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学生剐蹭私家车后,留下纸条和50元钱,提出分期付款,暖心

作者:家有小甜椒儿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看了一个非常暖心的案例,发生在杭州。

杭州的一个小区,夫妻两个下楼开车的时候,发现车上多了一道划痕,当时两个人觉得划的并不严重,也就没管。

车子开出小区的时候,被保安拦下,递给她一封信,打开信封,里边有一张纸条还有50元钱。

纸条上的大意是:“我昨天刮了您的车,感到万分愧疚,我现在只有50元,您看您修车要几百?能不能分期付款?对不起,叔叔。”

车主看到这个纸条以后,哭笑不得,后来车主找到了这个男孩,男孩刚上三年级,车主对男孩说:“你的信,我们收下了,你的50元钱,我们也收下了,作为修车的费用。因为你表现的这么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把这50元钱作为奖励给你。”

这真的很暖心了,故事的开始是,男孩子拿着树枝不小心刮了车子,故事的结尾却如此暖心。

小学生剐蹭私家车后,留下纸条和50元钱,提出分期付款,暖心

高素质人群相遇,都能以暖心收场

但凡双方有一方没有这么高的素质,都不会有这样一个暖心的收场。

如果男孩刮了车子,害怕又胆怯,迫不及待掩饰这个真相,那不会有后边的故事。

如果车主没有这么宽容,因为车子被刮了,找物业调监控,找到那个刮车的人,要求赔偿,也没有后边的故事。

这就是两个高素质的群体相遇,一定会有暖心的故事,也一定会有好的结局。

成年人的高素质、宽容、包容来源于自我修养,孩子的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跟家庭环境、父母教育和引导有直接的关系。

小学生剐蹭私家车后,留下纸条和50元钱,提出分期付款,暖心

什么样的孩子害怕承担责任?

对一个孩子来说,当他做错了事情,他承认或者是不承认,一个包容的成年人都可以谅解。

但是孩子做事的风格,其实和家庭引导和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在陪伴女儿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孩子抵触承认错误,一旦被认定说“你错了”,她的情绪就开始崩溃。

因为那段时间,孩子的爸爸有一个习惯,一直揪着谁对谁错这件事,当然了我的一些行为也起到了不好的负面影响。

比如说,我的书被动了,我就变得很生气,就会质问孩子的爸爸“你为什么要动我的书!”

而此时他就会赖掉,否认这个事实,认定书不是他动的,我的暴躁(书被动了,是让我最烦躁的一件事),和他的抵赖,给孩子造成了一种幻觉就是:“承认”是很不好的一件事。

小学生剐蹭私家车后,留下纸条和50元钱,提出分期付款,暖心

在这种影响下,孩子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做错了事情,也会天真地认为自己没有错,错都在别人。

当发现孩子的这个特点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开始指出孩子爸爸的行为问题,我们逐渐下意识地去纠正自己的行为问题。

比如说孩子打碎了一个杯子,孩子的爸爸第一反应是呵斥,我立马递给他一个眼色,温和地关心她有没有受伤,告诉她杯子打坏了可以买新的,没受伤就好。

当孩子不用有心理负担以后,就很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慢慢改正错误,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男孩,一定是在一个轻松自在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承认错误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了一个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在别人眼中,这样的孩子太优秀了,但是对孩子自己来说,这就是一种常态而已。

这种常态,会让孩子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小学生剐蹭私家车后,留下纸条和50元钱,提出分期付款,暖心

家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是社会井然有序的基础。

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果每个呱呱坠地的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那所有的孩子都会在一个井然有序的状态下成长起来,在规则、道德的条条框框下,井然有序地生活,不越界、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那这个社会就会进入一个极度和谐的社会。

我们教育好孩子,其实并不是为了别人着想,也不是为了给别人提供方便,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社会的发展秩序中。

小学生剐蹭私家车后,留下纸条和50元钱,提出分期付款,暖心

而我们常说的“教育”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通过陪伴孩子,通过不断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调整自身的引导方法,以此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引导方法,日常三省吾身,睡前问问自己,是不是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相信做到这一点不难,而做到这一点,就能轻松收获一个高素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