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公元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密奏康熙:“明相和余国柱私底下卖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们卖完了!”一向以冷静而著称的康熙,听

作者:乖史论

公元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密奏康熙:“明相和余国柱私底下卖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们卖完了!”一向以冷静而著称的康熙,听完这个消息后也变得不淡定了。

此后,康熙怒问高士奇:“为何无人参劾?”高士奇无奈地回答道:“皇上,明相的权势实在是太大了,谁不怕死呢?”

一年后,御史郭琇弹劾纳兰明珠结党营私,康熙这才下定决心打击纳兰一派。随后,康熙罢黜了纳兰明珠的大学士官职,并将他关进宗人府,等待他的极有可能是秋后问斩。

纳兰明珠在宦海沉浮了一辈子,并且对康熙的脾气秉性甚为了解。他知道要想避免这场血光之灾,那么只有一个人能救自己,她就是自己的妻子爱新觉罗氏。

于是,纳兰明珠托人给妻子捎口信:“你一定要去告诉皇上,就说我要谋反,性命攸关,切记,切记!”纳兰明珠的妻子闻听此消息后,差一点没吓昏过去。

那么,纳兰明珠后来的结局如何?他为何要给自己安一个谋反的罪名呢?

纳兰明珠出生在明朝末期,祖父金台石曾是叶赫部统领,后来在同建州女真征战时,不幸战死于沙场。父亲尼雅哈见大势已去,只能放下兵器投靠努尔哈赤。

纳兰明珠一家和爱新觉罗家族颇有渊源,努尔哈赤的妃子孟古哲哲是他的姑奶奶,而皇太极则是他的亲表叔。

17岁那年,纳兰明珠迎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如果从辈分上来讲,他算得上康熙的堂姑父。不过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无论康熙的辈分多小,他和纳兰明珠都是君臣关系。

康熙即位之初,身为满清贵族的纳兰明珠,被选入宫中担任侍卫。后来因工作表现突出,调到銮仪卫担任治仪正,开始负责康熙的车驾仪仗。

不久,深得康熙信任的纳兰明珠,被调至内务府担任郎中一职。期间,专司负责宫廷大小事务。由于纳兰明珠心思缜密,外加处理事情条理分明,后来又晋升为内务府总管。

学识渊博、才能卓越的纳兰明珠,凭借过人的能力逐渐崭露头角。公元166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纳兰明珠,被康熙升为弘文院学士,至此获得了参与决策国事的资格。

纳兰明珠为人足智多谋,并且还是一个实干家,在协同调查和处理淮扬水患时,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此后,在短短4年时间里,从刑部尚书到左都御史再到兵部尚书,一路官运亨通。

随着纳兰明珠的官位水涨船高,他也成为康熙最为倚重的亲信大臣。公元1673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三藩之乱”,康熙为了永绝后患决定撤藩。

当时,有很多畏战的大臣,都劝康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很容易动摇国本。可是,血气方刚的康熙却认为,三藩不除必将后患无穷。

纳兰明珠坚决站在康熙一方,这也导致他和索额图之间的矛盾激化。不过身为兵部尚书的纳兰明珠,却并未动摇撤藩的决心。

事实证明,这一次纳兰明珠坚决支持康熙赌对了。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认为可以趁机收回台湾,而纳兰明珠仍是他坚定的支持者。

并且,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故而再度得到了康熙的嘉奖。如果说这两件奇功,足以让纳兰明珠彪炳史册,那么接下来的沙俄之战更是让他一战成名。

随着纳兰明珠在朝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也陷入了居高自傲的怪圈,并且成为了一个贪图享受、贪婪无度之人,而这也让索额图一派抓住了把柄。

索额图将费尽心思收集来的证据,一股脑地全都交给了御史郭琇,而这也成为了纳兰明珠跌下神坛的催命符。

康熙得知此事之后,一开始根本不相信纳兰明珠会贪腐,他虽然对权力有着无限的追求,可是却从未做过僭越之事。

由于这件事情牵扯的官员众多,无奈之下康熙只能先将纳兰明珠收押。为了自救纳兰明珠只能棋行险招,于是让妻子举报自己谋反。

纳兰明珠之所以这样做,原来是想玩一出鱼死网破的戏码。很显然谋反比贪腐的罪行更重,可是谋反却不是一人所为,势必会牵连更多朝中官员,甚至还会导致朝野震荡。

康熙心里十分明白,纳兰明珠是唯一可以抗衡索额图的人,一旦他被彻底整倒了,那么索额图就会一家独大,继而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

为此,康熙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只是象征性地训斥了纳兰明珠,并拿掉了一个弘文院大学士的虚职。不久,他就又带着纳兰明珠出征噶尔丹了。

纳兰明珠从宗人府被放出来之后,一直到死都没有得到康熙重用,或许这才是所谓的制衡之道。

留着纳兰明珠制约索额图,但却不能让他太猖狂,这才是一代明君康熙的真实手段。

公元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密奏康熙:“明相和余国柱私底下卖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们卖完了!”一向以冷静而著称的康熙,听
公元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密奏康熙:“明相和余国柱私底下卖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们卖完了!”一向以冷静而著称的康熙,听
公元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密奏康熙:“明相和余国柱私底下卖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们卖完了!”一向以冷静而著称的康熙,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