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作者:小小DocH

本文篇幅较长,会分几部分讲诉家乡辽阳的历史,各位看官们如果不感兴趣或觉得浪费时间就请轻轻划过。发此文也是对家乡曾经的地位而感到骄傲,同时也能让年轻一代辽阳人对自己家乡有个更深一层的了解。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天佑门

三、从辉煌到衰落

(一)努尔哈赤建都迁都

前面回顾了辽阳辉煌的历史,那么为什么辽阳后期城市地位下降了呢?

辽阳的政治地位走下坡路,是从满清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开始的。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努尔哈赤赢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三月便攻克了沈阳,紧接着又攻陷了辽阳及其周围70余座碉堡。四月,努尔哈赤便命令后金军民迁都辽阳。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辽阳是近两千年来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商业繁荣,人口稠密,战略地位及其重要。因此,在夺得辽阳这个东北第一重镇之后,努尔哈和他的八旗军民异常兴奋,立即决定在此建都。努尔哈赤的选址不在辽阳老城区,而是在太子河东岸另筑新城,设为东京,即是现在的东京城,开始大兴土木,修筑宫室。很可惜现在我们能够看到东京城只剩下一个天佑门杵在那里,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努尔哈赤不仅迁都于此,还迁葬自己祖宗的坟茔于东京陵,充分表明了其扎根辽阳的决心。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天佑门(修复后)

然而,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却又突然放弃了花费很大精力营建的辽阳,迁都到沈阳。当时沈阳当时只是辽东都司下辖的25个卫城之一,城小人稀,与辽阳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到沈阳,决定突然,原因模糊,到现在也是一件历史谜题。但这件事使辽阳与沈阳的地位逆转,一直到现在。

(二)迁都的原因

迁都沈阳,是努尔哈赤一个非常突然的决定,他不顾王公大臣反对,毅然决然的迁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呢?在历史上有很多说法,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确定到底是哪一种原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流行的几种说法:

说法一:努尔哈赤认为,沈阳乃“四通八达之处”,如果西征大明,辽阳需要渡过太子河、浑河,不如沈阳路直且近;如果北征蒙古,沈阳更近;如果南征朝鲜,沈阳也比辽阳便利。而且沈阳附近是山区,山高林密,利于砍伐运送木材,还可以锻炼军队打猎,所以他下决心要迁都沈阳。这是努尔哈赤亲口说的,貌似真实,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明显靠不住。原因有二,一是此后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城(兴城)时,他的进军路线并不是从沈阳出发选择所谓“路直且近”的路线,而是南经辽阳并从海城牛庄一带的东昌堡渡过辽河西进的;二是辽阳是当时东北的最大都会,军事、政治、经济地位最高,而且沈阳也不是什么山高林密之地,何况当时都已建立政权,还惦记着用打猎来锻炼队伍,并不符合努尔哈赤雄才大略的水准。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说法二: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说辽阳河东是龙脉宝地,努尔哈赤在建东京城时,修了三座庙打算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但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龙脊没被压住,龙飞腾而去,飞到浑河北岸。后来又发现一只凤凰,努尔哈赤前去观看时,凤凰也飞到浑河北岸。于是他认定风水迁移,沈阳成为新的凤落龙潜的风水宝地,便下决心迁都沈阳。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历朝历代重视风水却是真的,有可能努尔哈赤就是认定沈阳是龙兴之地,因而迁都沈阳,这也未必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沈阳故宫

说法三:辽阳地处东北,但自古以来隶属中原,汉族人口众多。迁都到辽阳后,后金军队曾对当地汉人采取了残酷的镇压,导致满汉矛盾很深,汉民的武装暴动也此起彼伏。一边要应对明朝的大举进军,一边要应对都城内的后院不宁,如芒在背的感觉使努尔哈赤难以对辽阳产生归属感,因此,在反复权衡利弊以后,他决定迁都到沈阳。这对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稳固新兴政权都有积极意义。这一点相对靠谱,但也不能另人十分信服,因为满清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频繁遭到汉人的反抗,但并没影响他们的野心和决心,所以据此而迁都,也很牵强。但‬从小到大‬还是‬听到的‬这个‬版本‬居多‬。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东京城遗址

