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者随缘

作者:炎黄仁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欲横流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无论他是腰缠万贯还是一手遮天,烦恼和忧愁同样会光顾他,何况我们这些草民百姓,既无银两,又无权势,不顺心的事常常光顾我们,给我们添堵,给我们添乱。不同的是,那些达官贵人。在化解烦恼时比我们多一些选择而已。当我们遭遇烦恼的时候该如何面对呢?俗话说:“随缘自适,烦恼自去”。没有必要太在意它,它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实上,随缘是最好的疗伤药,时间是最好的梳理机。那么,什么是随?什么是缘?它对我们的人生又有哪些影响呢?

随缘,对智者来说是一种进取,对愚昧者来说则是借口。高尚者随缘。随不是盲从,不是跟随,不是随波逐流,是顺其自然。一事当前,不是寻找一个借口或者寻找个替罪的;即使事情顺风顺水也不盲目跟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时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内心不乱;随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造作,无取舍,无悖理,无凡无圣无是非;随是随时,珍惜和把握现在,不沉浸在对过去无谓的悔恨痛苦中,也不憧憬在对未来过多的幻想中,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的事;随是珍惜现在一切,轻松随性地生活,保持善良平和的性情。

缘则是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相娱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分的蓝天下、缘分的大地上。俗语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相视一笑,可能就记忆终身、挂念一生,这便是缘;而有的虽心仪已久,久处同地却相会无期,此乃无缘。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缘是一种存在,缘是一个过程。

很多朋友听说过一段关于幽谷老人与因爱而欲跳崖的一位少年的对话,是对随缘的最好注解: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似欲跳崖状。幽谷老人忽然拍掌大笑。少年莫名其妙回头问道:“我痛苦已极,你抚掌大笑。请问什么事惹您如此高兴?”老丈道:“我在此山已经二十年了,不曾见过鬼,今天总算见到鬼了,所以抚掌大笑”。“鬼?你说谁是鬼”?少年追问。

“你呀!你不正是个胆小鬼吗?”“我是胆小鬼 ?为了我的所爱,我敢于舍弃性命,怎么能说我是胆小鬼呢?”“是呀!你在人生难题面前,选择的是放弃人生,却不敢以应有的态度面对人生。世界之上,唯死容易,双目一闭,一了百了。而活着,尤其是有意义地生活着最难。你弃难而择易,不是胆小鬼又是什么呢?”少年说:“可是活着,我太烦恼。”老丈说:“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少年问:“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何为随缘?”老丈云:“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你是说无欲无求、超尘脱世?”老丈曰:“人生岂能无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苦乐随缘,得失随缘而已。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哪里还有烦恼可言?”“您是说,全力付出,不求回报?”“正是。正如种树时尽心尽力,施肥浇水,毫不懈怠。至于收获果实多少,则是缘了。”少年感叹曰:“唉!随缘的境界虽然美妙无比,可是做到却难呀。”老丈笑道:“所以还是做胆小鬼最易呀。”听完此话,少年满面羞惭,寻路而去。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常常为情所迷,如“少年般”做如是想。

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无须作为,听天由命。其实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境况中,依然能够保持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后的顿悟;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

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和道家的生存哲理,也是普通大众芸芸众生快乐人生所需要的生存态度。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识得有事随缘皆有滋味。在人世间这个被极度扭曲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我们就能够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活泼纯真、清静无染的自觉性。得缘不仅靠奋斗和创造,更多的是用本能去领悟。

随缘,不抗天命,不违天时,不夺物性。缘聚则成,缘灭则散,安身立命,随遇而安。随缘,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拥有一份随缘之心,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雨雪霜电,还是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前行的路上无论是沟沟坎坎还是一马平川,心中总会保有一个平静和恬淡的港湾,让我们从容应对生活,从而不辜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