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作者:史为今用

前言

孰不知李世民,玄武门夜诛亲兄,跃登帝位?孰不知李世民,弑父篡位,惊天下之大逆不道?然这蛮干鬼祟之君,独施大恩,放生囚徒,使之血泪盈千家万户。囚徒谢恩而归,泣血回京就死,感天动地。此等大开生面之举,岂是权谋?亦或真心为政?斯人真性何如,不得而知也。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一、玄武门,弑兄夺位

隋末民变,天下大乱,青史几经劫数。李渊折冲胡床下,结义十八骑,起兵太原,号称招抚使。招抚使麾下鲜卑汉子,李世民乃一名小校尉,日夜追随左右。

李渊据河东,号召天下反隋,声势浩大。李世民屡建奇功,用兵如神,深得李渊赏识。二人约定,成功之后由李世民继太子之位。然天意弄人,靖康元年,李渊称帝于长安,改元唐朝,即唐高祖。诸子争嫡之位,李渊竟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万分震惊,自此心生不满。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武德二年七月,玄武门之变,血光照耀京城灿烂灯火。李世民命左右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唐高祖大怒欲诛之而后快,李世民矢口否认。李高祖于文德宫幽禁李世民,想要覆水难收。话说李世民女婿长孙无忌,帮助李世民杀守卫夺宫。

最终逼迫李高祖让位于李世民。自此之后,李世民掌权称帝。天下沸沸扬扬,世人皆谓其弑君篡位夺嫡,上犯弑父大罪,更有违人伦礼法。虽李世民让他人传布是父亲让位,可无人信服。民间一面倒批评李世民,声名狼藉。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二、放死囚,求民心

武德六年之间,李世民用武力统一天下,加强皇权,确立太宗之基业,逐步安定政局。然而名声和舆论攻击始终如附骨之蛆附骨,无法除去。李世民为洗清夺嫡弑父之名声,历年来力求政绩立威信。

到了贞观六年深冬时节,朝廷审理法案,存有 290 名死囚罪犯。李世民在齐明殿朝会上,志在表现圣明形象。 倏然之间,他作恍然大悟状,突发奇想。当场宣布,所有死囚犯人一律放歸故里乡井,与父母妻子团聚过年。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百官们吓了一大跳,急忙上前劝谏。此举实在太过冒险,死囚都是暴力犯罪惯匪,放归必成后患。 李世民不听劝告,一意孤行要放死囚。于是 290 名死囚重获新生,披麻戴孝衣锦还乡,寒窗父母泪洒当街。霎时间,四方风闻圣恩大赦之举,为之传颂。民众又感念李世明体恤,仁政爱民。

次年秋天时分,290 名死囚竟无一人缺席,悉数到京城就死。天下为之折服,称李世民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死刑犯临终还能报答圣恩,可见真龙天子不同凡响,定不是武夷岩峻之君,反倒如同慈父怀抱救济于千里之外。李世民放生死囚一事,使其名声大振,威望日隆,堵住了各种非议。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三、宽判死囚,术断生命

大胆放生死囚,此举动机不纯,表里不一。放眼朝野上下,个个都在猜测,奸猾如李世民必定别有用心。此中奥秘,只怕不止权谋那么简单。

宁夏地区涉及一起杀人案,李某人酒后口角杀人,情节恶劣。案发不久,审理此案的大理卿张蕴古,立场中立,还原事实,依法判处李某人死刑。并州边疆饱受盗匪骚扰,百姓告状无门而寝,张蕴古处死歹徒杀一儆百。谁知张蕴古因此被弹劾徇私枉法,李世民大怒之下竟将张蕴古赐死。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张蕴古冤死之后,朝中执法官员个个胆战心惊,生怕糊涂被处死。于是纷纷切齿痛定,严格 量刑如山。贞观四年之前,全国仅仅 29 人被判死刑,而到了六年时,判处死刑犯人数猛涨至 290 人。

种种迹象表明,李世民大开生面放死囚,实则警示法官们。表面上修饰君王仁德形象,内里则敦促法官宽容从事、开恩释罪。这就是李世民的明君绝招,当真令人叹为观止。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四、君王明镜,自警勉励

李世民深谙人情世故,运筹帷幄之中。明白法官如果承认错误断案,必择条文推诿,绝不会悔改自新。李世民如此明示暗喻,正是想以反面例子使官员自我反省。法不可轻放死囚,君主也不可轻杀忠良。法官须谨慎量刑定案,皇帝也须慎断生杀大权。生命宝贵无比,罪疑唯轻,古训云:“人死不能复生。”

李世民放死囚,犹如一面高悬殿堂之上的明镜。每位百官见此景象,无不自我检点,深刻反思。人性本来贪生怕死,目睹死囚重归故里团圆,又坚持归来就死的场面,个个无不泪洒腮边。李世民以此警示朝野上下,提醒君臣要珍视生命,莫要轻生轻杀,慎独断也要慎独断。大唐万代基业,全仗心齐气顺的忠正之臣。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五、大丈夫,怀天下

李世民放死囚,深谋远虑,必定不会仅仅于权谋那么肤浅。他弑父弑兄登基有违人伦,却也心系苍生,发此大恩以德感化人心。死囚们言谢圣恩归乡,万家欢腾,老少皆泪。这说明李世民之心,更有着同理万千生民之慈悲胸怀。

古语有云:“大丈夫治世之能事者三:一曰容人,二曰容人,三曰容人。”政令苛刻厉害,老百姓岂有安生之日?李世民正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君主。他亲力亲为打下大唐江山,以苍生为念,将黎民百姓视如骨肉同胞。放死囚则是仁政之举,使囚犯悔过自新,百姓感恩戴德,也令民心思服。李世民正是怀有天下之量,视民如子的大丈夫英主啊。

李世民放2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京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结语

李世民肩负大唐江山社稷兴衰存亡,志在苍生,手中掌管的不仅是权力富贵,更是千千万万条生命。正因有这样海纳百川、大无畏的胸襟,他才能不断反思己过,改弦易辙,兴利除弊,建立大同盛世。死囚们言谢圣恩且死的感人景象,更印证了李世民的威信与恩德已然植根人心。 自此之后,大唐王朝基业益加鞏固,真正踏上了万代基业、极盛千秋的奠基之路。

综上所述,李世民放死囚,表里不一,然其深意远虑,不仅警示朝野法断需慎重,也在自警自省,又怀有容万千生灵于怀中的大愿大量。死囚谢泣就义一事,震撼人心,可知李世民威信之被天下人所信服,乃是出于大慈大悲之心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