说法四:现在有一种最新的说法,是张春雷先生的最新考证。他发表了《努尔哈赤废弃东京都城新解》,说“1983年,东京陵公社新城大队北门里窑地发现并挖掘了战国墓”,此墓“遗物丰富”,在“省内同期战国墓中列在首位”,应该是“燕国镇守辽东郡的高级官员”。蹊跷的是,“两具棺椁间距离很近,其中一个受损严重,另一个却完好无损”,而且“该墓有夯土建筑遗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努尔哈赤在东京城的宫殿是建在古墓上”。民间认为,房屋建在坟墓之上是大忌,这个消息让努尔哈赤获悉后,他怕“传言成为天下的笑柄,并给家族带来恐慌”,于是“胡乱地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急急忙忙的迁都了。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努尔哈赤‬身边‬‬的风水师‬肯定‬还‬是‬要‬有两把‬刷子‬的…

以上是努尔哈赤迁都原因的几种说法,没有定论。但无论哪种原因,迁都一事带走了辽阳东北中心的地位。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魁星楼

(三)城市地位的一降再降

努尔哈赤迁都,使辽阳的地位落后于沈阳,但为什么又落后于其它城市呢?

迁都沈阳后,辽阳的地位不复‬存‬在‬,但城市规模不是一下子就变小的。主要原因在于近代之后,在现代交通、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时代下,辽阳作为非中心城市,在交通建设和工业发展方面受到严重制约。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发展需要,行政区划逐步调整,辽阳一缩再缩,导致传统历史城市的风光不再。

类如辽阳这样的历史古城,其发展与跟近代崛起的那些城市是决然不同的。粗略分析,近代发展起来的城市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被列强相中的沿海城市。西方侵略者们来到中国,经过一系列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港口(如上海、大连),或是强占港口地区(如青岛),或是划定租界地(如香港),这些地方基本都沿海(也有的沿江),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和贸易的成本是‬最低的,于是就逐渐‬发展起来了。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上海浦东

第二种是资源型城市。这些地方地下有煤矿、有铁矿、有石油,或是有其它资源,无论是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发现(如鞍山、抚顺),还是建国后移民开采(大庆、盘锦、攀枝花、克拉玛依),再在周边建厂移民,聚集了人群,就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鞍钢

第三种是最早吃改革开放螃蟹的城市。改革开放后,国家根据区域特点制定战略,一些地方得天独厚(如深圳、珠海、汕头、浦东),迅速聚集了财富,吸引了人才,想不发展起来都难。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深圳

省内一些主要城市也不外乎这样。比如大连,大连1897年沙皇俄国为争夺大陆领土,强行在青泥洼开港建市而成立的。1899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敕令,将青泥洼改称Дальний(达里尼),后来慢慢称作大连。海洋时代,大连的区位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整个东北三省独一份。更何况大连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发展起来必然要远超辽阳这样的历史古城。再如鞍山,跟大连的历史绕不开俄国一样,鞍山的历史绕不开日本。1909年,日本政府非法勘探并攫取了东鞍山等8个铁矿区的开采权。1918年成立鞍山制铁所。“九·一八”事变后,将昭和制钢所改迁鞍山,兼并了鞍山制铁所。这期间,强迫大量中国劳工在厂矿劳动,直到日本侵略者投降。1948年,人民政权成立了鞍山钢铁公司,可以说,没有鞍钢,就没有鞍山。从古人的眼光看,鞍山不适宜人居,因为它既不临水,也不靠山,但现代化的背景下,鞍山周边有铁矿,建了工厂,水可以从周边水库或地下水解决,这样人口就聚集起来了。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大连星海广场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看辽阳的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中央,辽宁中部城市群是东北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这地方之所以人口密集,跟两千多年辽阳的东北中心历史地位不无关系。然而在民国之后,特别是新中国后,一批城市的建立和崛起,辽阳原有的土地被划分给其他城市,现在辽阳的地域面积在省内算是小的,看看辽宁那些位于边界的城市,地域都比辽阳大得多,这也跟当初那些城市人口稀少有关。地域小,人口就少,人口数量是当初城市排名的最主要依据,这也是辽阳在省内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

未完待续……

码字不易,劳烦您伸出发财的双手点个赞吧[祈祷][祈祷]

曾经的东北第一古城(四)

燕州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