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气温直降!天冷除了需防寒,这事也一定要防……

作者:上观新闻

“取暖神器”们虽能带来温暖舒适

一旦使用不当

可能让人“很受伤”

一起来看看,咋回事?

很多人可能疑惑,低温也会烫伤?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鸡贼”多了!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控。

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看看下面这张图,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受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加大。

气温直降!天冷除了需防寒,这事也一定要防……

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

44℃是什么概念?距离我们多远?

市面上常见的几款取暖设备,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觉反应较迟钝,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气温直降!天冷除了需防寒,这事也一定要防……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等感觉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形成烫伤了!尽管这类烫伤的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红肿、水泡、发白,但实际可能损伤深至皮下组织、肌肉等。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触热源的时间,时间越长,皮肤受损程度越重。

这种特殊的烫伤还很容易被忽视。家长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防患于未然。想到那些血肉模糊的图片,发生在孩子稚嫩的皮肤上,真是触目惊心。

重点: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用热水袋,请在热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老人和小孩睡着后,要帮他们把热水袋拿开。

烫伤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接触时的最高温度和接触时间!所以记住这两点:脱离热源,迅速降温。

然后,利用现场条件迅速开启“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

一冲:当孩子发生烫伤事故时,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二脱: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开,避免强撕。

三泡:疼痛明显的,可持续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用于缓解疼痛。

四盖: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如果没有纱布,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切记不要用有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五送:赶紧送医院医治!再次强调:不要私自涂抹任何物品,交给医生!

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容易把皮肤冻伤,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老鼠油、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偏方,千万千万不要涂!!!)

据了解,例如热水袋、插电式电暖器、“暖宝宝”、取暖灯等取暖设备,以及过热的电子设备、“充电宝”等,通过直接接触或是照射方式都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医生解释,70℃ 的温度持续 1 分钟,皮肤就可能被烫伤,而当接触近 60℃ 的温度持续 5 分钟以上,也会造成低温烫伤。温度较低,只要接触的时间够长也能烫伤人。“如果采取取暖操作之后,皮肤出现了发红、发黑、破皮等状况,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烧伤科就诊。”

“取暖神器”虽能带来温暖舒适

一旦使用不当

可能让人“很受伤”

以下几种“取暖招式”

你用对了吗?

气温直降!天冷除了需防寒,这事也一定要防……

小心烫伤

使用暖宝宝是常见的冬季取暖方式。贴上一片,效果明显。不过,如果暖宝宝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健康隐患。

气温直降!天冷除了需防寒,这事也一定要防……

首先,暖宝宝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应该隔着衣服贴。可以定时给贴在身上的暖宝宝变换位置,以免某一部位的皮肤被源源不断的热量持续渗透,不知不觉中被低温烫伤。另外,不建议小朋友使用暖宝宝。

需定期更换

有些畏寒的女生把热水袋灌满水后,一整天都抱着不撒手。那么,经常使用热水袋,要注意什么呢?

一是要注意不能装得太满,二是水温不宜过高。而且,在向热水袋灌水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以免操作不当发生烫伤。

为安全起见,大家可以在热水袋外面包上一条毛巾,起到隔热的作用。如果想用热水袋暖被窝,可以将它放在被子与毯子之间,睡觉时取出,避免热水流出导致烫伤。

另外,热水袋也有一定的寿命,尽量不要使用“祖传的”,注意及时更换。

注意开窗通风

在有些地区,空调暖气不失为一种常见的取暖方式。使用空调取暖虽便捷,但也有些情况需注意。

气温直降!天冷除了需防寒,这事也一定要防……

开暖风一时爽,一直开暖风却会让人感觉口干舌燥。无论家庭取暖是用空调还是暖气,都别忘了及时补水。可以适当配合使用加湿器,同时注意开窗通风。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身体容易受凉,注意及时增添衣物。对于自采暖的家庭来说,建议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高。

注意通电安全

使用电热毯要谨慎,当心使用不当变“火毯”。

气温直降!天冷除了需防寒,这事也一定要防……

有的家庭习惯使用电热毯取暖,应注意电热毯尽量不要直接和皮肤接触,温度不宜设置得过高。对于不能自动控温的电热毯,当达到合适温度时,就应立即切断电源。

如果家里的电热毯已经放置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在再次使用前,一定要做好功能和安全性检查。

小心防火

电暖器或者电暖扇都是一样的,使用不当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使用时千万要注意:不要用棉被、衣服等易燃物覆盖,远离沙发、床、以及水源。

远离易燃物!远离易燃物!远离易燃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注意加热时长

发热鼠标垫看似“神奇”,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电热毯,持续加热两个小时后,局部最高温度能到达68℃。

一不小心,我们就都成了温水里面的青蛙,被舒适的温度,伤害地猝不及防。

编辑 / 孙超慧

资料 / 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 科普中国 健康河南

1. Citywalk新玩法,带你去外滩“探险”

2. 水果这样熟着吃,养脾胃、止咳、降火......冬天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