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退休女教师的“偏爱” 温暖了这个特殊的孩子

作者:紫牛新闻

“希望她将来能够独立生活,有能力保护自己,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近日,看着教室里最后一排角落里手撑着下巴正在打瞌睡的女孩,走廊上63岁的退休教师江丽萍一脸慈爱地说。

走出树勋初中的校门,江丽萍带记者一路西行,穿过马路,在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六层居民楼前停下了脚步,这是小镇上第一批建起的小楼房,她家也位于其中。这里不仅是她的家,曾经也是周边许多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她经常义务为农村留守儿童上课辅导……

“老师,您能不能收留这个孩子”

2016年9月中旬,一名50多岁的中年男子略显不安地敲响了江丽萍家的大门。开门后,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和一名八九岁样子的女孩第一次出现在江丽萍眼前。中年男子是镇上的一名保洁员,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江老师,她叫小钰,是我的女儿。听说您这边可以‘教孩子’,我们家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中年男子局促地说,“我没想过要她多聪明,只要能懂一点‘道理’就行。”

以往,每当家长有类似的请求,江丽萍都会马上答应。但这次,她有些犹豫,因为眼前的小女孩,似乎和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虽然生得眉清目秀,但她不和人打招呼,一直自顾自地东张西望、跑来跑去,好像大人们在谈论一件和她毫无关系的事。

“行,那就先在我这儿待一段时间吧。”江丽萍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告诉记者,“自己一心软就答应下来了。但小钰面对父亲的‘安排’,显然一时间无法接受,吵闹着想要离开。”在父亲的连哄带骗下,小钰最终还是住了下来。

“老师,我能不能在这里住下来”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刚开春,小钰的父亲因患胆管肿瘤住院,江丽萍得知后积极发动身边亲属和爱心人士为他送去了3000元捐款。

后来,小钰的父亲医治无效,短短几个月就不幸去世,留下了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和无人照顾的小钰。江丽萍又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帮助小钰母亲住进余东镇敬老院,小钰则暂住在亲戚家中。

本以为一切安排妥当了,但那年的大年三十深夜,小钰独自步行数公里走到江丽萍家楼下,看着冻得满脸通红的小钰,江丽萍不禁责问:“傻孩子,这么晚怎么不在家里待着?”小钰扑倒在她怀里哭道,“江老师,我想你了,你想我吗?我好想你,我一想到你,这边就好疼。”小钰捂着自己的心口说。那一刻,江丽萍说自己的心都要“融化”了,眼泪差点流了下来。

“江老师,我以后能不能和你住在一起。”看着眼前不满10岁的小钰,江丽萍当即下定决心,要抚养这个孩子长大成人,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后来,因小钰的亲属多次表示无力照顾,加上小钰对江丽萍的依赖,在村委会多方协调下,办好领养手续后,小钰正式住进了江丽萍家。

“慢慢来,你都可以学会的”

2022年,临近春节的一个午后,阳光照射进阳台,江丽萍和小钰面对面坐在一起剪指甲,画面中她们宛如一对母女。“江老师,我可以用右手剪左手的指甲,但左手剪右手就不行。”小钰一脸天真。“我来帮你剪,不过以后你要开始自己学着用左手了,慢慢来,都可以学会的。”江丽萍温柔地说。

可能因为遗传,小钰存在先天性智力缺陷,学习能力比同龄孩子差。江丽萍从零开始,耐心教她简单的数字、汉字,教她学写自己的姓名,引导她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培养她独立刷牙、洗脸、吃饭、穿脱衣服、步行上学等基本生活技能。“她现在会写自己的名字了,送去学校,也是希望她能够融入社会,因为她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生活。”江丽萍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指着对面的马路对记者说,“我每天都会看着她走进校门,所以我会给她买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样我能更容易辨认出她。”

在江丽萍的悉心教导下,小钰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并逐步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甚至可以独自买菜、做饭、取快递。“她只是学习能力比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校,她就算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但也从不会去打扰别人。”江丽萍说。

希望她将来能“谋生亦谋爱”

6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几乎形影不离的两人,一起走过了生活中的琐碎、困难、欢乐……在小钰换牙期,牙疼得不行,江丽萍冒着寒风,骑着电瓶车辗转数十公里带她到诊所治疗;小钰眼睛里长了囊肿,江丽萍毫不犹豫取出退休金带她去医院做手术;乡村夏日的夜晚,天空繁星闪烁,江丽萍会教小钰认星座,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我每晚都和她一起睡,上哪都带着她,去买菜、去老年大学上课、去唱京剧、去部队看望儿子、去上海看小孙子……很多人都说我带了个‘拖油瓶’,家里人一开始也并不都支持。”说到这里,江丽萍有些哽咽。确实,她在小钰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有时,甚至让家人感到难以理解。有一次,未满周岁的小孙子生病住院,江丽萍本想着把小钰托付给她的亲戚照顾几天,但转头看见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小钰,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带着她一起坐上了开往上海的班车……在江丽萍的坚持下,家人最终选择了支持和理解,并共同把小钰当成家里的一分子。

“有好心人送来衣服,也有人表示要资助。其实都不需要,我经济条件还可以,完全可以抚养她长大成人。”江丽萍说,“我需要的帮助,是怎么谋划这个孩子的未来。现在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她学会谋生。希望将来,社会上有爱心、有能力的人,可以给小钰提供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一个有温度的家……”

通讯员 彭炜峰 陈旸 钱佳媛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