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作者:西晋文王

在各类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大佐是日军部队频繁出现的一种军官,出镜率相当高,几乎每一部相关影视作品里,至少会出现一个日军大佐?那么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为何日军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社会逐步近代化,在保持日本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有意无意向西方靠拢,军队也是如此。早在一战爆发之前,日本军队的军衔制度就借鉴模仿西方国家的军衔体系,把军官整体上分为将官、佐官和尉官三级。每个等级再细分为“大、中、少”3个类别,所谓大佐,就是佐官的最高一级。

需要说明的是,日军的佐官就是对应其他国家的校官,但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把中级军官称之为校官,而是称之为为佐官,也算是保留了日本的文化特色。而且其他国家的军衔等级,是按“上、中、少”分类的,日本则以“大、中、少”代之。

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某种程度上来说,日军的大将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将,日军的大佐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校,日军的大尉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尉。日本没有上将、上校、上尉这样的军衔,而是分别设立了大将、大佐和大尉。

日军大佐是联队长和旅团参谋长的标配军衔,某些师团参谋长的军衔可能是少将,也可能是大佐。因此日军的大佐,可以对应3个职务:联队长、旅团参谋长和师团参谋长。以日军的联队长来说,他们的军衔统一都是大佐。影视作品里的日军大佐,大部分都是联队长。

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二战时期的日军联队,是日军的基本战役单位,人数从2000人到4000人不等。担任联队长的大佐,则是一个联队的最高指挥官,在日军部队拥有特殊地位。这也导致很多士兵,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即便少将的军衔高于大佐。

从军衔上来说,大佐再往上就是将军了,但毕竟和将军有一定的距离。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日军的师团参谋长,确实存在一些大佐,但同样也有少将。大佐能和少将一起担任相同职级的职务,说明其地位确实不算低。

并且,联队作为二战日军的一线作战单位,身为联队长的大佐时常都带领队伍在一线,他们在军队中的威望极高。而作为师团参谋长或者旅团参谋长的大佐,他们一般都是在师团部或者旅团部工作,负责制定一线部队的作战计划,协助旅团长或者师团长开展军事指挥工作,其地位和权利自然不言而喻。

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当上了大佐,基本上就能指挥一个数千人的联队了,更有利于在前线挣得军功。担任联队长的大佐,他们在军中的地位比少将还要高。正因为如此,日军许多人都宁愿不当少将,也要争一个大佐。正因为如此,日军士兵在参军时,就是奔着当大佐去的。至于少将,他们根本没想过。

在日军部队中,联队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联队长的大佐,显然也是个很重要的职务。大佐是前线部队的指挥官,负责执行将军们制定的作战计划。大佐对日军中级军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再努努力就能成为将军了。

与此同时,大佐晋升少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日军平民出身的士兵,能晋升为大佐已经是极限了。而那些世家子弟出身的军官,则可以较为容易地晋升为少将。既然成为少将太难了,大多数日军自然争着当大佐了。因此,倒不是说这些日军不想当将军,而是“少将”比“大佐”的晋升难度大太多了。

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当然了,无论怎么说,将级的军官听着都比佐级要好听一点。而日军之所以不去追求少将,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日军高层基本都是关系户,所有的将级军官都被世家大族承包。这意味着作为一个普通士兵,无论多么优秀,他成为将军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总而言之,大佐在日军部队中的吸引力极大。

他既没有要求出身,也没有要求背景,还拥有极大的晋升空间,能掌握实权,又能得到百姓的尊重。

所以大佐对一个绝大多数士兵都是来自平民的日军来说,这个军衔有着特别高的吸引力。因此,大佐在日本的军队中也是备受推崇的军衔。

日军大佐是什么军衔?士兵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

不过也正是“大佐”在日军部队的地位比较特殊,因此,在抗日战场上,我军将士都将击杀日军“大佐”当成一种荣誉。而但凡能够成为“大佐”的日军,他们手上都沾满了无数中国军民的鲜血,这些人在日军部队的地位很高,但他们却是大陆军民恨不能“食其皮寝其肉”的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