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作者:内科医师王献勇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身患绝症时,他应该怎么办?

在生活中我们见多了在病房中苦苦挣扎的患者,在疾病与药物的双重折磨下,很多病人身体消瘦、精神憔悴,在这种情况下年过八十的老杜给世人展现了另一种选择。

在检查出癌症后,老杜没有像其他病人一样悲观失望或者寻求一切医疗手段延长寿命,相反老杜选择了看开一切,拒绝治疗,不想要自己人生最后一段时间在病房里度过。

在杜大爷最后一段时间里,杜大爷选择每天吃牛肉粉和老友打麻将,坚持拒绝化疗,向世人展示出了癌症患者的另一种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位传奇杜大爷的事例,来共同想一想:当一个人身患绝症后到底哪种方式才更明智呢?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八旬老人面对肝癌晚期,决定潇洒走完最后一段时间,坦然面对死亡是对是错?

老杜是一名教师,在退休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老杜生活中乐观开朗,每日的爱好就是吃离家不远的一家牛肉粉以及和几个好朋友一块打麻将,退休后的老杜整个人都充满着正能量。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老杜突然感觉到一阵不舒服,向来身体健壮的老杜在此之后就开始连续发高烧,老杜的女儿杜慧(化名)见此情景急忙将老杜送到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医生告诉杜慧,杜大爷患了肝癌。这一消息对于杜慧来讲可谓晴天霹雳,但是深知父亲性格的杜慧知道一旦告诉父亲他势必不老实医治,于是就告诉父亲只是小病让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但是老杜厌烦病房中的枯燥无味,在老杜的一再要求下杜大爷从重症病房换到了普通兵法,最后拗不过杜大爷的杜慧也只能选择让杜大爷出院。

而出院后为了不增加子女负担的杜大爷坚持自己取药。也正是在取药的过程中杜大爷发现了自己其实是患了肝癌的事实,面对这种噩耗杜大爷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段迷茫中,不过想起还需要自己照顾的妻子以及病房中的无趣,最终杜大爷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坚决不去医院住院化疗。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杜大爷并没有像其他癌症患者一样整日愁眉苦脸,相反杜大爷觉得自己吃得下睡得着,平日里就和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还是整日前往自己最喜欢的牛肉粉馆,吃完后再叫上几个好友一块打麻将,经常能听见杜大爷爽朗的笑声。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在此期间由于病情加重杜大爷前后又被送进了医院两次,但是医院里枯燥的环境让杜大爷坚持不肯呆在医院,更是不愿接受化疗等疗法整日躺在病床上,因此每次只是住一段时间就要求办了出院,出院后照例生活。

这样的潇洒生活持续了2年,此时的杜大爷癌症进展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身体上的癌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杜大爷,此时杜大爷又一次被送进了医院,可能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杜大爷这次并没有再要求出院,但是在最后的这一段时间杜大爷要求不进行额外的治疗,直到安静的离去。

求生是自然界生命的本能,但是杜大爷在面对死神时却做到了坦然面对,平静的接受死亡的到来。在病魔前,杜大爷没有选择用医疗手段延续残破的生命,而是保证了自己最后时光的快乐。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无法评价其对错,但是这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后的另一种选择,不是躺在病房中靠着药物延续生命,而是按照自己所想去度过最后一段快乐时光,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选择。

安乐死究竟是好是坏,大陆为何禁止安乐死?

当面对死亡的威胁时,我们似乎都习惯了艰难求生,而求生的意志也始终被我们所赞扬,但是对于有些病人来说无意的坚持是否真的是对病人好呢?

