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铁开通在即,中国专家却过不去,吃惯甜头的印度,还想要点别的

作者:立马观花

#文章首发挑战赛#

在中国的帮助下,印度终于迎来了第一列无人驾驶列车下线,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一天,但印度却骚操作不断,不给我们的中国专家发签证。究其背后,还是印度爱占便宜的小心思在作祟。

班加罗尔地铁二期项目,是中车浦镇公司继孟买、新德里地铁后,在印度市场取得的第三个项目,这笔订单包含的不锈钢地铁车辆总数也是最多的,达到了216辆。自2020年2月签订合同以来,中国没有一丝懈怠,加紧赶工,现在终于迎来了列车下线的一天。

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中国需要将制作好的列车运输到印度,并进行通车测试。按照计划,该列车首先将到达金奈港,预计在明年1月14日,也就是桑格拉提节之前通过公路运到班加罗尔的仓库。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这辆列车本来可以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始运行,但因为印度迟迟不给中国专家发签证,导致开通时间只能一直往后推。

地铁开通在即,中国专家却过不去,吃惯甜头的印度,还想要点别的

【班加罗尔地铁二期项目首列车在浦镇公司下线】

根据印度官员的说法,这辆车采用的是最先进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也是印度的首辆无人驾驶列车下线。虽然车是我们制造的,但是技术并没有跟印度共享。这就导致如果中国专家不能进行现场指导的话,光把列车运过去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此外,还有一些在印度制造的车体外壳,也需要中国专家帮忙组装。

据了解,现在一共有65名中车的专家在等待签证,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协调后,印度现在只批准了21本签证。所以现在只能是让这批专家先过去,然后再慢慢跟进。其实,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干这样的事。在这之前,印度首家锂离子电池制造商Log9材料公司就发出过警告称,称由于印度政府延迟批准中方人员的签证申请,该公司的电池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该公司的很多进口设备,必须依靠中国专家的技术,才能完成维护和设备升级,否则就会耽误生产。而当时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正好处于印度正试图远离中国,想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之际。公开资料显示,为推进印度制造,今年印度已在多个领域限制进口中国的产品。与此同时,中方人员入境也受到影响。

地铁开通在即,中国专家却过不去,吃惯甜头的印度,还想要点别的

【中国技术帮助印度建地铁】

这样一来,印度背后的小心思我们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了。班加罗尔地铁项目完善以后,可以为班加罗尔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环保的出行方式,所以印度其实是比我们要着急的才对。但是印度也会想,如果之后地铁运行都需要靠中国专家来完成的话,一是会被卡脖子,二来不利于印度发展本土制造,所以印度就以不给发签证的方式为筹码,希望我们把操作技术直接传授给印度。

这一点,从另一件事上面也可以体现。之前,印度以非法向国外转移资金为由,冻结了中国某手机企业账户中48亿资产。表面上看印度这样做,无非是看中企赚钱多眼红了,找个借口让其“吐”出来一点,但结果我们还是把印度想的太善良了。就在中企与印度就罚款进行商议的时候,印度就露出了本来面目,说要想不交罚款也可以,但前提是必须把企业的高层全部换成印籍人士,并让印度企业也参与到制造流程中,摆明了就是想要我们技术而已。

但是印度似乎没想过,中国技术发展的的背后,是有庞大供应链支撑的,同时与配套的政策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括提供优惠的土地、税收、改善营商环境等等。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在发展模式上,将中国当成了对标对象,希望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这个想法,确实有一些客观的支撑点,印度近年来的进步,也有目共睹,但与中国的差距,也是切实存在的。

地铁开通在即,中国专家却过不去,吃惯甜头的印度,还想要点别的

【印度零件加工厂】

包括印度需要找中国帮忙建地铁,其实就已经反映出一些问题。印度的地铁建设速度很很慢,目前只有几个城市拥有地铁系统,而且规模不大。同时,印度的地铁技术水平不高,质量和安全性有待提高。但是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早已享誉国内外。印度如果想赶上中国的步伐,就因应该低下头来攻关,而不是中国有什么技术就想直接拿来用,不给的话就耍赖威胁,这样是永远成不了制造强国的。

这种狭隘的思维,将导致印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碰壁。中国无意挑起对抗,甚至愿意帮助印度发展,这一点希望印度能清楚,将中国专家拦在门外,挡的是印度的发展路。虽然印度这样做短期内能获得一些利益,但一而再再而三的实施这种“拿来主义”,不免会在国际上留下一种营商环境恶劣的印象。不过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和印度合作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尤其是在技术方面,一定要保护好,坚决不能白白拱手送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