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怀仁堂的“三老四帅”中,三老分别是谁?为何能与四帅并列?

作者:百毒不侵EWgm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1967年2月,中国政治局的七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怀仁堂举行的碰头会上,掀起了一场坚决的斗争,对抗林、江反革命集团,这一事件被称为怀仁堂事件。其中,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陈毅(四帅)以及李先念、谭震林、李富春(三老)是这场斗争的主要人物。虽然四帅曾是部队高级将领,但没有军衔的三老同志同样是党内元老,他们各自在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怀仁堂的“三老四帅”中,三老分别是谁?为何能与四帅并列?

李富春,出生于1900年,早年留学法国,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回国后,他投身政治工作,特别是在长征前,李富春接替了健康状况不佳的王稼祥,主持了部队总政治部工作。抗战爆发后,他执掌了延安的财经工作,面对国民党封锁政策,坚定执行中央的大生产运动,推动军民生产、学习和工作的全面发展。李富春还早早提出了公私经济共存的发展方针,为维护根据地政权的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东北继续主持财经工作,带领东北地区恢复和提升重工业,推动城市化进程,为中央财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建国初期,李富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辅佐周总理主持国家财经事务。

怀仁堂的“三老四帅”中,三老分别是谁?为何能与四帅并列?

谭震林,生于1902年,年龄居中,于24岁加入党,与毛主席并肩在井冈山转战。他指挥红十二军参与保卫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随着主力部队开始长征,谭震林在闽西地区进行了三年多的艰苦游击战斗。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谭震林担任过新四军第六师和第二师的政委,指挥华中野战军,拥有与开国大将粟裕媲美的经历。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淮海战役总前委担任重要职务,与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一同参与了关键战斗,是第三野战军建制下的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后来被组织分配到浙江和湖南等地工作,尽管在1955年未获得军衔,但毛主席曾称其为“不下马的将军”。

怀仁堂的“三老四帅”中,三老分别是谁?为何能与四帅并列?

李先念,最年轻的一位,出生于1909年,于17岁加入革命。他在1927年末的危险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31年带领游击队员加入红四方面军,成为徐向前麾下的团级干部。在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中,李先念的军事指挥表现卓越,经徐向前推荐,进入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核心团队。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了中原军区司令员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务,负责淮海战役后勤保障工作。尽管在1955年未获得军衔,李先念被誉为“不下马的将军”。在怀仁堂会议期间,他是政治局委员。

怀仁堂的“三老四帅”中,三老分别是谁?为何能与四帅并列?

尽管三老在军事指挥方面表现逊于四帅,但他们的职务地位与四帅相等,都达到了副国级标准。李富春和李先念都曾担任正国级领导职务,而四帅中只有叶剑英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其他三人的最高官职为副国级。因此,将“三老”和“四帅”并列,实属名副其实。

怀仁堂的“三老四帅”中,三老分别是谁?为何能与四帅并列?

怀仁堂事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被曲解为“二月逆流”,导致三老和四帅都受到反革命集团的迫害。然而,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央正式为怀仁堂事件平反,纠正了历史的错误。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