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孩子不听话,害怕他/她大了没规矩;孩子太听话,害怕他/她以后受欺负。

最近我发现,这个社会已经开始对老实的孩子不再友好了。

总挨欺负的,往往是那个不爱声张不爱反抗的...

在小团体里,乖巧的孩子往往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甚至职场里的工具人,小时候也都是听爸妈话的“老实”底色...

因此,我常常希望家里那俩孩子不要太老实!

至于为什么,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在面对家里人时,老实确实能定义成优点。

因为说孩子什么他/她都听,对于做父母的来讲,管起来确实省事。

但从脱离家庭这个角度看,老实只会让孩子吃亏...

从上学那会儿,老实的孩子就容易成为班上调皮同学捉弄的对象。

我家邻居的闺女,很文静,谁见都夸。

但好几次都是从学校哭着回来的,一问怎么了,就是被同学欺负了:

她的书包被同学丢到过男厕所门口

自动铅笔的笔芯被全部折断

男同学还会故意从背后过来扯她的内衣带

她妈妈见了我都抱怨:

“前几次孩子都不敢告诉我,小孩真的不能让她太老实!现在的孩子都是看人下菜碟。”

我呢,想想孩子长大要离开我自己去闯荡,也会焦虑多点。

南京某号地铁,一个中年男子在主动给老人让座后,质问旁边一位十七岁男孩,为什么不给自己让座。

男孩没有反应,他就朝男孩胸口猛踹。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面前这个男人不断的挑衅和暴力,男孩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只是默默挨踢。

当时真希望剧情能来一反转,比如,男子正嚣张时孩子上去就给他来个无影脚。

但是没有,还是周围的人帮他支走的。

我理解,太多老实听话的孩子,根本就迈不出反抗的那一步。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胆子小,还因为他们把规矩看得太重了。

对,尊重规矩是肯定的,这是每个人都要尽到的义务。

可当自己受到危险时,或者面对的人是个不守规矩的人,规矩立在哪里还有意义吗?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我不想让孩子变成个只会忍耐的受气包,我想他/她成为懂得为自己摇旗呐喊的人。

该低调时低调,该出手时也得出手。

因为没有人会因为孩子的善良而去感谢他,

最近在追《故乡,别来无恙》这部剧,李雪琴饰演的吴芸就是典型的老实孩子。

她从老家东北考到成都工作,跟别的女孩一起合租。

可她这个室友非常不着调,做完饭不打扫卫生、长时间占用厕所。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吴芸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室友说着急用钱,吴芸经不起她的软磨硬泡,虽然想拒绝,但还是借给了她两千。

结果呢,第二天这室友就请一帮子朋友来家里聚餐喝酒蹦迪,啤酒瓶都滚到吴芸的房间里。

吴芸让她注意一点,她直接回击:“我说不打扫了吗?”

跟借钱时讨好的样子判若两人。

善良绝对要分对象分场合,不是谁都适用。

最后,吴芸的忍耐到达极限,和她摊牌:

“那不是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你吗?”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忍耐和真诚,无法打动那些心术不正的人。

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都是有罪的。

让孩子做老实人,不如教孩子学会如何好好保护自己。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我理解,太多老实听话的孩子,根本就迈不出反抗的那一步。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胆子小,还因为他们把规矩看得太重了。

上学的时候,不能和同学发生矛盾

上班后,要和同事领导打好关系

在外要管好自己,不能大吵大闹,做出出格的事

遇事多反省自己

所以,想让孩子变得不再唯唯诺诺,其实从问题的关键点下手就行了。

不要让他/她过度的忍耐、勇敢表达自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守规矩,但要分得清场合和对象,

在生活中具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逐渐褪去“太老实”的外壳,慢慢积累锋芒呢?

记得告诉孩子下面6句话:

1.对不喜欢的人或事,要勇敢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2.被拒绝了,没关系;

3.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你,你都要喜欢你自己;

4.照顾好别人之前,先照顾好自己;

5.允许孩子顶嘴;

6.不管外面受到任何的委屈,都可以和父母分享。

"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孩子将来会遇见千千万万的人,这些人的脾气性格千奇百怪,

在被肯定被爱的同时,还会遭受一部分人的“不喜欢”。

所以啊,千万别让“老实”这个头衔绑架了他/她们,

畏手畏脚,瞻前顾后。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去拒绝不想做的事,想远离的人。

这当然也是种前进的勇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