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作者:左都御史

有一位福建的读者私信,说他的高祖父是同治时期进士,退休后曾在鳌峰书院当过山长,询问御史清代的书院山长是一个什么样的编制,一年可以拿多少银子?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关于书院方面的内容御史似乎还真没有写过,借着这个机会,分享相关的内容供诸位参考。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

书院分为很多种,级别最高的当属省级书院,像开篇提到的鳌峰书院就属此类,还有岳麓书院、紫阳书院等,都是清代名气最大的书院。

另一类是府州县书院,依行政级别递减。但是不管是省级的还是府州县级的,都是官方主办的,书院的山长和教职也是官府聘请,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理解,书院各类教职不是公务员,而是事业编。

此外,民间也有私人筹办的书院,这一类书院数量很多,多为当地缙绅和富商捐资办学,属于纯粹的私立学校。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了解清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各府州县都是有官办学校的,即府学、州学、县学,这些学校的教职人员属于体制内。其长官为教授、教谕、学正、训导等等,品级依行政等级递减。

按照《大清会典》的说法,各省书院的办学本质是补官学之不足。雍正以前各省书院都是地方筹建,朝廷不拨款拨粮。

雍正十一年,雍正谕令内阁和各省督抚,此后朝廷将拿出一部分钱粮资助各省书院,让书院的学生和官学生一样,可以有限度地享受到膏火(即奖学金)。

乾隆皇帝很重视书院的教化作用,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书院的建设。也就是从乾隆朝开始,各省书院持续增长,几乎每个县都有一座规模较大的书院。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书院关系到全国的教育,故而清代皇帝很重视书院山长的选任。乾隆对书院师生人选就曾特别指示说:“凡书院之长,必选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

由于书院不是国家的行政机构,故而充当山长和教职的人选,一般都不是在任职官,就连教授、教谕、学正等有品的教职官也不能兼任书院教职。

大多数情况下,省级书院的山长都是由退休在籍、进士出身者充任;府州县级书院要求略低,但至少也是举人出身。

山长一年能拿多少银子?

书院作为清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是“养士”的重要场所,其优厚的待遇也是一般低级职官所无法企及的。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省级书院山长任职资格高,且都是当地的名儒硕学之士,加上本身就是进士出身,所以身价很高。御史特地查阅了史料,就以鳌峰书院为例,来列一列山长的待遇情况。

山长年俸400两,嘉庆十五年后改为600两;

聘请之时,送上聘金16两,盘缠费以远近而定,以24两为最高;

伙食费每月10两,计年为120两,遇闰月再加10两;

年节敬银每次10两,端阳、中秋、年边三次,每次10两,计30两;

山长上任送下马银3两,上任头三日每日3两;

山长生日以及父母生辰,每次送寿礼银10两,共银30两;

山长卸任回籍,送程仪银24两;

书院开馆、散馆(新生开学,老生毕业)每次发银15两。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大致统计,嘉庆十五年以后鳌峰书院山长的年收入为871两。如果仅以俸禄一项而言,鳌峰书院山长将闽浙总督、福建巡抚远远地甩在身后,更是接近20个知县的基本工资。

尽管乾隆、嘉庆时期全国的物价比较贵,但是岁入871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讲,绝对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正因为山长待遇高,所以退休进士们挤破头也要到书院任职。

鳌峰书院毕竟处在全国第一梯队,山长工资高点可以理解。但若是县级书院山长,待遇就要差不少了。

比如四川邡县的方亭书院,以及四川新都县的龙门书院山长,每年的保底工资只有100两,加上其他进项不超过150两。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有读者会说,合法收入不能说明问题,山长待遇再好也无法与再任官相比,此言不虚。清代地方文官的大宗收入主要是养廉银和陋规,没有哪个官员靠俸禄过日子。

不过,山长也有灰色收入,即学生送的礼品。古代时教师是个很崇高的行业,按规定是不能收学生礼品的,但是受清代官场风气的影响,山长收学生的礼品已是主流,如果哪个山长不收,就会被认为是“假装清高”,很容易受到排挤。

学生的礼品有轻有重,这笔收入不太好计算,大致估计省级书院山长一年收个几百两银子应该问题不大。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至此,开篇读者提出的问题也就解答清楚了,他的高祖如果是在鳌峰书院任山长,那么一年下来一千多两银子那是最少的,按照清代的标准,绝对属于高收入、高地位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