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作者:锦观新闻

视频加载中...

提到鱼子酱,许多人脑子里立即闪出米其林、西餐、奢侈品、精致料理……在大部分国人心中,它代表了一种“高档的舶来品”。

但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源自成都的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下称“润兆渔业”)的鱼子酱2022年产量50吨,占到全球份额超12%,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进入迪拜帆船酒店、巴黎著名的老佛爷百货等顶级酒店、卖场以及全球多家米其林餐厅!

农产品走出国门,需要一系列从品种、品质到品牌的打造,而这种曾经长期被欧洲人占领的产品,能成功打入全球高端市场,背后是长达10多年对全产业链条的耕耘。近日,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这家行业头部企业以及相关专家,看看这份成绩单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发展“密码”。

青山绿水长出的“黑黄金”

冬日的晴空下,巍巍龙门山顶已是白雪皑皑。消融的冰雪顺着万千沟壑潺潺而下,在山脚汇聚成清可见底的河流。

沿着小河边的公路逆流而上,从日本远道而来的陈静摇下车窗,一股纯净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远远地,一个个鱼池如宝石般镶嵌在山林间,碧蓝的水中倒映着雪山和森林,犹如天空之镜。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陈静是多家日本高端餐厅的品控商,他的客户遍及法餐、意餐、日料等领域,包括百年老店的米其林餐厅菊乃井、飘香、乔尔罗布松等等,在业内颇具口碑。他对食材品质的挑选几乎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从今年开始,陈静的品控清单中第一次出现了来自中国的鱼子酱,本着一贯严谨的态度,他决定亲自到养殖源头实地考察。“今天一看,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在中国的四川还有像北海道那样的净土!”他说。

养殖基地所在的山谷两旁,各有一块大幅标牌:一边是“好山好水养好鱼,鱼子酱香飘全球”,一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两幅招牌的中间,陈静在环境考察的报告栏中写下了“优”。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好山好水

养出走向世界的好鱼

圆形的大池里翻动着水花,大鱼们沿着池边欢快地游动,偶尔会像海豚一样轻快地跃出水面,然后一个优雅的入水,又潜入水底。“这是它们非常健康且愉悦的表现”,润兆渔业养殖技术中心技术员李广玲仔细观察着鲟鱼的表现,一边记录一边告诉记者。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鱼子酱与鹅肝、黑松露并称世界三大奢华美食,尤其在欧美、日本等地的高端市场格外受欢迎。因为等待一条鲟鱼成熟至可以取卵,至少要8年的时间,所以产量稀少,极其珍贵,在国际市场上往往论克销售,被誉为“餐桌上的黑色黄金”。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过去长期以来,鱼子酱的获取都是野生捕捞为主,自2008年开始,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提出,禁止捕捞野生鲟鱼,市场出现了上千吨的年产量空缺。但相比其他经济鱼类的蓬勃发展,鲟鱼的养殖却实属不易,其中苛刻的养殖环境成了第一个瓶颈。

“我们的技术人员跑遍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光是随身携带用于比对的水质笔记便有5斤重,最终锁定了这里,这里有大片的雪山,冰雪融化的水不不仅常年保持在20度以下,未经污染的水质也十分稳定”,经过一整年的水质考察,第一个养殖基地在彭州市龙门山区域的新兴镇应运而生。目前,润兆渔业在全川已经发展到11个养殖基地,几乎都是沿着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而建,且每一个都经过了一年期严格的测试,“可以说,四川的好山好水,是我们能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之一”。

