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国经济还有好消息吗?

作者:慧眼速递

本文转自作者 | 张冬方

德国经济还有好消息吗?

整体来看,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德企倾向于减少投资,而不是增加投资。

年终将至,又到了写“德国这个冬天有点冷”的时候了,去年因为取暖高峰中的天然气价格飙升,这次,德国的旧病未愈,又添新症:政府财政预算危机、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企业创新动力断崖式下跌,等等。在预算面临巨大缺口,德国总理朔尔茨再次引用了那句歌词“你永远都不会独行”,就像在去年能源价格高企时那样。他想以此来承诺政府向民众做出过的承诺一定会兑现,不会对谁不管不顾。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德国目前的状况百出,那就是,一个危机不会让另一个危机独行。

ifo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德企明显缩减了其投资计划。该机构11月份景气问卷调查显示,ifo投资计划指数从3月的14.7点下降至11月的2.2点。该指数用于衡量计划加大投资的企业的比例,但不涉及具体投资金额。ifo专家Lara Zarges表示,“投资环境明显黯淡是由上升的融资成本、疲软的需求和经济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 企业对来年的投资也保持谨慎,投资计划指数比今年还要低,才1.2个点。最悲观的是贸易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打算减少投资。制造业尚属最乐观的行业,多数企业打算在今年和来年增加投资,但增加幅度比原计划要少,尤其是能源密集型企业。总之,整体来看,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德企倾向于减少投资,而不是增加投资。

IW经济研究所12月初发布的报告同样展现了相当悲观的景象。该机构今年秋季进行的景气问卷调查报告表明,德国经济遭受冲击之后陷入无力的状况将继续下去。2023年的商业状况明显恶化,尤其是制造业和建筑行业。2023年的商业预期陷入低迷当中,回归到了2022年秋季水平。报告显示,计划在2024年扩大生产的企业占比为23%,减少生产的比例则为35%,这样的景象类似于遭受能源价格冲击、高通胀和担忧能源短缺的2022年秋。而这些年以来的投资低迷局面预计在来年也没有好转的迹象。旷日持久的经济冲击和迟迟未能得到缓解的不确定性也体现到了就业市场上,报告指出,德国长久以来的就业市场繁荣可能面临结束。只有20%的受访企业表示可能在来年增加就业岗位,35%计划裁员。

不仅仅是在生产上的投资意愿低迷,连在代表着未来的研发上的投资也动力不足。德国工商总会(DIHK)于今年7月到9月之间在德国范围内对超过220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持续的危机和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困境使得德国企业的创新意愿跌入了自该调查于2008年开始以来的最低谷。上一次的调查发生在三年前,当时,约一半的企业计划加强创新,而今该比例约为三分之一,15%的受访企业甚至计划在未来的12个月内减少创新投入。阻碍创新的最大障碍为专业人才缺失,该因素尤其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当中很突出。其次为过高的合规要求,其中包括审批、数据保护等,即所谓的官僚主义,受影响最大的为化学制品和制药业。DIHK主席Martin Wansleben称,企业将投资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上,疲于应付如何执行大量的规章和准则上,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资源用于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

德国联邦政府在提高创新能力上定下的具体指标为,至2025年,全部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增至3.5%。目前,德国政府、企业和高校在研发上的总体投入占GDP的3.1%。据DIHK调查报告,自2017年以来,德企认为创新条件在恶化。报告指出,包括可持续性报告义务和欧盟供应链法在内的额外要求,只会让合规要求阻碍创新能力的形势更严峻。官僚主义也体现在用来支持研发的公共资金项目上。在研发的资金来源上,76%的受访企业表示来自自有资金。而来自欧盟、德国联邦、联邦州的公共资金支持项目的吸引力在下降,其中的原因在于规定和申请过于复杂和耗时。

一个同样让德国人警惕的现象是,企业正将研发活动转移出德国。在DIHK上一次的问卷调查中,有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计划在国外提高研发能力,此次该比例为三分之一,尤其是员工规模超过500人的企业。Wansleben称,如何让新的产品和新的想法继续来自“德国制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让德国经济重新站稳脚跟。德国作为经济基地的存在前提就是企业的创新力。

前一段时间,大部分经济预测都调低了对德国经济的预测值,其中,大部分预测的德国GDP 2023年负增长,2024年开始拨云见日,由负转正。经合组织9月发布的对各国2023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当中,德国排名倒数第二,仅排在阿根廷之前。11月初,德国经济五贤人对2023年德国GDP的预测为-0.4%,2024年则增长0.7%,该预测值在3月份时为2023年增长0.2%,2024年增长1.3%。而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的经济学家最悲观,他们认为德国经济来年仍然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继续萎缩,在他们的预测中,德国经济2023年萎缩0.4%,2024年萎缩0.3%。

ifo所长福尔斯特最近以“德国在倒退”描述德国的经济状况,而他所在的经济研究所ifo对德国经济今年的预测为萎缩0.6%,是所有G7国家中经济上唯一没有出现增长的国家。在最近的一次关于德国的工业模式是否已经过时的讨论活动中,福尔斯特将希望寄托在德国的中小企业身上,这些企业往往为世界级隐形冠军。据IWD,2020年,全球约3400家世界领先的隐形冠军企业中,德国占1573家,它们是危机当中的经济稳定器。在2015年到2020年期间,尽管全球化陷入僵局,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数目增加了五分之一。很多企业往往是超过百年的家族企业,主要来自制造业。有意思的是,56%的全球隐形冠军企业集中在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其原因在于该三国有家族企业比例高的传统,他们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国际化。

福尔斯特认为,如果这些德国中小企业能卸下来自专业人才短缺、高税负、官僚主义的负担的话,它们有着很大的增长潜力。在目前所有关于德国经济的坏消息中,这可能是唯一勉强算得上好消息的预测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