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作者:晴朗文史阁

“上天的产品,99分等于零分,100分才能算及格!”这句“名言”,来自两院院士,大陆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院士。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1.

陆元九1920年出生于安徽省来安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学校长。

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陆元九5岁上小学,11岁上初中,17岁这年,他收到了重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疯狂轰炸、残杀平民,陆元九和同学们只能在山顶上搭建的简易平房或者防空洞中学习。

环境的艰苦没有吓退陆元九,反而更加激发了他报效祖国的梦想和斗志。几年后,陆元九不仅修完了航空工程系的所有必修课,还自学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的课程,成为中国本土第一批航空技术大学毕业生,并留校任教。

1945年抗战结束后,陆元九参加了公费留学生考试,依靠着扎实的学术功底,他从上千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录取成为公费留学生。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由于二战刚刚结束,日军在太平洋上布置的水雷还正在清理,陆元九只能费尽周折前往印度乘船,然后经大西洋去美国。

留学学什么专业呢?朋友们建议陆元九选择偏重理论方面的专业,这样会比较容易拿到学位。但陆元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告诉自己:“既然来留学,就一定要学新东西,要为振兴工业复兴祖国打好基础!”

接下来,陆元九选择了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仪器学专业,这个专业自设立之后还没有人报名攻读。选择这个专业,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陆元九丝毫没有退缩,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启了没日没夜的学习生活。

由于刻苦勤奋、精益求精,陆元九在接下来的四年间,完成了多个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被麻省理工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

也是在这一年,陆元九与留美硕士王焕葆走入了婚姻殿堂,事业家庭双丰收。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2.

虽然身在大洋彼岸,过着优渥的生活,但陆元九一刻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国。1949年10月1日,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陆元九激动得夜不能寐,他同新婚妻子商量:我们一同返回祖国,为国家发展奉献毕生所学!妻子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但是,陆元九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属于重要机密,美国当局怎么可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陆元九的对策是:果断退出他所在的科研小组,转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工作,一步步摘清自己与机密工作的联系。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虽然是暂时过渡,但陆元九也没有消极对待工作,在他的悉心研究下,福特公司不久便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辆无轮的气垫汽车。陆元九用实际行动,为中国人争了光。

接下来的几年间,陆元九不断拒绝美国当局要求他加入美国籍的命令,一次又一次地申请回国,但均被美国方面以各种理由搪塞了过去。

1956年,通过艰难的谈判,中美之间终于达成协议,留学生可以自由回国了。陆元九这才得以带着妻儿登上游轮,回到了魂牵梦绕,心心念念的祖国。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3.

回国之后,陆元九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参与筹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院。

当时的中国,自动化还是一个空白领域,既没有人才,也没有场地,更没有仪器设备,陆元九只能化身全能选手,从总体规划到遴选人才,到购买仪器,到押货、卸货,无一不经手,无一不过问,无一不参与。

由于工作太过繁忙复杂,陆元九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从来都没有任何抱怨情绪,只觉得是在为国家干事,所以心中有无限的动力,每天都觉得畅快无比。

经过三年的努力,自动化所大楼终于完工,筹建工作基本完成。但这对陆元九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他始终认为,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从事科研工作,既要有跑百米赛跑的冲刺力,也要有跑一万米的耐力。不拼命付出,就无以谈成绩。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在孜孜不倦地拼搏下,1958年,陆元九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回收卫星”概念的科学家,并做出了大陆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

1964年,陆元九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写成《陀螺及惯性导航》出版。这是大陆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为“两弹一星”工程以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陆元九还组建了惯性技术研究室,同时主持了大陆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的研制。

但就在陆元九忙着在荆棘里拓荒,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所向披靡的同时,他的事业却被迫“停摆”了。

原来当时正值浩劫时期,陆元九被扣上了“特务”帽子,一戴就是12年,已经走上日程的研究工作也只能停留在原地。

在煎熬中苦捱过12年后,陆元九终于得以重返工作岗位,他发现,由于浪费了十年光阴,大陆的惯性导航技术,已由世界先进变为落后。

陆元九为此痛心疾首,他只能比之前更加不顾一切地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定要把丢失的这12年光阴,找补回来!”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4.

1978年,陆元九被调到航天工业部控制器件研究所任所长、研究院和博士生导师,在他的主持下,科学家们开始对惯性技术缩小误差、提高精确度进行研究。经过多年艰辛的探索,大陆航天惯性导航技术水平终于一步步赶了上来。

但科研工作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困难和挑战也是无处不在的。1996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飞行20秒后坠落,首发失败。76岁的陆元九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往现场。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和技术人员,沉浸在专注和焦虑的情绪里,经常彻夜不眠,要靠安眠药才能短暂休息。

经过抽丝剥茧般地层层分析,陆元九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了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出现的关键。

第二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第二次起飞。这一次,长三乙终于成功地卫星送入到远离地球数万千米的轨道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总结成功项目经验教训时,陆元九面容严肃地强调:“航天科技没有99分,99分是不及格的,必须100分!100分才算及格!”

这句话,成为中国航天人的硬性标准,时刻被大家谨记于心。

除了忙于科研工作,对陆元九来说,培养航天人才,同样是重中之重。经过协商,陆元九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自动化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后来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授课同时,陆元九也通过各种渠道,聘请国内外专家,力主技术交流。他希望,能让年轻人“进步得更快一点”。

2023年6月6日,为中国实现“飞天梦”奉献了一生的陆元九去了另一个世界,享年103岁。消息传来,举国悲痛!

陆元九是为大陆“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是中国两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士,是大陆航天伟业的巨星。

致敬陆老,感恩您的付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您将永垂不朽!

“99是零分,100分才及格!”103岁科学家陆元九,一片赤诚为祖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