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者蹲点|“突击小队”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作者:齐鲁壹点

以旅游路为尽头,千佛山南路顺山体向西北方“倾泻而下”,坡度之陡,在市区道路内数一数二。特别是下雪天,无论怎样深踩油门,车子总可能会“有心无力”。

12月14日午间,济南迎来暴雪。历经近20小时的“侵袭 ”,这段路非但没有“面目全非”,反而洁净如初,通行顺畅。

为应对这块“难啃的骨头”,济南市历下区环境卫生管护中心千佛山环卫所部署一支清雪除冰的“突击小队”,浴“雪”连续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12小时的“循环”

12月14日20时,济南暴雪下得正紧。

“再往前我就不送了。”做了几十年出租司机的老刘,对济南市内的道路可谓了如指掌。尽管驾驶经验丰富,在面对千佛山南路东南路段的大下坡时,还是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迫”。“特别是今天下着大雪,路更不好走。”

老刘的担心也正是济南易通城服千佛山项目部经理,同时也是负责该路段清雪除冰“突击小队”队长的陈峰,20年来每逢下雪的“心头病”:由于坡度太大,对于清雪除冰来说,属实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记者蹲点|“突击小队”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实际上,从13日8时起,“突击小队”就已经进入“备战状态”。104人被分散在辖区内不同的位置,每隔200米设置一个“补给点位”,放置扫帚、推雪板、融雪剂等用具,“这样确保一旦下雪,我们能随时出动。”

洒水车的融雪剂需要人工装车。每辆车装两吨,就是80袋,一直到傍晚才忙完。从早上八点上班,到下午六点左右,用了将近十小时做装卸融雪剂,在辖区内每隔200米左右放10-15袋融雪剂,一袋50斤。

13日18时,由于下了一整天的雨,路面湿滑,加之气温下降,部分路面开始出现结冰现象。“我们全部出动,用两个多小时,在各自负责的路段及时撒上了一层融雪剂。”陈峰说。

14日凌晨5点,又一批清雪物资到位,这样的循环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雪来。

“12月14日12点34分,这边开始下雪。”陈峰知道,“战斗”打响了。

12小时的“拉锯”

“担心雪下的太大,积雪太深;担心清理得不及时,这么大的坡,后患无穷……”陈峰细数着顾虑,说这话时,他正站在鹅毛大雪的马路边,守着一辆洒水车,与“突击小队”一起吃着盒饭。“我们就是和‘老天爷’赛跑。往返一趟太费时间,所以吃饭只能原地解决。”

记者蹲点|“突击小队”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12月14日20时50分,“突击小队”沿旅游路向东北方向清扫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

“起初只洒融雪剂,效果还可以。”随着雪越下越大,前面刚清出路,紧接着就落上新的雪。陈峰见状只能调整策略:利用洒水车后水炮,先将非机动车道上的雪打散,接着跟撒融雪剂。厚厚的积雪瞬间成了“雪泥”与“雪水”,再由环卫工人用推雪板推入雨水篦子里。而另一边,几名环卫工人正在抓紧清理人行道上的积雪:一人在前撒融雪剂;几人在后,拿着扫帚清理没有被“冻住”的雪。

就是这样“简单”的“扫街”,过去的6小时里,“突击小队”来回走了4趟。

记者蹲点|“突击小队”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记者蹲点|“突击小队”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记者蹲点|“突击小队”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十一点多应该能收工。”21时,雪下的稍缓。陈峰想着再清一两趟就和大家回去短暂休息,以待明日除冰的“硬仗”,“明天早上五点吧,凌晨三四点钟接着干,怕大家撑不住。”

12小时的“攻坚”

12月15日凌晨4时45分,当记者再次来到千佛山南路与旅游路交叉口时,并没有发现“突击小队”的身影。

记者蹲点|“突击小队”奋战36小时,守护一“路”平安

再见到陈峰,是凌晨5时,此时的他正在巡逻,眼中布满红血丝,看起来筋疲力尽。

“我们工作了一夜,刚刚才歇。”陈峰说,“实际工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在千佛山南路这边清扫完,已经一点多了。”刚准备结束任务,“突击小队”就临时被通知去支援经十路,“由于坡陡,路面湿滑,任何代步工具都‘寸步难行’,所以我们都是步行走着过去的。之所以被称为‘突击队’,一来,我们集结得快;二来是作战能力强,能‘指哪打哪’。”

因为是临时接到通知,比较匆忙,许多事情需要重新准备,还要现场重新分配、调度工作。就这样,着急上火的陈峰哑了嗓子。现场看,历山路以西、舜耕路以东的经十路路面已经清理完成,辅道、人行道路面已基本恢复原状,可以正常通行。

6时,雪停了。但陈峰说,“战斗”还没有结束。从13日8时出门,陈峰一直没回过家,从14日5时到现在,他已经25个小时没合眼。

“雪不停,我们不走。看天气预报说雪要下到中午。”等到八九点钟,“突击小队”的“破冰行动”将继续进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