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作者:娱签儿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文 |娱签儿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代皇帝与君臣在殿上的间距,可以说是两者在政治上和情感当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这种行为恰好反映了宋代君臣关系比较密切,殿上间距达到类似“朋友之间”的个人距离,意味着皇帝给予臣僚更多的信任和依赖。

那么,皇帝面对君臣之间的距离,又说明着什么样的政治性意义呢?其中大臣又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唾液飞溅帝王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宋代朝廷鼓励各级官员直言极谏,以纠正皇帝和朝政的错误,且不以言论治罪。

这也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太祖曾经在太庙中设定过一份约定,承诺不会杀害大臣和言官,而且违反此约定会带来不吉祥的后果。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这项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类似的例子,即使是像卢多逊和丁谓这样罪大恶极的人,他们只被流放了,并最终被允许回到家乡。

这保障大臣和言官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或犯了罪,也应该得到宽大处理,这样做可以维护朝廷的稳定和权威。”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所以,他们在朝堂之上,面对皇帝常常直言极谏,慷慨激昂,乃至于唾沫星喷溅到皇帝脸面上。

年庆历四年(1044)六月盛夏,开封的开宝寺塔被雷击焚毁,朝廷意欲重建,谏官余靖在朝堂上竭力反对。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仁宗下朝回宫中委屈地说:“被一汗臭汉薫杀,喷唾在吾面上”,皇帝如此宽宏大量,令史家感叹:“上优容谏臣如此。”

“素不修饰”让宋仁宗感到汗臭扑鼻,还伴随着唾液飞沫扑面而来,宋仁宗默默地忍受了。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仁宗皇祐年间,贵妃张氏(死后被追认为温成皇后)的伯父张尧佐被皇帝委任为宣徽使,遭到群臣的反对。

宋仁宗一天上朝之前,温成护送他到殿门口,轻拍他的背说:“陛下今天不要忘记宣徽使。”

宋仁宗回答道:“好的,好的。”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当他下旨后,包拯请对,并坚定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多次阐述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声音激动,甚至向皇帝的脸上喷了口唾沫。

最后,皇帝终于对他的请求不再理睬,温成派小黄门前去侦查,得知包拯言辞直率,主动前来谢罪。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仁宗推开袖子擦了擦脸,不满地说:“御史中丞竟然朝前吐口水,你还不知道包拯是谁吗?”

御史中丞包拯,强烈反对皇亲国戚靠裙带关系担任朝廷高官,当时曾连续六次上章弹劾张尧佐。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与皇帝面对面争辩时,情绪激动,跨步上前逼近皇帝,又喷了宋仁宗一脸唾沫,迫使他最终收回成命。

一般而言,人们正常说话时唾沫能飞30—40厘米,情绪高昂时喷射长度最远一米左右。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这就意味着,君臣体位间距在一米左右,其中包拯“向前说话,直唾我面”,与皇帝的距离更近些,当在一米以内,这里反映的场景,是大臣劝谏皇帝时的声色俱厉。

当臣僚的唾液能喷溅皇帝的脸上,足以说明臣僚的情绪激动和愤慨激昂,那么除了唾液的喷溅,还有什么近距离的间距行为呢?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官臣拉扯帝衣

体触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际方式,与唾溅帝面相比,宋代臣僚与皇帝争论时拉扯帝衣以阻止皇帝拂袖而去的情况,距离更近,实例也更多。

这种事件的前提,是君臣之间发生争执、相持不下时,皇帝一怒之下起立,转身回宫,以示不满和结束谈话,而大臣为了说服皇帝,急忙拉着皇帝的衣襟不让走。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在宋太宗的时代,员外郎寇准因为在奏事时与上级的旨意意见不合,导致太宗不满,拂袖起身准备进入禁中。

但寇准伸手拉住太宗的衣袖,让他重新坐下,并解决了问题,然后才离开,因为这个举动,太宗对寇准表示赞赏。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历史上最典型的引裾事例,是陈禾在朝堂上弹劾了当时权臣童贯等奸臣的罪行,宋徽宗因此怒不可遏,拂袖而起,露出了衣裾。

此时陈禾迅速拉住徽宗的衣角,请求能听完他的陈述,避免了皇帝冲动的行为,徽宗咳嗽着说:“这位正言差点儿把我的衣服弄烂了。”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陈禾回答说:“陛下您不惜弄坏衣袍,您的臣子怎么会在意自己的生命呢?这些奸臣今天享受了权利和财富,而陛下将来可能会面临危险和灾难。”

陈禾的话越来越尖锐,宣泄出了自己的不满,徽宗气色也因此变得不好看,他的内侍建议他换一件衣服。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但他回绝道:“留着这件既是表彰忠诚臣子的象征,也是表明皇帝的正义之举的象征。”

可见双方力量之大,宋徽宗之开明和气,并不以为衣裾落地为颜面落地,反而以为这是值得赞赏的忠直表现。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可以看出,几步之遥的距离也伴随着臣僚的身家性命,不过在进一步来说,臣僚如果接近御榻,那么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接近御榻

殿上皇帝的座位是御榻,御榻一般为坐卧具,既然能卧就是比较宽,但实际上只坐不卧,除了坐以外还可以放置文件等物品。

宋太宗生前曾数次私下交代宰相吕端“与太子问起居”,后来太子即位后,跟随将他带到福宁庭,先上御榻,解开衣物查看,然后向太子行礼,太子登上御榻后,便即位为皇帝。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另一份记载提到:“真宗即位后,下旨垂帘与群臣见面,吕端平立在殿下不拜,请求卷起帘幕,升上殿台审视,然后降下台阶,带领群臣齐声拜呼万岁。”

