活中二人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

在陈述一病不起后,李波放弃了她原本在某个酒店当大堂经理的工作,专心照顾陈述,早上5点钟就起床做饭,给他擦拭身体,帮助他进行恢复性训练。陈述眼睛看不清了,李波就给他读报;陈述觉得烦闷了,李波就陪他聊天。

就算子女因为不赞成他们的婚姻选择了疏远,李波也依然对子女们笑脸相迎,她从心底里觉得,陈述的子女也是自己的子女,尽管这些子女的年龄跟自己差不多。

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陈述卧床将近5年,他的工资无法全额报销,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变差,病情越来越重,治疗的费用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最大障碍。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和李波

为了给陈述挣医药费,李波拿出不多的积蓄开了一家小饭馆,可2004年之后陈述的病情越来越重,离不开她照顾,李波只好把小饭馆交给其他人来打理,生意受影响后,自己也拿不到太多的分成。

正是在这段时间,陈述开始觉得活着对家人是个牵绊,想到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

李波一直鼓励着他,让他坚持活下去,还跟他说,等到你病好了还可以继续去演戏呢!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

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太骨感

由于陈述去世之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所以没有订立过任何遗嘱,或者是关于财产的分配和安排。

在陈述去世两年后,也就是2008年10月,陈述的四个子女将李波告上了法庭,要求对父亲留下来的房产进行分析,并要求按照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继承权。

这对于李波而言十分艰难。嫁给陈述的时候,李波是只身从新疆来到上海的,过来之后与陈述在一起的她,没有属于自己的稳定工作,他们两口人居住的房产是陈述留下来的。

而陈述为了治病,已经基本上掏空了家底,李波为了陈述也拿出了全部积蓄,包括她开饭馆的收入都当做了医药费。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李波

与李波刚结婚的时候,陈述搬出了他位于淮海路的老房子,跟李波在杨浦区租了一套一室一厅大概60平米左右的房子。

这套房子离徐家汇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比较近,后来为了拍戏方便,他把这套小房子买了下来,把那套位于淮海路的老三居留给了子女。

他还曾经跟李波说,这个家虽然小,但是非常温馨。却不曾想过在自己身后,他的子女要为了这个温馨的小家,跟他的继母对簿公堂。

子女们本来就不同意父亲再婚,这套房子又是父亲买的,他们不想让房子落在李波手里。他们认为,李波来上海后都是靠父亲的收入过日子,现在这套房子却变成了李波和她前夫的女儿住,他们无法接受。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李波和陈述

但其实,这对于李波非常不公平。陈述生病卧床的五年时间里,基本上一直是李波自己在照顾,陈述后来进入重症监护室,医院规定家属每天只能派一个人陪一小时,那段日子也是李波自己扛过来的。

只不过,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最终,经过法院的调解以及双方的让步,达成了关于陈述遗产的最终协议:

李波拥有房子一半的份额,剩下的一半属于陈述的子女,李波需要给每个子女各十万元。如果无力偿还,可将房子变卖。

最后,为了履行法院的判决,以及对陈家子女的承诺,李波决定将她和陈述共同居住了十年的房子卖掉,结束了这场纷争。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述

李波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医院照顾病重的陈述期间,李波非常细心,向细心照顾陈述的护士们道谢,又协助护士给陈述输液。

“他的身体太弱了,静脉又非常细,护士想找到下针打点滴的地方都很难。李波回忆起这段日子的时候,不禁叹了口气。

陈述的业余爱好有很多,除了喜欢钻研表演、学英语之外,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以前还能活动的时候,曾经带着李波出去摄影采风,教她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

陈述去世前一年,画册《陈述的陈述》出版,当时的陈述已经无法说话了,但当李波把画册给他看的时候,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开心,是李波从来没有见过的。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陈波在照顾陈述

这本画册能够出版,李波功不可没。她说:

“我在这几年一直在搜集陈述的报道、照片,并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交给出版社,里面还有一些我拍的照片,我的摄影技术都是陈述教给我的。

这个画册非常有纪念意义,只可惜的是,我拿到画册的第一天,就接到了陈述的病危通知书......”

尽管晚年生活有些凄惨,但陈述临终能得到一位深爱自己的妻子相伴,也是不枉此生了。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李波和陈述

尽管他的家庭生活并不那么尽善尽美,身后事由不得自己做主,子女为了遗产跟第二任妻子打官司。但作为演员,陈述的演艺生涯无疑是成功的,演反派很不容易,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就更不容易,陈述配得上老艺术家的称号。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子女为遗产打官司

如今,对于陈述的简介,都会配上一张他身穿西装、打着红色领结、戴着金丝眼镜微笑着的照片。

李波说,这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因为这是他最喜欢自己的样子。

“情报部长”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作品将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