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候鸟式养老”火了,这些“陷阱”需提防!委员提醒→

作者:各界新闻网
“候鸟式养老”火了,这些“陷阱”需提防!委员提醒→

旅居养老

老人们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方,一边旅游一边养老,被称为“候鸟式养老”。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群出游频次不断提升,融合了“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旅居养老,已成为老年人旅游的新风尚。

缘何“大雁南飞”

每年在大陆总有数以百万计的老年人受气候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驱动,在家乡与外地之间来回“迁徙”,常年过着候鸟般的生活。

11月1日,今年69岁的张俊带着老伴经过7天的自驾行程,从西安出发跨越2200多公里,来到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这个千年渔港小镇,太适合我们过冬了。”张俊感慨道。

“海南湿度大温差小,主要是对身体好。”张俊告诉记者,去年冬天,他们夫妻俩在海南过冬时尝到了甜头,老伴的慢阻肺不用吃药了,自己也不咳嗽了。

张俊说,在海南一个月租房1500元,生活费1500元左右。而在西安,日常开销不变,每个月买药还得不少钱。“费用差不了多少,来海南还能疗养身体,心情也好。”“南飞”过冬将成为他们未来的持续选择。

从家里的阳台就能看到成群的白鹭,平时散步就去紧邻的湿地公园,还能时不时来场环岛骑行……这些在北方冬天感受不到的居住体验,让来自榆林的汪宝山感觉很惬意。不久前,汪宝山夫妇选择南下,在“候鸟社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彰泰白鹭湾小区购置了新房。

“候鸟式养老”火了,这些“陷阱”需提防!委员提醒→

广西北海彰泰白鹭湾小区环境/受访者供图

吸引汪宝山的除了北海的自然环境,还有社区完备的康养配套设施。“小区有提供推拿、刮痧、理疗服务的国医馆,有机票代订、接送机、清洁托管等各种物业服务,还设有各种文化娱乐课程和兴趣社团。”汪宝山介绍道。

“附近的健身房还专门推出了‘候鸟老人暖冬卡’,最近我刚学会游泳。”汪宝山的妻子康宝玲说,她每天都会和丈夫去健身房游泳,增强身体素质。

除了跨省长途“迁徙”,省内的短途“候鸟式”旅居也成为部分老年人的选择。6月末,家住西安市未央区的薛俊福夫妇为避暑,“迁徙”到宝鸡市太白县。薛俊福说,自己有朋友在太白县居住,来此避暑小住,不但能躲避炎热,还能与老友叙旧,生活也过得自在。

在今年举办的西安老博会上,宝鸡、汉中、铜川等地市纷纷打出康养牌,以吸引老年群体。“目前,老年群体需求尚未获得充分满足,老年旅居康养潜力巨大。”绿城康养集团总经理姜慧表示。

市场“花样”多

“候鸟式养老”包括依托山林、温泉等形成组合式景区的基地式旅居方式,旅居养老在市场上还包括中医养生、西医护理类疗养式旅居,古城、古镇、民俗、禅修类文化鉴赏式旅居,农家体验、乡村风光类田园式旅居等。

11月,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养老行业研究团队发布《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三亚、海口、琼海、广州、珠海、南宁等城市名列前茅。

“好地方我也知道,但是怎么联系、咋住这都是问题。”在走访过程中,许多老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而几家社区房产中介则表示,目前无法提供外省租房卖房服务,建议客户在租房卖房APP上联系当地的中介。

“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专门为他们进行路线定制。”西安中旅门店经理翟娜说,冬天是三亚老年旅游团的旺季,6天内的旅行团几乎每天都有,当地还有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的候鸟旅行团。

“有的旅行社可能有旅游项目,有的服务提供方可能会在养老院挂一块牌子做宣传,但现在还没有真正面向老年人的旅居养老信息服务整合平台。”省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史嘉玲说,由于旅居养老是新兴产业,各类服务尚在探索阶段。

“候鸟式养老”火了,这些“陷阱”需提防!委员提醒→

网络配图

市面上有哪些服务方式?资深旅居中介刘欢告诉记者,老年人前往海南等地旅居养老共有三种方式,即旅行社开发的慢游旅居、购房或租房旅居、租住养老公寓。

“购房旅居对老年人经济条件要求较高,租房旅居和租住养老公寓更为普遍,价格分几档,普通家庭也适用。”刘欢说,相比租房而言,养老公寓包吃住,较为省事,正规的公寓基本有文娱活动室,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娱乐需求;酒店式和社区式养老公寓还拥有自己的独立区域和配套服务。

“慢下来、静下来、养起来”是史嘉玲认为的旅居养老必要因素,依据她在全国的调研经验,“候鸟式养老”还包括依托山林、温泉等形成组合式景区的基地式旅居方式,旅居养老在市场上还包括中医养生、西医护理类疗养式旅居,古城、古镇、民俗、禅修类文化鉴赏式旅居,农家体验、乡村风光类田园式旅居等。

