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作者:小中说娱乐
今日头条首发文章,请勿搬运,违者必究。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超级精彩的剧集,里面的对白简直让人感慨万分。我特别喜欢其中嘉靖皇帝说的一句话:“人心如水,民动如烟。”

当万达集团一切正常,王思聪还在不断发微博的时候,他手头的5亿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些小目标。这个数目对于亿万富翁来说,就像是中产阶级给孩子几千块钱开个小生意,父亲让孩子追求兴趣爱好一样理所当然。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但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王思聪的身价大跌,那这5亿就变成了宠坏孩子的开始。这种变化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记忆太短,还是因为人性本来就容易在别人遭遇困境时说风凉话呢?

在一场大雪后,北京的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在这寒冷的氛围中,一场重要的签约在大望路成功完成。

12月12日,万达与万达商管的投资者签署了一份新的投资协议。太盟投资集团(PAG)将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在2021年的投资期满时进行再投资。这意味着原定于12月31日到期的万达商管上市对赌300亿元回购危机被解除了。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为了达成这份新投资协议,王健林的持股比例从78.85%下降到了大约40%,仍然是最大的单一股东;太盟等多家现有和新进的投资者总持股比例从21.15%增至大约60%。

这就意味着,万达集团的危机解除了,王健林在年底前成功解决了债务问题。虽然结果不是最理想的,但也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他们都做了一些让步: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债主的让步是不再强求王健林还钱,以免逼得万达崩溃,到时候他们可能一分钱都收不到。而王健林的让步是以低价转让了60%的股份给债主,这样一来,万达不再是王健林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变成了一个有20多个大股东的社会企业。

要知道,万达名下有494个大型商业广场,债主用380亿买了其中60%的股份,相当于一个广场的价值只有1.28亿——这点钱别说盖广场了,连个写字楼都难以建设。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所以在这次交易中,王健林吃了不小的亏。这里不得不佩服老王的决心,他真的是壮士断腕,为了偿还债务,万达已经卖掉了影院、酒店、游乐园、文旅城和股份等一切能变现、值钱的东西,简直把家当都拿来卖了。

这就叫愿赌服输,没有拖欠的意思。与许多人意料之外的是,这次挺身而出帮助解围的“白衣骑士”居然是太盟投资。

如果从太盟的业务和财力来看,他们投资万达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太盟投资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另类投资管理集团之一,是亚太地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这里的另类投资公司。有人把太盟投资称为“亚洲的小黑石”。

最近的一宗大交易是太盟投资用高达83.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雪松实业旗下齐翔集团的股权,并且拿到了该公司的控制权。这次太盟对万达的投资,特别是争得的那60%股权,显然也有些相似的味道。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而且,太盟和万达两家公司也不是新交情。十几年前,大连万达的第一批投资人中就有太盟的身影。2009年,当年万达引战的时候,中金是主导者,建银国际是领头投资者,而在其他跟投者中,有一家名为北京大中太平的公司,它其实是太盟的人民币基金管理平台太海联和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张大中合作成立的投资公司。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单伟建和王健林的关系也颇深,而且两位还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马云。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太盟对珠海万达总共投资了28亿美元,几乎是近年外资私募对中国企业最大手笔的投资。从这点也能看出,太盟对万达和对中国商管市场的未来都充满信心。

就在不久前,万达有计划将万达电影的掌控权交给中国儒意,同时市场上传言说,万达正考虑出售一些万达广场的所有权。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一波又一波的“白衣骑士”让王健林和万达找到了一点喘息的机会。对于万达来说,万达电影是个面子工程,而万达商管则是实质内容。但为了保住他们在商界的地位,现在面子和实质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活着才是最关键的。

曾经说过“本想干一个亿就退休,没想到很快这个愿望就实现了”的“狂人”王健林,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融资难题、债务危机,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再那么狂妄了。

过去几年里,老王为了让万达商管重新上市,四处奔走。但上市可不像赚一个亿那么容易。为此,老王几乎把所有的底牌都摊上了,却依然没有等到上市的好消息。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特别是进入2023年中期后,长时间未能上市让他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首先,在第四次递交港股IPO前夜,他的股权被冻结了大约19.79亿元;然后在11月30日,达到了13亿美元贷款合同规定的上市期限。

