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勇不惧死但特爱护战士,队伍休息有人要入驻,他上刺刀将人顶走

作者:晚上没下雨
他勇不惧死但特爱护战士,队伍休息有人要入驻,他上刺刀将人顶走

姚维善年轻时候性格耿直倔强,豪爽又桀骜不驯。1.77米干巴瘦的大个子,走路带风,骂人也绝不含糊,干出的鲁莽的事不亚于《亮剑 》里的李云龙。

1945年,姚维善所在的县大队部分整编入正规军八路军冀南三分区23团(由八路军129师新八旅23团演变而来,解放后改制为614团)。姚维善之前是馆陶县大队中队长,编入正规部队后,被任命为连长。

当时23团是八路军冀南军区的主力团,是战斗力最强的团之一,连里有不少的老八路,他们知道姚维善是从地方部队调来的,都不服气,经常冷嘲热讽地调皮捣蛋。姚维善并没有生气,心想是骡子是马战场上见,谁也不是孬种。

不久部队接受了战斗任务。一开战姚维善的枪法就让那些老兵们开了眼,那才叫弹不虚发。打到关键时刻,姚维善自己率先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发出命令:“全连给我脱掉上衣,上刺刀!”大叫一声:冲啊!”,第一个冲出战壕。这一群光着膀子的八路冲杀下来,那阵势真把敌人吓呆了。

这一仗打得漂亮,圆满完成了上级的任务。这是姚维善进入正规军后的第一仗,他的勇敢和指挥能力让人敬佩有加,从此,再也没人敢说风凉话了,个个对他言听计从。姚维善说:“那个年代的兵,说什么都没用,就佩服那不怕死的。我就是让他们看一看,我是不是一个孬种。”他身先士卒,就是要让战士们明白,他和他们一样也是条汉子。

姚维善自己得意的事,就是干革命起,就一直当领导,从没有当过兵。他16岁加入共产党后直接当村长,17岁直接当游击队队长,后转入县大队直接当中队长,调入八路军正规军后直接当八路军连长,当连长时,没有指导员,当营长时没有教导员,身边就一直没有人管着他,就像《亮剑》的李云龙身边没有政委一样,更无法无天了。

按姚维善自己的话来说,这一路来养成了坏毛病,喜欢自己说了算,与下级和同级关系很好,讲义气,够哥们。但不招上级喜欢,自己主意多,还敢顶撞领导,平时就爱开玩笑说俏皮话,看见不合理的事,损人一点也不留情面。上级形容姚维善是毛屎坑的石头又臭又硬,能干,好用,但不招人喜欢。当时,在司令部里的参谋、股长们都很怵他。

但是,对自己的兵,姚维善可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姚维善本来是刘邓第2纵队4旅12团主力连的连长,因手术后感染严重,发热不退大病一场。在此期间原连队打了一场硬仗,伤亡惨重,刚进行了整编,返队后该连领导已配备完毕,故姚维善就担任该团特务连的连长。

特务连由5个排组成,分别是侦察排、警卫排,通信排、电话排和司号排。在大别山时,因条件艰苦,什么都匮乏,特别是鞋,一般都是穿战士自制草鞋,但都不经穿,用不了几天就穿破了。姚维善说,最辛苦的就是那些侦察兵,别人走100里,他们就要走200里。几天就穿破一双鞋。姚维善担心他们执行任务时没鞋穿,所以背包里始终备着一双鞋。

因为担心鞋的问题,久而久之,姚维善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队伍每到一个地方露营,他第一件事就是让通信员去找鞋,但是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的侦察兵们。而姚维善自己,穿鞋就很随意了。他一般都是穿自制的草鞋,到了冬天草鞋太滑,他干脆光着脚行军。因此,他的脚都是被划破的伤和冻疮,经常是一瘸一拐跟着战士们一样的走。虽然他有马,但几乎没有骑过,姚维善说他的马都是用来驮伤员和行李用的。

他对士兵的这份感情,战士们心里都明白。因此,他的兵对他的指令,从来就是言听计从的,照姚维善的话说,就是“没一个调皮捣蛋的,打起仗来也没一个是孬种”。

有一次,战斗结束,部队奉命在一个村子露营,姚维善的特务连被分配到一家地主大院休息。部队很疲劳,收拾停当后,姚维善就下令战士们赶紧打开背包和衣眯会眼。

这时,团司令部的几个股长带着几个人,也来到这个院里,觉得这里条件不错,就和姚维善说他们要住在这里,让他带着队伍马上换到别处宿营。在这些人脑子里,大概觉得上级机关要住那里,谁都会给面子,可不巧碰到了姚维善。

开始双方还在商量,但姚维善不给面子,对方也就不客气了,摆出领导的架子,用命令的口气对姚维善说道:“如果我们今天非要住在这不可呢?”这下可把姚维善给气着了。他一脚踢倒了眼前的凳子,脖子一梗,大声地命令战士:“来一个班,给我上刺刀,把他们都给我轰出去!”战士一听姚维善的话,齐刷刷地别上刺刀,顶着那些人的腰,硬把他们给赶出了院子。后来这事不了了之。团部领导都了解姚维善的脾气,能打仗也能惹事,谁拿他也没办法,何况这事他本来就不缺理。

某一次大战前夕,为详细了解敌方兵力部署,团里多次派侦察员深入敌方侦察,几天下来侦察兵十分疲惫。

这天,一名侦察兵来回跑了一二百里路,走了一天一夜刚返回来,向团里汇报完后,因太疲劳就地在团部门口睡着了。团里的作战股长得知侦察员回来的消息后,马上找到这个侦查员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没想到这战士不但没起身立正敬礼,始终就闭着眼睛回答股长的问题,这令股长十分的生气,就向姚维善告状,责令姚维善处罚那名战士。

姚维善当场没说话,回来找到那名战士问明情况后,当即就让那个战士好好休息,没有说其它的什么。姚维善的想法是,战士多不容易啊,累成这样了还挑理。几天后,那个股长见到姚维善,就追问那个战士处罚了没有。姚维善这下生气了,脸一沉大声地说:“不是枪毙了吗?”那股长一楞,半天说不出话来,听出是姚维善的气话,只好知趣的走开了,以后再也不敢提起这件事。

补充:姚维善,河北馆陶人,1921年12出生。

1938年,姚维善才16岁加入共产党,同年当村长,17岁任当地游击区小队游击队长,18岁参加刘邓领导的八路军地方武装,在县大队当中队长。1945年,23岁调入八路军正规军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队主力团23团当连长,中原野战军2纵队12团营长,10军28师当副团长兼参谋长。

姚维善从军以来,几乎刘邓大军的战役都参加过,上党、平汉、聊博战役、滑南战役、豫皖、豫北战役、羊山集大战、挺进大别山、宛西、宛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竹园圃战役等。

建国后,历任公安干校校务部部长,第二炮兵基地后勤部副部长,第二炮兵五七干校副校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