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作者:胡关外7

什么是智慧?

哲学传统中理解智慧有五种一般方法:(1)作为认识论谦逊的智慧,

(2)作为认识论准确性的智慧,

(3)作为知识的智慧,

(4)智慧的混合理论,

(5)作为理性的智慧。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2)作为认识准确性的智慧

苏格拉底可以被解释为,提供了一种认识论准确性,而非认识论谦逊性的智慧理论。

诗人、政治家和工匠都相信,他们对自己相当无知的话题拥有知识。

有人可能会说,苏格拉底相信自己拥有知识的时候,也只有当他真的拥有知识的时候。

也许聪明人的自信,仅限于他们拥有知识的命题,或是他们拥有充分理由的命题。

也许,苏格拉底最好被解释为持有这样一种认识准确性理论。

认识准确性理论 1:如果对于所有 p,(如果 S 知道 p,则 S 相信 S 知道 p,则 S 是明智的。)

根据 (认识准确性理论 1),一个明智的人对她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很准确。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如果她真的知道 p,她就相信她知道 p;如果她相信她知道 p,那么她就真的知道 p。

(认识准确性理论 1) 与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是智者的观点一致,也与苏格拉底确实掌握了一些知识的观点一致。

(认识准确性理论 1)是对苏格拉底所赞同的观点的一种合理解释,但在寻求对智慧的理解时,它并不是一个合理的答案。

有智慧的人可能会对自己的知识犯错误。

苏格拉底、迈蒙尼德、所罗门王、爱因斯坦、歌德,以及每一位智慧的候选者,都曾对他们所知道和不知道的东西持有错误的信念。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智者有理由相信,自己掌握了关于某些主张的知识,我们也不难想象,他有可能被证明是错的,也许是在他死后很久。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如果(认识准确性理论 1)是真的,那么仅仅因为一个人相信他拥有知识,而实际上他并不拥有,他就不是智者。

这似乎是错误的。很难想象,如果(认识准确性理论 1)是正确的,那么任何人都是或曾经是明智的。

我们可以修改认识精确性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只要求智者在相信自己拥有知识时,其信念是高度合理的。

这样一来,认识论运气不好的人就可以逍遥法外了。

认识准确性理论 2 :如果对于所有 p,(如果 S 对 p 的信念是高度合理的,那么 S 相信 S 知道 p),那么 S 就是智者。

(认识准确性理论 2)解决了(认识准确性理论 1)的问题。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苏格拉底方法挑战人们,为自己的观点提出理由。当苏格拉底的对话者被问得哑口无言或陷入荒谬时,苏格拉底就会提出自己的理由。

有人可能会说,苏格拉底通过提问,不是揭示对手缺乏知识,因为他们的信念是错误的,而是证明对手没有理由坚持他们自称知道的观点。

由于苏格拉底质询的工匠、诗人和政治家都没有通过他的质询,因此,有人可能会说,他们被证明声称拥有知识,而他们的信仰甚至都是不正当的。

许多哲学家对《申辩》中的这一解释犹豫不决。

他们会争辩说,一个人在苏格拉底无情的质问下,未能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并不能说明他没有理由相信一个命题。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许多哲学家会说,有很好的证据,或通过可靠的过程形成一种信念,就足以证明有理。

向审问者证明或展示一个人是有道理的则是另一回事,并不是有道理的必要条件。

有人可能会说,苏格拉底只是表明工匠、诗人和政治家无法在他的问题面前为自己辩护。

也许有人会说,他并没有说明诗人、政治家和工匠的信仰是不合理的。

由于我们对这段对话的细节知之甚少,因此以此为由否定这种解释是不公平的。

也许苏格拉底通过激烈的质问,确实表明了工匠、诗人和政治家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形成并坚持了自己的信念,或者是通过不可靠的信念形成过程形成并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苏格拉底只是报告说,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自称知道的一切。

由于我们无法像在柏拉图的其他对话中,那样目睹真正的质询,我们不应该拒绝将(认识准确性理论 2)作为《申辩篇》中对苏格拉底智慧观的解释。

无论(认识准确性理论 2)是否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作为对 "智慧 "含义的解释都存在问题。

即使(认识准确性理论 2)正是苏格拉底的意思,一些哲学家也会认为,一个人可能有理由相信一个命题,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有理由的。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如果这是一个智者可能遇到的情况,那么她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却不相信自己拥有知识。

如果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可以避免这种批评。这里没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认识准确性理论 1)和(认识准确性理论 2)会陷入另一个在哲学上棘手得多的争议性问题。

(认识准确性理论 1)和(认识准确性理论 2)也有一个类似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设想一个人的知识很少。再假设他所知道的东西很少或根本不重要。

他可能是那种没有人会向他寻求信息或建议的人。

这种人可能非常谨慎,认为自己只知道自己实际知道的东西。

虽然他对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有准确的认识,但他并不明智。

认识论:什么是智慧?(2)

这说明(认识准确性理论 1)是有缺陷的。至于 (认识准确性理论 2),想象一下,他 相信他只知道他有理由相信的东西。

他仍然不是智者。虽然准确性理论并不能充分说明智慧,但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也许明智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明智的人认为只有当他们的信念高度合理时,他们才拥有知识。

或者,更简单地说,也许智者拥有认识论上合理的或理性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