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作者:湖北卫视大揭秘

1994年6月7日,在美利坚合众国纽约曼哈顿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以一位80多岁的中国老音乐家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50多个国家的代表来到联合国。不仅如此,在音乐会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予这位资深音乐家"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右边是王洛宾

这是联合国第一次向中国音乐家颁发这样的奖项,也是中国音乐家第一次能够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第一位连续两次获奖的音乐家是王洛宾先生。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王洛宾

王洛宾一生创作了七部歌剧,收集、编曲、创作了1000多首歌曲,出版了六卷歌曲。50、60年代的王洛宾,就像80年代、90年代的周杰伦——名字几乎可以用在音乐祭坛上:"在那遥远的地方""岘港市的姑娘""康定情歌""半月爬上去"......大量流行的西方民歌通过他的汉化和改编传播到整个中国大陆。王洛宾的歌曲名不见经传,但他的艺术生涯却不言而喻,今天开始跟着小系列一起去了解王洛宾先生!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王洛宾先生的真名叫王荣廷,就是"洛宾"这个词。1913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北平东城盆湾宜化胡同的一个院子里,有六个兄弟姐妹,排名第四。他的祖父王兆贤是一位民间艺术家,曾在北京画过梁朝的雕塑,业余时间喜欢演奏和唱歌。王德川神父是一位热衷于爱京坤雅的韵律,崛起的板子总会用眼唱几段。王洛宾在笛声爆裂、咆哮声、昆曲柔和、京剧和许多韵律的艺术氛围中长大。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王洛宾的少年时代

王洛宾在教会学校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在那里,他开始接触西方乐器,并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因为王洛宾有着独特的好嗓音,他一直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唱。有一段时间,班上缺少女高音唱歌,让王洛宾来代替,他把嗓音放得尖锐而稀疏,能唱出女高音的效果。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陈秉轩(世科)

如果说教堂唱诗班是他音乐人生的启蒙,那么真正引领他走上音乐之路的,是陈秉轩的吉他。王洛斌15岁在哈尔滨遇见陈秉轩,大10岁的陈秉轩觉得这群人有思想、有追求、有抱负,有音乐天赋,未来一定是要做的材料。于是他送给王洛宾一把陪伴他多年的老式俄罗斯吉他,教他弹奏,还有他科学的歌唱,还有基本的作曲技巧,等等。

1931年夏天,18岁的王洛宾带着自己的音乐梦想,来到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西方音乐。当时,北平师范大学的师资可谓是才华横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外籍教师或名校。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李叔叔

众所周知,李叔通是北石大学的老师,李叔通是第一个用洋歌的旋律填中语歌词的人,《别姬》是他按照美国歌曲的曲调写的。在他的影响下,王洛宾被西方音乐的浪漫抒情所吸引。1933年,王洛宾为他最喜欢的《徐志摩诗》创作了一首歌《云游》。这首王洛宾音乐走上了处女之路,终于在北方音乐系毕业报告表现大放异彩,惊艳四场。

王洛宾先生一生的作品与祖国西部有关,但从大学生活来看,他当时与大西北地区没有任何联系。这是怎么回事?事实上,在大学期间,王洛宾的声乐老师,一位俄罗斯女高音,钦佩他的艺术天赋,并告诉他:"师范大学是普通中学培养教师的地方,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富有成效的音乐家,请记住,你必须去巴黎音乐学院。"

首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音乐会的中国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从那时起,王洛宾就为了生活而努力去巴黎。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的三年里,他还在北平的三所中学担任音乐老师,为了攒够钱,他前往巴黎。但此时此刻,一个变化让他停止了追梦的脚步,转向了祖国的西北。发生了什么事改变了王洛宾的人生轨迹?请关注《湖北卫视揭秘》头条,明天继续为您解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