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难怪虚竹没在《射雕》中登场,你看他死在何处,他的传人又是何人

作者:耳东文史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首次采用了三位主角多视角叙事的写法,此举让故事剧情显得更加错综复杂,却又杂而不乱,当剧情发展到少室山大战时,三位主角当着武林群雄的面饮下结义酒,那场面真叫一个热血。

不过说来原著主线剧情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萧峰和段誉展开的,要知道在这部总计只有五十回的作品中,虚竹可是直至原著第二十九回才正式登场,后续的剧情里,他也并非每一回都有戏份,因此相对于萧峰与段誉而言,虚竹的戏份未免太少了。

难怪虚竹没在《射雕》中登场,你看他死在何处,他的传人又是何人

(虚竹、梦姑剧照)

也正因为如此,读者难免期待虚竹的故事在续篇作品,或者是时代背景靠后的作品中得到延续,比如在剧情逻辑上承接《射雕英雄传》中就应该有虚竹的身影才是,可金庸为何没让他登场,虚竹又去哪儿了?

一、并未退隐的灵鹫宫主

之所以笔者认为虚竹的故事不该完结,是因为金庸在原著最后一回中提到了虚竹后来并未彻底退隐的设定。

当宋辽大战被平息之后,萧峰是以断箭自戳心口,又被阿紫抱着坠下山崖,怕是神仙也难救了,他的故事自然是到此为止了。

而段誉的结局在新修版中也得到了补充,说是:“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段誉当了皇帝,加上他本就是个不喜欢争斗的人,同时也不爱习武,所以后来的他多半是忙于处理大理国务,也就与这武林无缘了。

难怪虚竹没在《射雕》中登场,你看他死在何处,他的传人又是何人

(段誉、虚竹剧照)

唯有虚竹不同,虚竹作为灵鹫宫主,还有理由继续活跃于武林之中,比如他要掌管三十六洞与七十二岛的人,那帮人可不是什么善茬,虚竹帮他们解了生死符之毒,若不亲自掌控他们,且不知他们会做出什么恶事来。

而金庸在新修版中还提到了一段设定,虚竹在《天龙八部》正篇故事结束多年之后还替萧峰收了个徒儿:“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所以后来的虚竹又经历了什么,着实耐人寻味。

二、后世留下的传说

有人说即便《天龙八部》中提到虚竹替萧峰收了徒弟,那也无法改变《射雕英雄传》的剧情,毕竟金庸是先创作了“射雕三部曲”之后才写的《天龙八部》这部带有三部曲前传性质的作品。

难怪虚竹没在《射雕》中登场,你看他死在何处,他的传人又是何人

(梦姑剧照)

若你这么想,可就错了,虚竹的侠影可是在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与《倚天屠龙记》中都有被提及的。

比如《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中提到:“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回中,黄衫女登场之后,陈友谅又提到丐帮武功传承时,又提到了此事,足见在三部曲群雄心中,灵鹫宫主虚竹帮过丐帮是铁一般的事实,等于说虚竹是客观存在于三部曲的世界观里的。

而从《天龙八部》结束到《射雕英雄传》开篇,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当初天山童姥说过,内力深厚之人若不主动散功则极难死去,这一点无崖子的经历就能作证,而虚竹的内力比无崖子不知深厚了几个等级,毕竟他可是将逍遥三老的内力集于一身的高手。

难怪虚竹没在《射雕》中登场,你看他死在何处,他的传人又是何人

(虚竹、梅兰竹菊剧照)

虚竹能活到多少岁?着实难说,至少百岁是不成问题的,因此他完全有可能活到射雕时代,可为何江湖中却只有关于他的传闻,却不见他本人以及他的传人?

或许是因为金庸在原著中的改动造成了剧情漏洞。

三、被删除的传人

虚构的武侠小说就是这样,它好比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编织出的故事,有时候圆一个谎就需要更多的谎,于是便造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

比如同样是新修版《天龙八部》中的设定,金庸是让王语嫣离开了段誉,他做出这般改动的原因不过是为了让段誉的经历符合“求不得”的主题,段誉越想得到王语嫣,金庸就越不能让他如愿。

但金庸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此时的王语嫣与慕容复已是仇人的状态,那慕容复可是逼死她双亲的仇人,她如何还能回到慕容复身边?显然这就是设定漏洞了。

而在《射雕英雄传》中也存在这样的漏洞。

在旧版设定中,虚竹后来极有可能是与梦姑一同归隐在太湖一带,因为原著第十三回中提到过这么一句:“陆冠英正待察看贺寨主的伤势,两艘小艇又分别将彭、董两位受伤的寨主送到,并说缥缈峰的郭头领被金国钦使一枪搠死,跌入了湖中。”

难怪虚竹没在《射雕》中登场,你看他死在何处,他的传人又是何人

(灵鹫宫剧照)

比起当年的缥缈峰来说,太湖一带明显更适合生活,于是虚竹带着梦姑隐居此处,并将此地也命名为缥缈峰,那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新修版中,金庸却修改了这段描述:“陆冠英正待察看贺寨主的伤势,两艘小艇又分别将彭、董两位受伤的寨主送到,并说西洞庭的郭头领给金国钦使长枪搠死,跌入了湖中。”

缥缈峰不见了,虚竹的故事线自然也就断了。

这也没办法,要将几部原本互相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本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只叹当年金庸没单独写一部《天龙后传》来叙述虚竹后来的经历,着实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