12月4日,万达的两家公司再次被冻结超过2亿股权。截至发稿时,万达官方还没有对这次股权冻结事件作出回应。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时间紧迫,只有15天,万达商管的第四份招股书就要到期了。如果不能成功上市,万达可能会被要求提前偿还13亿美元的贷款,并且还需要拿出超过300亿,作为股权回购款赔偿给投资人。

根据富豪榜统计,2023年王健林的身家只有470亿元,相比最辉煌时的2200亿元,已经缩水近5倍。今年已经是万达冲击港股IPO的第三年。

在2021年,经过5年在A股无望的排队等待后,万达放弃A股IPO,转而赴港上市。直到今天,他们创造了民营企业赴港上市的最慢记录。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王健林没有想到上市这么困难。根据之前与22家机构投资人签订的对赌协议,如果年底不能上市,王健林需要支付大约300亿元的股权回购款给这些投资者。

距离2024年对赌协议到期的日子只有不到一个月,每过去一秒钟,万达商管完成协议的希望就减少一分。

人们常说,多条朋友多条路,对于在商海沉浮多年的王健林来说,这句话格外适用。在2017年,万达突然因为融资渠道问题被调查,资本市场上发生了惊心动魄的“股债双杀”。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此后,万达的融资渠道受阻,4000多亿的巨额债务压在王健林头上,市场疯传着万达可能要垮掉的消息。

关键时刻,王健林为了生存,毅然决定将万达的文旅项目和酒店搬上货架,换取急需的现金流。总计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被以630亿元的价格卖给了融创和富力。据说这笔交易,老王至少亏了500个小目标。

然而,融创的孙宏斌、富力的李思廉和张力却被视为老王的“白衣骑士”,这是为什么呢?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首先,这个交易涉及的资金之多是非常罕见的,基本上可以被列为历史上的“世纪交易”。而且,孙宏斌、李思廉等人要拿出如此庞大的现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市场上有很多优质的投资标的,他们并不一定非得购买老王家的资产。

其次,当时王健林陷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之前通畅的融资渠道突然间被切断,此时能够掏钱帮老王的人,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因此,尽管王健林处于困境,但这并不影响孙宏斌等人成为“白衣骑士”的角色。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再者,和太盟签署的新协议中,单伟建成为了“放了老王一马”的关键人物。在2021年,他的太盟成为了万达商管的投资者之一,出资总额达到380亿。而且,他和老王签下了著名的对赌协议,规定如果2023年底万达不能上市,老王将赎回股份,并按照8%的年利率支付利息。

现在看来,万达上市计划可能泡汤了,如果投资人坚持要求老王赎回股份,老王就可能真的陷入麻烦了。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但在危急时刻,单伟建的太盟公司选择继续投资万达,为老王解了最大的难题,也让最近身形瘦弱如柴的老王终于松了口气。

说来也奇怪,不知道老王得罪了谁。

一步错步步错?看看王健林和万达的困境,其实早在2014年就埋下了隐患。9年前,万达在香港上市,创下了当时港交所最大的IPO,曾一度风光无限。但问题是,香港投资者对万达的商业模式和估值并不认同,上市当天就破发,此后万达在香港的股价一直低迷,甚至一度跌破了净资产。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面对这种情况,自尊心强的王健林无法忍受,于是在2016年怒气冲冲地从香港退市,打算再次转投A股。然而,老王可能没想到,弃港回A之路居然如此曲折,困难远超预期。

当初为了成功从香港退市,王健林狠砸了344亿港元,但与此同时也与股东签署了对赌协议:如果万达在香港退市两年后未能成功在A股上市,不仅需要回购全部股份,还得支付利息。然而,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万达冲击A股失败,最终在2021年撤回申请,重新启程赴港上市。

王健林估计也没想到,这回是遇到了硬茬,只能说千万不要惹单伟健

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兑现当初从香港退市时的承诺,万达不得不借新还旧,再次签署了新的对赌协议,承诺在2023年10月底前实现上市,以减轻资金压力。

最后对赌协议的最后期限被推迟到了12月,但由于境内外债务堆积、高额利息、利滚利的问题,万达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