而面临这个问题就会不自觉的想到一项技术:安乐死。对于很多恶性疾病晚期的患者来说,生命的最后阶段真可谓是生不如死,每日都要面临疼痛的不间断折磨,再加上药物与医疗治疗对于身体和精神的多方摧残,想要体面的自然离去就成为了很多患者的愿望。

而让患者没有痛苦的离去,就是我们所说的安乐死。安乐死的技术并不困难,但是截止到现在只有极少数国家允许安乐死的存在,比如荷兰、瑞士、比利时等国家。但是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安乐死都是被禁止的存在。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大陆就是其中之一,在大陆法律规定中只有个人想要自杀,并且全部过程都是其个体独立实施的自杀才会被判定为自杀,而在患者家属乃至患者本人同意下进行协助自杀的行为,会触犯到故意杀人的罪责。

早在大陆1986就有过一起医生协助患者进行安乐死的案例,其主治医生就因涉嫌故意杀人而被捕,虽然在长达五年的申诉与伦理讨论后,这名医生并未赋予刑事责任,但不难看出大陆一直不允许安乐死的执行。

至于禁止的原因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了。首先大陆多数坚持认为生命是最珍贵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放弃生命可能只是某一时间段的想法,但是一旦安乐死执行却没有再次挽回的机会。

虽然安乐死的执行确实可以帮助一些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结束痛苦,但是也可能让一些没有到达这个地步的病人轻易放弃生命,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度抑郁症的患者这种风险很大。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其次伦理上的问题,放弃生命本身并不被中国人所接受,对于医疗人员来说放弃生命也与救死扶伤的理念不符。在坚持百善孝为先的中国,即便面对治疗的艰难情况,多数家属也并不愿意放弃治疗。

此时就可能出现患者本身的意愿和家属不符的情况,在结合上上文中部分患者确实没有达到必须放弃的地步,此时伦理的问题就会成为医疗措施实施的巨大阻力。

最后安乐死的执行可能会成为部分人犯罪的漏洞,安乐死的合法化需要非常精密的法律文献规定,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出现的情况也繁杂不堪,此时安乐死就可能会成为部分人谋取私利的犯罪工具。

也正因为如此安乐死虽然确实可以帮助部分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结束痛苦,但是大陆却一直没有将其合法化。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医学的进步,临终关怀是什么?

不过大陆虽然没有将安乐死合法化,却并不代表大陆在减轻病人痛苦、体谅病人感受上什么都没做,在最近几年医疗行业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临终关怀,甚至出现了专业的临床关怀医院,这就是医疗行业的一大进步。

临终关怀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疾病末期的病人在生命的最终阶段,给予其关怀来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护患者的尊严,让绝症患者不再是单纯绝望、孤寂、被动的等待死亡来临,而是在最后一段时间能够有尊严、有准备的迎接死亡的到来。

临终关怀的核心宗旨就是,当一个患者已经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生命末期,任何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已经无法阻止死亡的到来,甚至还会对病人带来额外伤害时,我们往往会采取姑息治疗也就是不延缓也不促进病人的进程,而是以减轻病人痛苦为主要目的,提升病人最后一段时间的精神和心理满足感。

8旬老人确诊肝癌晚期,每天吃牛肉粉打麻将,就是不化疗:要尊严!

在《论死亡和濒临死亡》这本书中,心理学家将人死亡前的心理状态分为五个阶段,也就是从否认与隔绝,到愤怒,到交涉,到抑郁,再到最终的接受。这点对于绝症患者尤为明显,疾病不仅仅从机体功能上摧残患者,而是对患者生活、心理、人性、尊严的全方面瓦解。

在临终关怀机构,医疗人员会照顾临终人员的生活作息,尽可能减轻病人痛苦、提升病人精神愉悦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患者给予尽可能多的陪伴,减轻病人对最终离别的恐惧,让病人有尊严的离去。

不过,有一点需要再次声明:这并不是提倡查出癌症就开始“摆烂”,随着医疗水平进步,很多癌症患者也能得到对应的对症治疗,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

并且很多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期也在延长,像:大陆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来已经从30.9%上升到40.5%......患者可以充分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坚持!况且,正如我们刚才讲到的临终关怀,也能帮助我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更加坦然面对。

参考文献

【1】徐清琳.《临终关怀服务转介:内涵、机制与影响因素》.2023.10.07.

【2】刘焱.《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与伦理困境——以癌症末期患者个案服务为例》.2023.08.25.

【3】余乐文.《安乐死合法化研究》.2022.06.02.

#文章首发挑战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