吕端平担心后宫会有另立皇帝的阴谋,登基前亲自走到身边验证身份。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仁宗曾对翰林学士张方平说:

“朕在国家中的缺失,以及国家的奸邪之人,朝廷中谄媚之辈,都可以直言相告。”

然后让他靠近:“特意将您引到近前,密密探询,还有要紧的话要说。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张方平叹道:“对于暴君出于私心逼迫别人陷入困境,然后还将他们强行剥夺一切,我无法支持这种行为。”不过最后也没有说出什么。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元符末年,刚刚登基的宋徽宗召见宰执们,根据当事人曾布的记载:“皇帝就座之后,宣布了安危万福的奏章,然后升上殿台。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皇帝私下里跟章惇密语,轻声细语,其他人都听不到。他说:“我们都没有听到圣意。”于是章惇建议皇太后来做出处理决定。

皇帝小声秘密地吩咐章惇,在场的曾布等其他人未能听见,章惇当是附耳过去才听到,以上两例君臣的距离,不远于咫尺之间。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在熙宁年间,王安石积极推动熙河之役,对宋神宗谎报所耗军费仅为三百万。

后来,有西帅上奏,皇帝询问此事,帅回答:“除了内帑所赐的之外,本路应副接近千万。”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皇帝惊愕不已,命令退回具体的实数报告,之后,报告呈给了荆公,荆公默不作声,将其放回御榻后,这个“将其放回御榻后”的举动意味着王安石不认可那份数据。

在宋徽宗朝,宦官童贯权势强大,屡次做坏事,朝廷命令右司郎官方邵调查童贯的六宗罪行,然而,童贯派人进行跟踪,探知了邵的行动并将其报告给上级。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每当邵上奏时,皇帝都以自己所知的回答:“你不知道这件事情”,并在御前做出决定。

邵对此非常愤怒,他一直站在御榻前不离,最终曝光了童贯的罪行,但也导致邵自己惹上麻烦,无法再回复原状。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皇帝的辩解回护,令方邵大怒,抗议性地站在御榻前不走,无所畏惧地揭发童贯,反驳皇帝。

宋光宗降手诏授皇后的亲属李端友为郎官,左丞相留正“以御笔缴还,上不纳,公执奏不奉诏,遂纳之御榻而退”。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亲手把御笔文件放回到御榻上,转身即走,表明不奉旨意。

臣僚走向御榻,有的是主动向前,有的是皇帝要求,无论哪种情况,都改变了君臣殿上正常的空间距离,身体更加接近。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在御榻上取放文件者,双手已接触到御榻,至于吕端对即位前的宋真宗解衣验视,则是直接的肢体接触,御榻一般亦称御座。

虽然臣僚和御榻只有几米的距离,但是这几步的距离可以让臣僚的官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保持这几米的对立距离,到底会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对立关系

按照北宋王巩的记载:“有一个故事,执掌政务的官员在殿上坐着商议事宜。”

太祖皇帝登基的第二天,执掌政务的官员上殿时,皇帝说道:“朕眼花,拿近一些文字给我看看。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执掌政务的官员走近御榻,偷偷派遣宫廷侍卫清理他的座位,执掌政务的官员站起来奏事,从此开始。”

这一简短的殿上片段,它包括执政大臣殿上办公体态变化,宰相首次来到宋太祖御榻前,却失去了坐而谈论的权利。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所凸显的是强化了君臣之间的尊卑关系,身体站起来,尊严降下来,背后的政治意义即君主专制,对此,宋代士大夫颇多不满。

如朱熹就专门谈论过“今日立对之非”,愤愤不平地批评道,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如今不仅教宰执坐着奏对时顷刻即退,就连文字也收在袖间,只说几句便将文字给宣读过去,怎么可能有详细的指点。

就连没有座位的情况下,也应该有一个案子供开展在上面,让大家能够指画利害,上面也能够仔细了解。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他从事务层面来指出,君臣坐着讨论能够从容地详尽问题,而站着谈判时间匆忙,无法展开论题,对指令的实际执行和综合考虑都不利。

楼钥则直指核心问题:“君与臣共同治理天下,所以当面对大臣时,君应在高座上,起身时臣应当站立。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这是尊重德行和乐于公正的体现,上下一体,不拘形迹,因此才能够推动事业成功和功业顺利。

自宋朝太祖皇帝登基之初起,他亲自负责总理各项事务,前朝的三位宰相自觉远离政务,主动避开决策过程,选择直接提交备忘录让皇帝做出决断。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这必然导致各种大小事务都需要在皇帝面前进行讨论,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法抽出时间喝茶坐着讨论,只能站立回应。

在朝廷各机关中,立对是上下级关系,上级向下级问话,要站立回答以示恭敬,如士大夫强至所言:“夫部吏之见上台,有所问必立对。”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宰相与皇帝间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至于其他臣僚,宋以前也是立对之仪,宋代延续而已,并无差别。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

人际交往中的距离,受个体之间相容关系不同而产生情感距离的影响。

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分寸。

这种不自觉,却是臣僚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冒犯皇帝的勇气之自觉的反映,更是缘于皇帝开明的包容,二者缺一不可。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看似只有几步之遥,却隐藏着很大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