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3.7%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元,我看到了年輕人的壓力和焦慮

作者:蔥蓊

“年存款2.4萬是什麼概念”

“53.7%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元”

“工作第幾年存錢最容易”

“30歲有多少存款才合格?”……

近段時間以來,關于年輕人、存款等詞彙層出不窮,頻頻登上微網誌熱搜,受到廣泛的關注。

據DT研究院釋出的《2023年輕人存錢調研報告》資料顯示,大多數年輕人存在存款不足的現象。

其中,約占比例五分之一的人存款在1萬元以内,53.7%的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元。

53.7%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元,我看到了年輕人的壓力和焦慮

以上資料采訪了1852人調研得出,其中男女比例4:6,7成以上90、95後。

現如今,當代年輕人在經曆過疫情的沖擊,經曆了身邊同僚、朋友紛紛面臨被裁員的處境,已經意識到社會生活可能存在的各種不确定性,出于風險應對的考慮,更加意識到有存款才會有保障,也具有更多的安全感。

存錢,是年輕人應對社會生活無力感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也是年輕人回歸理性的表現。

是以,年輕人是具備存錢意識的。

那麼,是什麼因素導緻年輕人存不下錢,僅有46.3%的人存款達到十萬以上呢?

最直接的經濟原因顯然是因為“賺的少花的多”。

在一二線城市生活,生活成本更高、消費管道更多、物質誘惑較多、收入不穩定,讓至少半數的年輕人有心無力,存款欠缺。

53.7%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元,我看到了年輕人的壓力和焦慮

在這一現狀背後,更加可以想象到城市年輕人所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

1.就業不易,找工作競争激烈,内卷嚴重。

今年上半年,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16-24歲青年的失業率一直處于高位,6月份達到21.3%,是有統計以來的最高值。随後統計局不再釋出這個資料,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和讨論。

而教育部預計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Boss直聘平均月活躍使用者數(MAU)更是達到了4360萬人。

很明顯,結構性失業的沖突正在加劇,青年人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

疫情三年,是對年輕人充滿考驗的三年,大環境上的經濟衰退,很多人收入嚴重受損,讓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意識到穩定的工作的重要性,“内卷”成為了常态,“好”的工作崗位的競争日益激烈。

2023國考報名總人數達2504933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48萬人,增幅276%,首次突破250萬人,創下曆史新高。超250萬人競争3.7萬個崗位,招錄比是60:1。

此外,即便通過各種管道順利就業,在工作中也要面臨着競争所帶來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年輕人确實太難了。

2.購房困難,居住成本昂貴。

傳統的國人對于房子是有執念的,大多數認為“有房子才有家”,是以,對于房子的熱衷程度一直居高不下。而于此同時,高額的房價卻令我們望而卻步。

按照國際慣例,房價收入比一般在 3—6 是比較合理的。然而,北上廣深杭等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在 20—30。過高的居住成本(包括房價和房租),使得年輕人的生活負擔非常大。

3.養老壓力大。

目前,大陸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出生人口相比2021年減少106萬,出生率下降了0.75‰。

老齡化率進一步提升,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9.8%。老齡化率較2021年增長了接近一個百分點,接近中度老齡化水準。目前大約每3個勞動力需要贍養1位60周歲以上老人 ,而且随着家庭規模的小型化和老年人口的持續增多,養老壓 力還将繼續加大。

此外,年輕人除了面臨養老壓力外,還有來自子女教育、工作機關、社會交往、等方面壓力。

53.7%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元,我看到了年輕人的壓力和焦慮

雖然說,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壓力,但是從目前的社會轉型和城鎮化程序加快的速度來看,當代年輕人所面臨 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

每個人都需要從社會中擷取自身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和機會。

而這些資源和機會不會憑空得來,于是每個社會成員都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當代年輕人對于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在無形之中更是加大了自身的壓力。

總而言之,所謂壓力,往往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因為種種原因達不到自身的期望目标時,所産生的一種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态。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越大,個人感受到的社會壓力就越大。

願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充滿挑戰和壓力的環境下屹立不倒,實作自我價值,達到心靈上的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