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作者:宴总聊天下

多年来,陈凯歌一直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之一。然而在他的事业和风格被广泛赞誉的同时,也不是没有争议的声音。

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观众,对陈凯歌往往是又爱又恨。这似乎与他性格中自信和固执的一面有关。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陈凯歌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追求真善美,这源自他骨子里的理想主义。但正因如此,他的许多电影在商业价值和观众欣赏度上都不高。

比如,他执导的文艺片《黄土地》就毫无商业元素,却靠着细腻的人文关怀获得诸多国际大奖;后来的《无极》更是他一手包办编剧,满载个人理念,结果被批“不知所云”。

然而,他的自信和理想主义使他从不会因为这些负面评价而动摇。陈凯歌时常表现出一种不羁的个人主义作风,有人非议都难以左右他的判断。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另一方面,陈凯歌又极为渴望被理解和认同。他视电影为寻找知音的方式。当他倾注心血的作品被曲解或批评时,陈凯歌会极度痛苦。

比如,他十分看重的《无极》被网友恶搞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陈凯歌愤怒地把发布者告上法庭。这种自负的性格使他时常感觉身处孤岛,获得不到应有的认同。

陈凯歌性格的这些明显特征,加上他在电影界傲视群雄的地位,让一些同行和评论者愈发妒忌他、质疑他,导致他在事业上屡屡“被误解”。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对陈凯歌来说,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背负了巨大压力,这成为困扰他一生的隐忧。好在,随着岁月渐长,陈凯歌在最近的作品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包容,这或许预示着他对自我和世界的新的认识。

陈凯歌生在电影世家,父亲是著名导演陈怀皑,母亲是编剧刘燕驰。这使他从小就受到电影艺术的熏陶,有着非常高的起点。

然而,好景不长。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4岁的陈凯歌被迫停学,离开北京到郊区劳动。这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在郊区度过的岁月是陈凯歌最艰苦的时光。劳动虽辛苦,但这段经历更使他意识到知识的可贵。每逢思乡之时,他总是惦记着父亲书房里的藏书,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进入大学学习。

1977年高考恢复,25岁的陈凯歌毅然决然投身其中,终于在第二年考入心仪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和他同期的,还有比他小两岁的张艺谋。

如果没有经历文革的荒唐岁月,陈凯歌本可以直接承袭父业,走上编导高位。然而世事的动荡磨炼了他,让他在踏入影视圈时有了比同龄人更充沛的生活体验。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这为他后来频频推出不俗的作品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这段遭难经历也成为许多同行嫉妒议论他的借口,质疑他不过是凭借家世得志。

尤其是在《霸王别姬》一片赞誉之余,这种质疑之声愈发高涨。陈凯歌的成名之路波澜壮阔,家学和文革的双重影响让他蜕变为当之无愧的大导演,同时也为他留下了无法完全抹去的伤痕。

陈凯歌的许多作品都获得过国际大奖的肯定,这为他树立了电影艺术家的威信。尤其是1993年推出的代表作《霸王别姬》,至今仍位列中国电影历史票房的第二位,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毋庸置疑,一时让陈凯歌闻名遐迩,身价百倍。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然而,好景不长,在《霸王别姬》的巨大成功令许多人眼红之际,陈凯歌的小成本文艺片《无极》却遭遇滑铁卢,加重了业内对他的质疑之声,让陈凯歌难以翻身。

2005年上映的《无极》是陈凯歌斥巨资打造的商业魔幻大片。他满怀理想主义地想要通过这部电影传播东方文化,表达他对真善美的追求。

然而当时的观众并不买账,多数人觉得这部电影剧情离奇、难以理解。尽管票房仍达1。75亿,但口碑完败的结果还是让陈凯歌的自信心受到硬伤。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这部血本无归的商业片被网友恶搞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陈凯歌愤怒地把视频发布者告上法庭,却难以扭转舆论局面。

《无极》的失败让许多人开始质疑陈凯歌过去的成就是侥幸,甚至怀疑《霸王别姬》的真实导演是他父亲陈怀皑。

这无异于当众给了陈凯歌一个耳光。尽管在这个低谷后,他仍然选择拍摄有兴趣的题材,但总体声誉难以恢复当年的巅峰水准。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直到晚年才有所回升。陈凯歌以《霸王别姬》之成功踏上人生巅峰,却也因一次滑铁卢难以翻身,成为他心中永恒的痛。

进入暮年后,陈凯歌的生活重心开始转向家庭。作为父亲,他在育儿问题上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陈凯歌的长子陈雨昂性格低调内敛,小时候便立志要到国外读商学院,父母对他毫无担忧。如今25岁的陈雨昂成功创业,与父亲的电影圈子几乎没有交集。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而陈凯歌的幼子陈飞宇则与兄长迥然不同。从16岁开始,陈飞宇就选择进入娱乐圈发展,父母的身份让他获得无数资源,被称为“娱乐圈最强资源咖”。

然而真正能红起来还是要看实力,这些年来陈飞宇参演的多部影视作品都以失败告终,让他和父亲陈凯歌都备受失望。

2022年,陈飞宇主演的青春偶像剧《点燃我,温暖你》突然爆红,上线仅几天就成为热门话题,文娱热搜排行榜上占了半壁江山。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这样的高度关注无疑让还在发展期的小鲜肉大喜过望。然而对于资深电影人陈凯歌来说,眼见儿子热度高涨却没有实力和作品作为支撑,作为父亲的他感到忧虑大于骄傲。

陈凯歌太清楚娱乐圈的实情,真金不怕火炼,他期望陈飞宇不要被短暂的关注冲昏头脑,要脚踏实地以作品说话,这是立足娱乐圈的唯一法门。

作为父亲,他也会在幕后全力支撑儿子,只要儿子有好的作品。

作为当代最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之一,陈凯歌在世时就饱受争议。许多人对他作品的评价南辕北辙,普遍认为他是自负的艺术家型导演,作品难懂晦涩。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而随着岁月流逝,陈凯歌这一谜团的误会是否能被理解和解开,仍是未知数。

事实上,陈凯歌去世后,他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还会持续发酵。比如他的代表作《霸王别姬》,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广受欢迎,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进一步发掘。

又比如他晚年的作品《长津湖》,则因为契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票房与好评度。这意味着,随着社会环境和电影工业的变迁,人们对陈凯歌作品僵化的印象还可能被打破和重塑。

陈凯歌:名导父亲让他“蒙冤”多年,如今小儿子爆火却又令他担忧

当然,陈凯歌的个人风格是否能为后人所接纳,他的身后声誉能否上升到与张艺谋匹敌的高度,这些都是巨大的未知数。

它离不开时间的考验,也要看电影环境的变化。无论外界对陈凯歌持什么态度,他本人都已功成身退。而他留给世界的,是一部部独具个性的影像作品。

它们或成谜团,亦或隐喻,正等待后人去解读、珍视与发扬光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