数字养殖

科技赋能最优养殖环境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青山绿水间,几十个直径20米的大池子星罗棋布,里面是不同生长阶段的鲟鱼。每隔几个池间就有一个树形的设备,向上分出不同的“树杈”,向下探入引水管、鱼池、排水管等不同的水体,“主干”上的LED显示屏不断滚动着实时数据:温度13.5℃;风速0.6m/s;湿度88.2%;ph2.5:33ug……“这是养殖区内的数字监测站,每个‘树杈’就是一个功能不同的传感器,你看到的只是最基础的指标,我们还会定时更新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COD(化学需氧量)、有机物浓度等几十种数据”,李广玲说。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在这些“树”的另一端,是润兆渔业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智慧养殖系统,“一条鲟鱼需要生长7—8年,等待性成熟后才能取卵。鲟鱼对生活环境要求高,一旦温度、水质等稍有变化,极容易死亡。因此,在这个漫长的周期里,我们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据李军介绍,智慧养殖,不仅可以减少对人工的需求,还能实现全天候环境监控、全过程质量追溯、全方位远程会诊、全自动数据分析,用现代科技进一步确保环境的稳定,弥补传统养殖的不足。据悉,目前公司不仅所有鱼池全部装上了探头,还安装了智能增氧设备、智能投饵设备、水量管控等装置,技术人员可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还可远程控制投饵机和增氧机,无需人工现场操作,即可实现监测、巡查、咨询、增氧、投料、注水等一条龙操作。目前公司正在争创家数字渔业应用推广基地,今后这个数字化智慧养殖系统还将不断升级,用现代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带动品质不断提升。

借水还水

让绿水青山支撑可持续发展

消融的雪水被引入大大小小的鱼池,通过推水设备快速地流动起来,为成群的鱼儿提供充足的氧分。“用连片规模化流水池,每平方米养殖容量可达50公斤,是普通水面养殖的30倍以上”,李广玲告诉记者。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鱼池的下游是一个大池塘,各种复合型水生植物长得郁郁葱葱。水下有泥沙,水中有水草,水上甚至长着青绿的蔬菜,构成了一幅美丽祥和的水乡图景。“养殖后的余水通过层层过滤、生物净化后再流回河道里,这是我们每个基地都在用的‘借水还水’模式。李军还记得,公司成立之初,引进的头几批鱼苗中,第一批长势良好,第二批就“翻车”了——由于没有做到按比例换水,开仓6小时后鱼苗全部死亡,“这给了我们一个触目惊心的深刻教训:在产业发展中,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否则必将不能持续。”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需要的天然冷水也越来越多,李军辗转国内水产科研院校,以及法国、俄罗斯等国外学习,结合四川的气候特点,最终总结出一套流水池精养集约化养殖技术,同时以生物净化的方式,确保养殖后的山泉水全部达标排放,再回到大自然中。

位于彭州九尺镇的育苗中心,刚刚完成了“循环水养殖”的升级。一个个育苗池通过管道接入微滤机,对残饵、排泄物等粗颗粒废弃物进行精密过滤,紧接着出来的水经过生物池、沉淀池,循环水进行吸收降解、粗颗粒废弃物进行沉淀,然后进入紫外线消毒器,这样一个循环后,干净的水体又被重新输回鱼池内再次使用,过滤后的固体废弃物也能收集起来做成有机肥,从而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这是我们的方向,今后公司还将投入更多的研究力量,在资源保护节约的方向下功夫,留住绿水青山,让产业可持续发展。”

“黑黄金”香飘全球,靠啥?

记者观察

“环境最重要,这是鲟鱼养殖的基础”,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博士陈德芳时一针见血地说。

在陈德芳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关于人工鲟鱼养殖的研究报告,由于鲟鱼生长的特性,对环境的依赖性很高,尤其是水质,在它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水体交换量较大,加之鱼子酱作为高端食材本身的品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必须遵循其野生的规律,寻找适合而又稳定的生态环境。

在这段时间的采访中,记者往返了润兆渔业的多个养殖基地,对”绿水青山“的魅力感受格外充分,但更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润兆渔业总经理李军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但绝不能采用掠夺式的粗放模式。”无论是彭州基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还是天全基地的借水还水模式,这家在绿水青山中诞生、成长的企业,已经清晰地体会到,在产业发展中,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否则必将不能持续。

“用好绿水青山,还要保护绿水青山,在这一点上,润兆渔业作出了一个示范。”正如陈德芳博士所评价的,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实现资源与生态养护,这样的实践为水产生态养殖开拓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泳 粟新林 摄影/视频 魏麟潇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