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尔街重现‘黑色星期一’,震撼36周年!”

作者:HotTopicWriter

华尔街,这个金融界的传奇地方,曾经发生过一些令人不安的事件。36年前的“黑色星期一”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现在有人开始猜测,类似的事件是否会再次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人似乎期待着重温这一幕,对相关市场图表的传播如病毒般迅速。有人将最近美股的交易行为与1987年进行了比较,指出2023年的纳斯达克指数遵循了与1987年道琼斯指数类似的模式,这种模式也体现在美债收益率上。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市场与1987年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证券交易所已经加强了熔断机制,以防止主要股指在一个交易日内出现过大的暴跌。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其次,虽然标普500指数今年在美债收益率上升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正回报率,但这种涨幅主要集中在少数股票上,大部分股票在2022年出现亏损后都表现较差或继续下滑。这种情况与1987年的市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华尔街重现‘黑色星期一’,震撼36周年!”

对于那些怀疑论者来说,他们可能听到了1987年的回声,却忽视了重要的差异。Ned Davis Research策略师Ed Clissold和Thanh Nguyen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1987年,市场处于更加超买的状态,崩盘前的下跌要明显得多,利率也更高,经济增长和通胀加速,周期性行业更为强劲。”这些因素与当前的市场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社交媒体上的一些末日预言者,他们迫切地想在“黑色星期一”的36周年纪念日(周四)到来之际预示一场崩盘。回顾36年前的那个日子,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508点,跌幅近23%,持续一天的抛售狂潮席卷全球,考验了金融体系的极限。标普500指数当日跌幅超过20%。按照目前的水平,同等百分比的下跌将意味着单日下跌超过7700点。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熔断机制的存在使得类似幅度的下跌几乎不可能再次发生。

“华尔街重现‘黑色星期一’,震撼36周年!”

在华尔街,市场波动是常态,但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历史数据和图表来预测未来的走势。金融市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数据、政治局势、国际关系等等。我们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即使我们对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我们能否真正预测未来的走势?或许,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长期的投资策略,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只有在持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过度的恐慌情绪所左右。华尔街的历史告诉我们,市场的起伏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投资策略和良好的风险管理来规避风险,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让我们保持警觉,但也保持乐观,相信未来的机遇远远大于风险。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华尔街重现‘黑色星期一’,震撼36周年!”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市场走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预测。其中,一些人认为,股市可能会遭受1987年式的抛售,而债券市场则会出现避险反弹。这种情况是否真的会发生呢?对于这个问题,市场上的意见并不一致。一些人认为,股市暴跌对于阻止债券的抛售是必要的。他们认为,如果股票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那么债券市场就会出现避险反弹,债券收益率会急剧下降,为股市再次走高打开大门。为了支持这一观点,一些专家引用了1987年的案例。当时,标普500指数在四天内暴跌28.5%,仅1987年10月19日就暴跌20.5%。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导致债券市场的崩盘。相反,10年期美债收益率急剧下降,债券市场上演了一场经典的避险反弹。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尽管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还不足以得出可能发生类似崩盘事件的结论。事实上,1987年的市场情况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华尔街重现‘黑色星期一’,震撼36周年!”

当时,市场的基本面并不是特别糟糕,而现在,全球经济正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无论市场最终会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股票和债券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市场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投资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才能在市场中获得长期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