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糖尿病与长寿关系被发现,柳叶刀:30岁患糖尿病,寿命或减少14年

作者:广友医生谈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它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糖尿病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和神经系统病变等。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等。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等。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长寿关系被发现,柳叶刀:30岁患糖尿病,寿命或减少14年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临床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被总结为“三多一少”。这些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的渗透性利尿,使得尿量增加。高血糖水平导致肾脏重吸收葡萄糖减少,从而增加了尿糖排泄。此外,高血糖还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其释放抗利尿激素,进一步促进尿量增加。

多饮是由于高血糖导致体液浓缩和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使得患者感到口渴并增加饮水。高血糖还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其释放抗利尿激素,进一步促进饮水增加。

多食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使得机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进行能量代谢,进而促进脂肪动员和蛋白质分解,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这些代谢产物会刺激胃肠蠕动,增加食欲。

糖尿病与长寿关系被发现,柳叶刀:30岁患糖尿病,寿命或减少14年

体重减轻是由于机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进行能量代谢,使得脂肪动员和蛋白质分解增加,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这些代谢产物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同时还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和消瘦。

糖尿病与长寿关系被发现,柳叶刀:30岁患糖尿病,寿命或减少14年

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剑桥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团队在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发表的研究发现,越早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病,预期寿命可能会越短。

该团队对两项主要国际研究队列(新兴风险因素合作组织和英国生物银行)约150万参与者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每早10年患2型糖尿病,预期寿命就会减少约4年。

尤其是那些在30岁时就被诊断出2型糖尿病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多达14年。这一发现提醒我们,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对于维护健康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糖尿病与长寿关系被发现,柳叶刀:30岁患糖尿病,寿命或减少14年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糖尿病,这一被全球广泛关注的慢性疾病,是否真的如人们所说是“吃出来”的?实际上,这个观点并非完全准确,但饮食确实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和II型,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血糖调节失衡的疾病。对于I型糖尿病,通常是先天性的,与遗传因素有较大关系。而对于II型糖尿病,则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热量摄入——长期摄入过多的热量也可能导致肥胖,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的糖和精细加工的谷物可能导致血糖快速升高,长期如此可能损害胰岛素分泌功能。

糖尿病与长寿关系被发现,柳叶刀:30岁患糖尿病,寿命或减少14年

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膳食纤维——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糖尿病归咎于饮食。虽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并非所有摄入过多热量或糖分的人都会得糖尿病。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虽然饮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糖尿病是“吃出来”的。预防糖尿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健康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烟酒等不良习惯,以及定期进行血糖检测。

糖尿病的防治不仅仅是控糖

首先,饮食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同时,饮食也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进行调整,以确保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符合个人的需求。

糖尿病与长寿关系被发现,柳叶刀:30岁患糖尿病,寿命或减少14年

其次,运动也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等。

最后,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方面之一。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防治不仅仅是控糖,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只有通过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