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结构】硬笔书法楷书结字规律:左右结构之右偏旁分析

作者:书法学堂ZJ

讲“右偏旁”之前,先普及一下“左右谁为大”的知识。

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以左为尊,比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为侯赢驾车是虚左以待,这就是一个证明。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尊左,商鞅这个推动秦国变法的人的官职就是左庶长,可见秦始皇是继承了秦国尊左的传统。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里有“无出其右”的成语,看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以右为尊了,从此有了一个词“左迁”也就是贬官的意思,这也证明了汉代以右为尊的习俗。

后世大部分与汉代的以右为尊相反,坚持的是以左为尊,只有元朝以右为尊。从东汉至隋唐、两宋,大陆基本上坚持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元朝建立以后改为以右为尊,右丞相高于左丞相。

到了明朝,这个制度又被朱元璋给改回来了,成了以左为尊。清朝继承了明朝以左为尊的习惯,朝中的大臣满族人一般都任左职就是正职,一把手;汉族官员都是任右职,官位比左职低。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这种观念也进入中国,左派、右派的区别和传统的以左为尊的习惯相结合,于是就有了中为主、左为上的习惯了,这其实也是对历史习惯的尊重和继承。

我们再来普及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知识。

【结构】硬笔书法楷书结字规律:左右结构之右偏旁分析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魏晋)→草书(唐宋)→建国以后又出现简体字。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划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其后不久,出现了更为规范的楷书字体。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以上文字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楷书是在汉魏时期形成的。也就是说,楷书形成时,“右为大”。

读者可以观察一下,秦时尊左的篆书,左偏旁占位不少。而到汉时尊右的隶书,明显左偏旁占位少,而右偏旁占位并不少。也就是说汉字的形成特点是有历史渊源的。

【结构】硬笔书法楷书结字规律:左右结构之右偏旁分析

(此字篆书里左偏旁与右偏旁占位等同,而隶书里左偏旁明显占位小。)

再看右偏旁,篆书里右偏旁明显占位少一些,而隶书的右偏旁明显占位多一些。

【结构】硬笔书法楷书结字规律:左右结构之右偏旁分析

楷书是顺承隶书演化的,因此,楷书承接了隶书的结构特点。这就是今天要讲的,楷书的左偏旁要么瘦小,要么瘦长。但是,楷书的右偏旁占位却较大,有时甚至占多半的位置。

现在言归正传,讲讲楷书左右结构之右偏旁的特点。

1、右偏旁所占位置比较大。

【结构】硬笔书法楷书结字规律:左右结构之右偏旁分析

2、若右偏旁有竖且是最后一笔,一定要写成悬针竖。

【结构】硬笔书法楷书结字规律:左右结构之右偏旁分析

3、左偏旁要收,但右偏旁大多放,因为右偏旁的右部无须避让。如“右耳旁,三撇旁、反文旁”。

【结构】硬笔书法楷书结字规律:左右结构之右偏旁分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