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干旱来袭 脆弱气候让菲律宾面临挑战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菲律宾的记者黄铮铮。今天来聊一聊气候变化的话题。

12月12日,菲律宾科技部部长雷纳托·索利杜姆在菲律宾总统的内阁会议上说,近期,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不断升级,海面温度异常超过1.5°C。厄尔尼诺现象给菲律宾一些地区带来了干燥的天气,降雨量也减少了80%。菲律宾全国大约会有65个省份将在2024年2月至5月经历干旱。这一区域占到全国面积的大约77%。明年4月至5月,菲律宾也可能经历极端高温天气,预计北吕宋岛的部分地区的最高温度可能达到41°C,而由于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体感温度可能会在这个基础上增加5°C至15°C,也就是说,体感温度可能会达到56°C。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干旱来袭 脆弱气候让菲律宾面临挑战

菲律宾遭遇严重干旱(图片来源:当地媒体)

索利杜姆认为,2024年,菲律宾将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严重影响,政府部门需要为此做好准备。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成立厄尔尼诺特别工作组,要求政府机构作出协调计划,该计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确保充足的供水、确保主要粮食商品稳定供应、尽量减少电力中断、控制疾病暴发以及确保公共安全,例如防范各类灾害等。但要达到这些目标,对菲律宾政府来说还面临着非常大的考验。

就在12月18日,今年的第17号台风“杰拉华”在菲律宾东达沃省附近登陆,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别。该台风造成菲律宾1人失踪,超过8.6万人受灾。从当地媒体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台风造成了多地出现洪水,河流暴涨,街道和农田被淹没,人们不得不居住在安置中心躲避风雨。虽然这个台风看起来跟干旱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杰拉华”是菲律宾在2023年遭遇的第11场台风,这与菲律宾每年平均遭遇20场台风的数据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菲律宾国家气象局说,这与1998年只有11场台风影响菲律宾的纪录持平,是25年来的最低纪录。台风的减少意味着气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降雨也相应减少。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会受到影响。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的情况可能与1997年至1998年类似,当时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干旱造成了8000亿菲律宾比索的农业损失。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干旱来袭 脆弱气候让菲律宾面临挑战

12月18日台风“杰拉华”导致菲律宾出现洪灾(图片来源:当地媒体)

可以说,农业是受到厄尔尼诺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这带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普通民众是否还买得起大米。我在菲律宾驻站近10年,深知菲律宾民众对大米的依赖性。菲律宾人一天三顿都离不开米饭,很多国际知名的快餐连锁店的炸鸡,在菲律宾都是捆绑米饭一起销售的。在2023年,菲律宾的米价也一直居高不下,政府甚至还一度出台限价政策,但最终因为引发零售商抱怨而不得不取消。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依赖国之一,但今年由于全球物价上涨,进口大米的数量减少至330万吨,比去年的380万吨下降近20%。菲律宾农业部则认为,不存在大米供应不足,2023年,菲律宾将至少收获2000万吨水稻,预计12月底,菲律宾大米库存将达85天至90天,足以保供至明年3月份至4月份的下个收获季。但菲律宾一个农民协会的主席就警告说,如果2024年国际米价仍持续高位,菲律宾的大米进口量将低于2023年,可能会导致明年大米收获季前再次出现供应紧张。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干旱来袭 脆弱气候让菲律宾面临挑战

菲律宾米价居高不下(图片来源:当地媒体)

12月13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出席一个小型灌溉项目的落成仪式时表示,为缓解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政府会致力于确保居民的用水安全。然而,就在同一天,负责首都大马尼拉地区供水的两家水务公司均宣布要在2024年上调水费,普通民众的负担将会进一步加剧。

以上就是总台驻菲律宾记者黄铮铮在当地的观察。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干旱来袭 脆弱气候让菲律宾面临挑战

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菲律宾记者 黄铮铮

(出自中国之声专栏《总台记者看世界》)

监制丨李天娇

记者丨黄铮铮

编辑丨杨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