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作者:曾医生内科科普

“大雪”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同时也意味着仲冬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说到了大雪节气时,天气愈发寒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节更大了。

这个时候,如若下雪,便会程度更大,范围更广,所以称之为大雪。

这时大陆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之景映入眼帘。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一、大雪节气如何度过?

正值“大雪”节气,天气严寒,天冰地冻,寒冷的天气使我们的人体也略微虚弱。

这时,正需要温补阳气,蓄养精血,增强体质,安稳过寒冬。这老话说得好啊:“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么多谚语充分说明了冬天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

大雪时节,进补人体,这一习俗在大陆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迎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可以增加营养,消除寒气,强健身体!

有人认为冬天寒冷,难以抵抗,既然如此就多吃些自己喜欢的食物,来增加抵抗力。实则不然,严寒冬季不可想食则食,而应适当忌嘴,少吃“两样”。一为寒凉生冷之物,二为辛辣油腻之品。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寒凉生冷之物不可吃。在大雪节气期间,气温骤降,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而需额外的热能。此时若摄入性质偏凉的食物,可能会冲击胃肠,扰乱其消化作用,从而引发各种不适症状。寒凉之气会大损阳气,不利于冬季滋阴敛阳的饮食原则,像海鲜、刺身,西瓜等,还是少吃为妙。

辛辣油腻之品不宜多食。有些人可能出现疑问了。诶?为什么冬天不宜多吃些辣味的食物呢?冬天不是很冷吗,多吃辣的热乎身子啊!

其实啊,大雪节气应避免过量食用辛辣食物,比如辣椒、花椒、生姜等,因为辛辣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还会引起口腔溃疡、痔疮等疾病。

油腻食物则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热量,如果食用过多,会导致身体肥胖、血脂异常等问题。在大雪这个节气里,虽然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保持体温,但也不应该过度食用油腻食物。

冬天到底应该如何补身体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3汤”。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二、气血亏虚喝:参枣乌鸡汤

做法:

1.乌鸡 1只洗净砍件焯水;

2.红参5-10g(燥热者可换为太子参);

3.红枣6-8颗去核;

4.干贝或小干鲍5-6颗调味。

将这些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再放3-5碗清水,先用大火煮开,然后改小火慢炖2小时,最后再撒少许调味料,参枣乌鸡汤便做好了。

红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气摄血的功效,红枣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乌鸡以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而著名,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十分的可观,并且它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是非常好的营养品。

参枣乌鸡汤以其温暖的性质,能够强化肾阳,特别适合在冬季用作补充气血的不足。它同样适宜于那些经历了重大手术、严重失血、女性长时间的过多月经流血或长期疾病导致气血不足的人群。这些情况通常伴随着面色苍白或黄萎、头晕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和体力衰弱等症状。食用这道汤料有助于加速恢复健康。在冬季的严寒中,一碗热腾腾的参枣乌鸡汤能有效补充体力,助力抵御寒冷。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三、肺燥伤津喝:芡实云苓老鸭汤

做法:

1.老鸭 1只洗净砍件后焯水;

2.芡实、云苓、山药、桂圆 各15g;

3.生姜3-5片。

将这些食材放入锅中,加清水,没过食材两厘米即可,先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慢炖,两三小时,食材熟透,香味溢出,便可食用。

鸭肉性寒,却能够滋阴补虚,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祛湿的功效,山药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有健脾去湿的功效,加上云苓桂圆肉有补血养气,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的作用。芡实云苓老鸭汤适用脾虚纳差、焦燥难眠、体虚火旺者,可以起到健脾益气、利水去湿、宁神安眠的作用。在冬天,来上一碗热腾腾的芡实云苓老鸭汤,滋阴补虚,补血养气。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四、咽干咳嗽喝:蜂蜜罗汉果雪梨汤

做法:

1.罗汉果1只;

2.雪梨2只去皮取肉;

放入瓦煲内加水煲1小时左右,放凉后加入蜂蜜,每天饮用2-3次。

罗汉果雪梨均有生津润肺、清热止咳的功效,配合蜂蜜饮用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合秋冬季节饮用,可以起到润肤养颜的功效,适合肺火燥咳、咽痛失音及肠燥便结患者。在大雪时节喝一杯温暖又香甜的蜂蜜罗汉果雪梨汤,流过喉咙,赶走干燥咳嗽,留下温润。

大雪节气,按照《黄帝内经》中所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意思是说:冬天的这三个月啊,为世间万物闭藏的时候 。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在大雪时节里,水面冻得结冰,大地还可能被冻裂,所因此人不应该动乱阳气,而需早睡晚起,并且要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需要远离寒冷的地方,靠近温暖的地方,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让毛孔大开,大汗淋漓,这样的话会使阳气丧失严重。

这是顺应冬季时节,养护人体冬日元气的道理。如果不遵循,就会伤害到肾脏,损伤了肾气。等待到了春天有可能还会出现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身体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闭藏,元气丧失了,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过少,不足以焕发生机,勃勃生长。

大雪节气要忌嘴,少吃2样,多喝“3汤”,温补阳气,安稳过寒冬

总结

由此看来,在大雪时节,人们对身体的养护还是十分重要的,不宜吃的要忌嘴,该补的不能少。

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之道,在寒冷的季节,温补阳气,安稳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