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柴荣征蜀:后周与后蜀的巅峰对决,一战打断后蜀脊梁骨

作者:莽子说

公元94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攻破汴梁,俘虏后晋出帝石重贵及后晋宗室、百官、妃嫔、公主500余人,灭亡后晋王朝。中原腹地发生的巨大政治动荡,使得割据蜀地的后蜀政权(后蜀政权为后唐大将孟知祥建立)敏锐地发现了北上拓展土地的机遇。后蜀军遂趁中原大乱之际,迅速攻取关中(今陕西中部)附近的秦、成、阶、凤(秦凤四州)等地,对关中形成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并准备进一步蚕食关中地区。

就在后蜀逐步蚕食关中之际,中原又经历了后周取代后汉的政治动荡,再加上从后汉衍生出来的北汉长时间袭扰占据中原的后周,一时间中原王朝无暇顾及遥远的西北。

柴荣征蜀:后周与后蜀的巅峰对决,一战打断后蜀脊梁骨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后周世宗柴荣在高平之战中,一战打垮北汉与辽国的4万联军,重创北汉军主力,彻底解除了北汉的威胁,稳固了后周的北方战线。高平之战后,柴荣以王朴的《平边策》为战略蓝图,开始统一天下的征程。《平边策》的核心就是“先南后北”, 即先平定南方(南方十国),再平定北方(北汉与燕云十六州)。而平定南方的关键,便是平定南方十国割据政权中最强悍的南唐政权。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的百姓苦于后蜀的压迫纷纷组团到汴梁(今开封)“上访”,请求朝廷出兵驱逐后蜀,并收复秦凤四州。柴荣心想,将来与南唐交战,关中不能出乱子,于是柴荣决定先对后蜀下手,拔掉这个侧后的“钉子”。

柴荣征蜀:后周与后蜀的巅峰对决,一战打断后蜀脊梁骨

显德二年(955年),柴荣以凤翔节度使王景为帅,率领周军西征,开启收复秦凤四州的战事。后蜀皇帝孟昶听闻周军西征,遂积极组织蜀军抵抗。

(孟)昶遣捧圣控鹤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李廷圭为北路军首领,左卫圣步军都指挥使高彦俦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吕彦珂担任李廷圭副将,客省使赵崇韬为监军,督率各军北上,寻机与周军决战。
柴荣征蜀:后周与后蜀的巅峰对决,一战打断后蜀脊梁骨

就在后蜀军积极备战的时候,王景不等蜀军集结完毕,突然袭击,攻取后蜀黄牛等八个营寨,初战告捷,周军士气大振,蜀军士气低落。六月初十,孟昶派遣使者暗中前往北汉和南唐,寻求支援,北汉与南唐皆答应从北南两个方向攻击后周,策应后蜀。

北汉与南唐的蠢蠢欲动,使得柴荣迫切希望结束关中战事,柴荣让王景兼任西南行营都招讨使,向训兼任行营兵马都监,节制关中所有周军,并指示王景迅速歼灭蜀军,防止战事迁延日久。柴荣还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赵匡胤率5000精骑驰援关中战场,王景遂发动对秦凤四州的总攻,后蜀秦州守将赵玭见后周“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于是举城投降。

柴荣征蜀:后周与后蜀的巅峰对决,一战打断后蜀脊梁骨

周军夺取秦州后,彻底封堵了由斜谷出击关中的蜀军,这一部分蜀军全军覆没。而后,成、阶二州的蜀军也归降后周。当年十一月,王景率军包围凤州,并派韩通分兵到固镇,阻断后蜀援军。十二月三十日,周军攻取凤州,俘虏后蜀威武节度使王环及都监赵延溥等蜀军士卒5000人,至此,秦、凤、成、阶四州全部纳入后周版图,后蜀的势力彻底退出了陕西,后周通往蜀地的大门洞开。

柴荣策划的征蜀战役,收复了战略位置极度重要的秦凤四州,周军也通过此次战役歼灭了大量的后蜀军精锐,使得后期的后蜀再也组织不了有效的军事力量,一战断了后蜀的脊梁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