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3.7%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压力和焦虑

作者:葱蓊

“年存款2.4万是什么概念”

“53.7%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

“工作第几年存钱最容易”

“30岁有多少存款才合格?”……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年轻人、存款等词汇层出不穷,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受到广泛的关注。

据DT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轻人存钱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大多数年轻人存在存款不足的现象。

其中,约占比例五分之一的人存款在1万元以内,53.7%的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

53.7%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压力和焦虑

以上数据采访了1852人调研得出,其中男女比例4:6,7成以上90、95后。

现如今,当代年轻人在经历过疫情的冲击,经历了身边同事、朋友纷纷面临被裁员的处境,已经意识到社会生活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出于风险应对的考虑,更加意识到有存款才会有保障,也具有更多的安全感。

存钱,是年轻人应对社会生活无力感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也是年轻人回归理性的表现。

因此,年轻人是具备存钱意识的。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年轻人存不下钱,仅有46.3%的人存款达到十万以上呢?

最直接的经济原因显然是因为“赚的少花的多”。

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生活成本更高、消费渠道更多、物质诱惑较多、收入不稳定,让至少半数的年轻人有心无力,存款欠缺。

53.7%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压力和焦虑

在这一现状背后,更加可以想象到城市年轻人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

1.就业不易,找工作竞争激烈,内卷严重。

今年上半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6-24岁青年的失业率一直处于高位,6月份达到21.3%,是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随后统计局不再发布这个数据,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和讨论。

而教育部预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Boss直聘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更是达到了4360万人。

很明显,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正在加剧,青年人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疫情三年,是对年轻人充满考验的三年,大环境上的经济衰退,很多人收入严重受损,让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意识到稳定的工作的重要性,“内卷”成为了常态,“好”的工作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

2023国考报名总人数达250493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48万人,增幅276%,首次突破25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超250万人竞争3.7万个岗位,招录比是60:1。

此外,即便通过各种渠道顺利就业,在工作中也要面临着竞争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年轻人确实太难了。

2.购房困难,居住成本昂贵。

传统的国人对于房子是有执念的,大多数认为“有房子才有家”,因此,对于房子的热衷程度一直居高不下。而于此同时,高额的房价却令我们望而却步。

按照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一般在 3—6 是比较合理的。然而,北上广深杭等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均在 20—30。过高的居住成本(包括房价和房租),使得年轻人的生活负担非常大。

3.养老压力大。

当前,大陆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出生人口相比2021年减少106万,出生率下降了0.75‰。

老龄化率进一步提升,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老龄化率较2021年增长了接近一个百分点,接近中度老龄化水平。目前大约每3个劳动力需要赡养1位60周岁以上老人 ,而且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多,养老压 力还将继续加大。

此外,年轻人除了面临养老压力外,还有来自子女教育、工作单位、社会交往、等方面压力。

53.7%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压力和焦虑

虽然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压力,但是从当前的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速度来看,当代年轻人所面临 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机会。

而这些资源和机会不会凭空得来,于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当代年轻人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无形之中更是加大了自身的压力。

总而言之,所谓压力,往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自身的期望目标时,所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大,个人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就越大。

愿我们每一个人在这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环境下屹立不倒,实现自我价值,达到心灵上的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