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持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4条ESG指数将集中发布

作者:海峡网络

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简称“深证信息”)日前公告称,将于12月22日发布深证国企ESG指数、深证民企ESG指数、深证ESG成长指数、深证ESG价值指数等4条指数,多维度反映深市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领先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进一步完善深市ESG指数体系。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深交所加大力度支持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的务实举措。

国内民企ESG指数“首现”

积极助力各行业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更好与全市场投资者分享绿色发展成果,促进可持续投资生态的完善,4条新指数的出炉“恰逢其时”。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此次发布的新指数中,即将面市的深证民企ESG指数(代码970056)备受关注。据介绍,深证民企ESG指数是国内首只关注民营上市公司ESG绩效表现的指数,选取ESG评分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样本汇聚绿色属性高、责任意识强、经营质量优的民营公司,如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员工权益保障模范顺丰控股、内控治理标兵汇川技术等。作为民营企业的“主阵地”,深交所近年来培育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迈瑞医疗等一批新经济标杆企业,目前A股总市值最大的10家民企中,有6家在深交所上市。

当前,深交所已成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高地”。近三年深市国企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6%、9.4%,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即将发布的深证国企ESG指数(代码970055)也汇聚了多家在ESG领域表率作用突出的A股行业龙头企业,如全球领先半导体显示供应商京东方A、国内汽车及装备制造头部企业潍柴动力、首批入选工信部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的酒企五粮液等。

服务多元化投资需求

据介绍,即将同步发布的深证ESG成长指数和深证ESG价值指数将A股市场两类主流风格因子与ESG理念高度融合,既是对国证ESG评价成果的创新应用,也是对本土ESG投资发展趋势的前瞻布局,旨在更好服务多元化的ESG投资需求。

具体来看,深证ESG成长指数(代码970060)反映的是深市ESG表现良好且成长能力突出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深证ESG价值指数(代码970061)则反映深市ESG表现良好且具有较高估值回复潜力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深证ESG成长指数样本公司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3倍,成长风格明显。截至11月底,深证ESG价值指数市盈率约16.7倍,样本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2%。

据悉,本次发布的4条ESG指数是国证ESG评价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应用拓展,旨在丰富深市ESG指数供给,服务日渐多样化的ESG投资需求。

积极助力ESG生态体系建设

在新发展格局下,ESG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框架,是资本市场服务“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以打造“可持续交易所标杆”为发展目标,深交所始终注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指数创新和应用推广,于2022年7月指导深证信息研究发布国证ESG评价方法,先后推出基于深市核心指数的ESG基准、ESG领先、ESG增强等系列指数,积极推动本土ESG投资生态发展,努力打造中国ESG最佳实践。

中信证券投研团队表示,高质量发展引领下,ESG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回顾2023年,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比例达34%,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3%。展望未来,一方面预计国内ESG信息披露标准工作将有突破性进展,有望在2025年落地。另一方面,随着大型公司对供应商设置ESG审查,ESG已经成为企业开拓客户的新竞争力体现,ESG表现也将极大影响企业声誉。同时,ESG理念也或将融入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工作中,成为金融工作重点规划。为契合不同资金方对ESG投资的诉求,也需进一步拓展ESG投研范畴,加深ESG投研体系建设,保证投资与社会双重效益。

“从宏观角度看,ESG能够改善实体经济质量。借助资本的力量,改善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壮大发展,同时改善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川财证券表示,ESG理念能有效抑制上市企业潜在风险积累,随着ESG概念和框架的快速发展,企业ESG实践和责任履行逐渐深入,相关信息披露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互动途径,在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也将起到监督治理作用。

国信证券介绍,ESG生态体系建设已成为推动大陆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推动构建与“双碳”目标相契合的ESG政策和标准体系是当前ESG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现阶段,ESG生态体系建设聚焦能源转型与环境治理,旨在推动企业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等措施,改善环境绩效,同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记者韦夏怡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