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OpenAI“宫斗”背后谁最心急?

作者:第一财经

(本文作者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前阵子OpenAI刚开完开发者大会,CEO Sam Altman还高调宣布了一系列创新,没想到,自己却突然被罢免了。

11月17日,OpenAI发布了一篇公告,说公司CEO换人了,Sam Altman不再是CEO也不是董事会成员了,公司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 将担任临时CEO,而且立即生效。这么大的事儿,Altman本人也是事后才知道。

作为董事会主席的Greg Brockman说,他和Altman都感到很震惊。Altman先收到公司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的通知,说他被解雇了。之后Greg本人也被通知,说他不再是董事会主席了,但希望他能继续在公司干活。

不过,Altman和Greg是好哥们,所以Greg也辞职了,有消息称两人已经准备另起炉灶,开始筹备新公司了。

OpenAI公布的理由是Altman对董事会不坦诚,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但是没有进一步解释。

这就引来了各种猜测,有人说Altman被金钱迷惑了头脑,忘记了非盈利使命,有的说忽视了GPT的安全性,过于冒进地推出新功能,而前几天关闭GPT plus注册是一个导火索。

这还没完,《The Verge》《华尔街日报》等众多媒体报道,说OpenAI的一些投资人正在施加压力,想让Altman回来重新当CEO,包括微软和风险投资公司Thrive Capital等等。而Altman正在考虑回归,但他告诉投资者,如果他真的回归,就要建立一个新的董事会和新的治理结构。

上周,我们刚聊了最近火起来的狗血短剧,而OpenAI俨然是在演一出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

几个董事会成员背着CEO和董事会主席,偷偷决定改朝换代。结果幕后金主投资人出面施压,想让CEO王者归来。但被罢免的CEO说,赶我走的时候很容易,但是要想让我回去就得把公司改一改。

其实,有关OpenAI的闹剧,心里最着急的并不是Altman,而是微软。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Altman原本就多次提到,公司董事会有权力罢免他,也就是说,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Altman与乔布斯、马斯克都一样,是特立独行的人,他为OpenAI打造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公司结构。

2015年,OpenAI成立,当时是一个非盈利组织,目标是开发出对全人类有利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但是,人工智能研发成本巨大,需要吸引大量的外部投资,所以2019年,Altman入主之后就设计了新的结构。

他们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对非盈利的OpenAI Nonprofit有完整的控制权,推出GPT的只是他下面控制的一家盈利性子公司 OpenAI Global, LLC。

为了保持非盈利性目标,独立董事不持有OpenAI股权。Altman只是在Y Combinator任职时,主导了一小部分投资,但他个人不直接持有股权。

那么,这个董事会里都有谁呢?

分别是董事会主席Greg、首席科学家Ilya和首席执行官Altman,还有三位不是公司员工的董事,Quora首席执行官Adam D’Angelo,兰德公司的高级管理科学家兼顾问Tasha McCauley,以及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Helen Toner。他们被称为OpenAI的“六大金刚”。

而Altman一些激进的做法可能引起了董事会其他成员的不满,有很多人猜测这是首席科学家Ilya带领三个非员工董事掀起的“政变”。

不过,除非下一步董事会爆料出一些直接证据,证明Altman存在“重大失误”,否则这对董事会的形象将会是一个损害。

而且,即使六大金刚重修旧好,这样的治理结构也决定了,未来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事件,因为只要这几位私下商量商量,就能随时再度上演宫斗戏。

这恰恰暴露出了OpenAI是一家过于理想主义的公司。而且已经有传言说投资人和员工们正在琢磨怎么解散董事会了。

然而,无论这件事未来的走向如何,最心急的人都是微软。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微软在OpenAI的结构之下一直很被动,他们只是在子公司OpenAI Global中占有少量股份,而且,盈利空间还有上限。这是什么意思呢?

OpenAI官方宣布他们是一家capped-profit company,也就是盈利有上限的公司,无论是投资人还是持有股份的员工,在盈利达到一个限度之后,多出的价值都归OpenAI Nonprofit所有。

虽然OpenAI并没有公布微软可以拿到的利润上限是多少,但微软仍然受到这一条款的限制。

更要命的是,OpenAI还有另一个关键条款:董事会决定何时实现AGI,也就是通用人工智能。这种人工智能将在最具经济价值的工作中比人类的能力更强,而AGI将不包括在与微软签订的IP许可和其他商业条款中。

也就是说,微软只是OpenAI的一位租客,而不是拥有者。而且,一旦OpenAI宣布实现了AGI,和微软的合作可能就会发生重大调整,新的能力有可能将不再提供给微软。

要知道,AGI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与标准,这样一来,和OpenAI的合作反倒成了悬在微软头上的利剑,OpenAI越进步,微软越危险。

但是,生成式AI对微软来说太重要了,不仅大举投资OpenAI,还在大部分产品中植入了GPT大模型。

我曾提出,微软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时,敢于花大力气将核心业务与一家外部公司捆绑,这既展现了他们的战略视野,也展示了他们的勇敢。

但是,他们下的决心还是不足,应该更加破釜沉舟地一举拿下OpenAI,否则这样的勇敢也有很大的风险。当然,很有可能他们也努力过,但OpenAI现在的非盈利机构控股的格局阻碍了他们在商业上更紧密的合作。

实际上,OpenAI的开发者日反倒进一步促成了和微软竞争的可能性,微软召开的大会可以看作是对此的仓促回应。

总结一下,OpenAI的结构设置使得他们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难以紧密合作,技术越进步反倒越有可能合作破裂。对已经全力投入的微软来说,这可能是未来最严重的威胁。

现在看来,OpenAI从上到下都玩起了“权力的游戏”,至少说明他们内部之间存在缝隙和裂痕,这对微软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微软接下来的动作是这场大戏之中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