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瑞幸被曝喝出员工工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曾因冰块过多被监管点名

作者:天天财经116

天天消费10月30日讯,近日,沈阳一名消费者称,在瑞幸咖啡里喝出一个瑞幸员工工牌,引发关注。该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杯底有一块疑似铁质的牌子,牌子上刻有瑞幸咖啡的品牌标识。

瑞幸被曝喝出员工工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曾因冰块过多被监管点名

据了解,这名消费者是在10月28日11点56分购买的生椰拿铁。当事人称,自己喝的时候在逛街没太注意,喝完才发现杯底有一枚胸卡。事发后自己立即联系客服投诉,对方表示可以赔付优惠券以及退单。

该消费者称对此解决方案不满,提出1000元赔偿金,双方仍在商议中。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多次被投诉喝出“异物”

事实上,这不是瑞幸咖啡首次喝出“异物”。前段时间,一位海南的消费者在瑞幸咖啡中喝出塑料配件。

10月11日下午6点左右,来自海南的朱先生在海口和信广场的瑞幸咖啡店点了杯价值9.9元的“橙C美式”饮品。直到晚上7点左右,朱先生的饮品快喝完时,才发现杯底有塑料异物。

瑞幸被曝喝出员工工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曾因冰块过多被监管点名

该店员表示,该异物是门店内直饮水设备的配件,门店每周对配件进行消毒,异物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之后,店员称自己比较忙碌,向其道歉,并承诺朱先生可享受5杯免费咖啡赔偿。

对于赔偿方案,朱先生表示不满意,要求按食品安全法获得赔偿1000元,而门店方未予回复。另外,朱先生表示,在他未对订单做出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瑞幸咖啡单方面对他当时在涉事门店所点饮品进行了退款。

在经历多天投诉维权后,10月17日,朱先生收到门店赔偿的1000元。

今年5月28日,来自浙江台州市温岭的一名消费者发布视频称,其购买的瑞幸咖啡,在喝了一半时发现有两条虫子。

据温岭涉事门店相关负责人回应,其调取了制作咖啡的监控,“我们已经确保我们的制作过程和食物储存是没有问题的。”同时,该名负责人确认,杯子中的物体确实是虫子,但并非在门店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清楚虫子的来源。

根据爆料消费者的反馈,瑞幸咖啡门店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提供给消费者三张咖啡券,但是其并不认可这一解决方案。上述瑞幸咖啡涉事门店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总部已介入处理,5月29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到店进行检查,并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瑞幸咖啡的投诉累计达7636条,近30天投诉量达512条,投诉内容中包括饮品含异物、客户服务态度敷衍、诱导消费、退单难、退款难等等。

“一杯咖啡三分之二是冰块”被监管点名

今年7月,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其在瑞幸咖啡购买的两杯拿铁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冰块,喝了几口就所剩无几,随后此事登上微博热搜。

对此,瑞幸官方客服回应称,瑞幸所有饮品均严格按照配方及流程进行制作,冰饮不支持少冰,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时考虑对应口味无冰饮品。该客服表示,部分饮品支持去冰,可以在App菜单商品详情页的温度中进行选择,具体以系统显示为准,同时该客服称,消费者对于瑞幸咖啡的意见建议将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

据了解,此前,瑞幸咖啡就因加冰过多引发过争议。3月14日,“瑞幸咖啡被吐槽去冰后剩半杯”一话题登上热搜,有多名消费者反映称瑞幸咖啡冰量过多、要求去冰量少的问题。3月28日,山东菏泽一消费者表示,在瑞幸咖啡小程序买了一杯原价生椰拿铁,喝了三四口就没了,剩下一大半杯冰块。

那么一杯咖啡里到底需要多少冰才正常?事实上,这并没有标准答案。目前,对于预包装食品,在商品标签的国家标准中对成分和分量都有明确的标识规定。然而对于餐饮服务中的现制现售咖啡,有关成分和分量的国家强制性规定空缺。

江苏省消保委发文质疑,除冰沙、冰淇淋类饮品,冰块本就是由制作者另外添加到饮品中,何来无法“去冰”的说辞?点单页面没有单独选项,商家解释可以通过备注的形式“去冰”。这是人为增加消费者的交易沟通成本,有意限缩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商家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即使夏日,也有消费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冰,需要去冰或常温饮品。此时,维持口味已不再是主要矛盾。所谓“口感”亦是千人千面,口味的话语权不单单掌握在商家手里。为了顺应健康瘦身的消费理念,商家相继推出无糖、半塘、0卡糖的选项吸引消费者购买。既然商家在饮品糖度上可以做到迎合顾客的个人品味,那么温度也应该一样。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商家应当尊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冷饮加冰要有度,动辄20元、30元的价格,更应当真材实料、物有所值,不可使高价饮品沦为“水货”。消费者乐于为品质买单,企业也要厚道做生意,把差异化经营的赛道铺在质量上,实实在在让消费者感到获得感、满足感。

在中消协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瑞幸咖啡冰块过多再次上榜。

专家分析称,消费者对“加不加冰”的讨论,表明其对商品信息不透明的疑虑。相关事件反映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没有得到完整全面的保护,从而造成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纠纷。舆论认为,现制饮品加冰是可选项,不是必选项,不该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隐患。餐饮服务行业应对此类消费者的反馈引起重视,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完善服务细节,而不能用“影响口感”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做托词,推卸自身责任。

门店数量破万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为62.014亿元,同比增长88.0%;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11.728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8.9%,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为9.987亿元,这一数字在上年同期为亏损1.147亿元。

从门店运营层面来看,今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自营门店收入为44.95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4.27亿元增长85.2%;门店层面利润为13.075亿元,门店层面利润率29.1%,而2022年同期为6.898亿元,门店层面利润率为28.4%。联营门店方面,第二季度的收入为14.85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7.775亿元增长91.1%。

瑞幸咖啡的门店规模也进一步扩大,第二季度净新开门店1485家,总门店数量环比增长15.9%。以此计算,平均每天有超过16家瑞幸门店落地开张。截至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10836家,其中自营门店7188家,联营门店3648家。瑞幸咖啡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家门店数量破万的连锁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表示,第二季度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再创新高,原因在于公司业务“规模优势的体现”,在突破10000店后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瑞幸CFO安静则称,这首先归因于二季度卖出了更多的咖啡,净利润也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郭谨一透露,2023年下半年,瑞幸将持续加大投入,关注客户价值。同时,瑞幸也将致力于加速中国咖啡市场的教育和发展,扩大瑞幸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可持续的海外扩张。

目前,瑞幸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星巴克,而如果以营收体量为标准,瑞幸与星巴克的距离也在逐渐缩小。今年一季度,瑞幸收入同比增长85%,达44.37亿元,为星巴克中国同期的83%。

但需要注意的是,瑞幸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除了星巴克,瑞幸正面临来自库迪咖啡等新势力的“穷追猛打”。

库迪咖啡从年初开始陆续推出“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夏日冰饮季,天天9.9”的低价活动,期间全店70余款产品均以9.9元的价格进行促销;CoCo都可推出3.9元的美式咖啡与8.9元的椰云拿铁;瑞幸咖啡在达成万店后,借由“万店同庆”推出单杯咖啡9块9的感恩回馈活动,除了每周一福利官发放的优惠券之外,抖音团购平台上也上架了可以购买20余款咖啡的9.9元兑换券;就连平日5元美式、7元拿铁,价格本就很低的幸运咖,也加入了降价风潮,推出了9.9元两杯的活动。

咖啡业的价格战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价格打折但服务不能打折,瑞幸咖啡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亦不能忽略食品安全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