这些“陷阱”需提防

吃喝、住宿、就医只是旅居养老提供的基础服务,还要把当地文化融入吃、住、玩的体验中,在旅居过程中让老年人从自然生态、地域特点、历史文化、饮食养生、民风民俗上有所学习感悟,旅居的同时能让他们达到心理满足。

“要说‘候鸟式养老’最怕啥,一怕生病,二怕被坑。”今年是82岁的王定国旅居养老的第8年。别看他现在一副“老江湖”的样子,之前在旅居养老上也“踩过坑”。

“我有高血压和一些老年疾病,前些年在海南住了几次院,都是自费。”王定国说,离开了参保地,医保报销比例低,还得“往返两地交材料,折腾得够呛”。

这是医保跨省直接结算政策实施之前,以王定国为代表的候鸟老人的普遍看法。

如今,王定国让孩子在手机上帮自己“一键备案”即可:备案成功后长期有效,不限就医次数,只要选择开通异地直接结算服务的医疗机构,就能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即时报销。

“候鸟式养老”火了,这些“陷阱”需提防!委员提醒→

王定国所在养老公寓在准备新年晚会/受访者供图

王定国还曾被旅居中介骗过钱。2017年,一个名叫“梅邦旅居”的养老旅居中介机构,接送王定国等老人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周边景区免费玩,“套路”他们每个月交1500元,就能提前预留好住宿床位,还会送给他们相应价值的保健品。来年,王定国联系该机构预订住宿时,又交了2000元定金,谁承想那家机构直接“失联”了,交的钱也打了水漂。

王定国说,像他这样掉进“养老陷阱”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现在的引流方式和前几年也不一样了,许多商家都是直接从抖音、快手上用短视频或直播引流,推介项目。”刘欢建议,无论选择哪种旅居方式,都要做到货比三家,对不合理低价团和“大饼陷阱”要保持戒心,最好能由子女或自己亲自前往查看后再签订合同,并保留好缴费票据。

“吃喝、住宿、就医只是旅居养老提供的基础服务,还要把当地文化融入吃、住、玩的体验中,在旅居过程中让老年人从自然生态、地域特点、历史文化、饮食养生、民风民俗上有所学习感悟,旅居的同时能让他们达到心理满足。”史嘉玲认为,从长远角度看,要从身心双重角度出发,满足老人们在养生、文娱、学习等各方面的需求。

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冯倩楠 马尤翼 记者 赵婧

委员提醒

有别于传统的旅游“交通+酒店+景区”模式,旅居更注重适合老年人异地生活的环境、配套设施等因素,以确保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政协委员,他们就普遍关注的老年人旅居身心健康问题给出了建议。

出行前做好充分的健康检查

“候鸟式养老”火了,这些“陷阱”需提防!委员提醒→

老年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气候、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省政协委员张明娟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且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他们出游比较依赖社会公共服务,需要有无障碍环境支撑,更需要来自医疗和健康等方面的服务保障。

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明娟建议,老年人在出行前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充分的健康检查,有特殊病情的老年人,有必要进行健康全面评估,并与主治医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让病症保持在稳定的情况;新环境有不确定因素,要携带足够的必备药品;选择与原居住地环境适宜的城市作为旅居目的地,不建议选择温差极端的城市作为旅居地,避免诱发疾病;保持适当的运动锻炼,改善心肺功能;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结构搭配,避免营养不良,必要时,还可通过免疫调节剂改善抵抗力弱的情况;选择舒适、安全的出行方式,提升旅途幸福指数。

老年旅居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看重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情感互动,重视旅游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交流。新环境下,需要注意哪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事项?

张明娟建议,面对来自不同省份的新朋友,由于存在地域文化差异,老年人在新的社交圈中要做好情绪管理,不较真,避免出现情绪波动。此外,马战平建议,冬季万物凋零,易出现低落情绪,俗称“冬季心理流感”。老年人可以通过多晒太阳、聊天、运动等进行调整。

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侵袭

“候鸟式养老”火了,这些“陷阱”需提防!委员提醒→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脏腑气血亏虚,抵抗力下降,在冬季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省政协委员马战平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老年人冬季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侵袭?

“风从头来,寒从脚起。”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战平建议,冬季老年人要做好保暖措施,预防头部、颈部、脚部、背部受严寒侵袭;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中医说运动养人,一定要适当进行运动保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有太阳的时候去运动,避免大汗淋漓,那样容易伤气;合理膳食,保证食物多样化,确保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和水果;充足饮水,尽量选择白开水、矿泉水、淡茶水;保持健康合理的体重,做到吃动平衡,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时间;存在进食受阻情况的老年人,要及时前往医院营养科治疗。

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李济朴 记者 殷博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