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作者:明尊明作

因材施艺

说讲究

还得是明式家具。

明代时期的硬木家具。

其制作更多的是凭料而造。

是先有木料,然后再根据木料具体情况,来制作与木料的纹理和色泽相应的器型。

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先设计好器型图稿,再按图纸和客户的要求,来寻找木材。

这不仅是因为珍贵木材千金难求,还因一根大料长料,将它截断或裁掉,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而且更多的是即使是同一种的材质,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木材的材质、口径、条形、色泽、纹理、形状以及长短,均会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明清时期的工匠会因材施艺,根据木材的木性、质地、色泽、纹理等不同方面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工艺做法。

以达到材尽其用的目的。

明式家具用材多为珍贵硬木,如黄花梨和紫檀,而黄花梨、紫檀木材生长的周期长,成材率低,即使在木料相对充裕的明清时期,要得到一根大口径且具有一定长度的木料,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因材施艺是明式家具制作的基本原则,其主要是指按质择工。

这也正是陈完在《考工记》中所讲到的“审曲而势”,在充分了解材质的性能和形状的基础上,根据材质本身的材性,施以巧工,制以实用之器。

明式硬木家具,主要用材除了有黄花梨、紫檀和老红木外,还有铁力木、鸂鶒木、花梨木、乌木等。

不同的木材在质地的软硬、纹理的曲直、色泽的润涩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也正是这些区别,造就了不同树种之间的木质和差异,并直接导致了工艺做法的不同。

如紫檀:

质坚性良,纹理细密,油性大,适合雕刻不阻刀,适合精打磨,且越打越润,越磨越有光泽。

如存世的王世襄先生收藏的紫檀扇面型南官帽椅,它的造型艺术、细腻柔和的视觉感,和画龙点睛的装饰手法。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可以说,这种艺术魅力的形式,非用紫檀料制作所不能达的。

再比如乌木:

虽坚硬如铁,光泽如漆,但其木性脆,不适雕琢纤巧的纹样。

所以应注重磨工,抛其光挥其色。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张清初期,七屏式扶手椅就为其例。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还有如黄花梨:

质坚纹美,在制作器物时,可以巧妙的将这些天然形成的纹理融入进去。

以纹为饰,以型顺文,随纹而变,宛若天成。

如恭王府寿字纹圈椅就为经典的例子。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只有明式家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艺”!

各部件的构造与黄花梨木材形成的木纹而变化,不施雕刻,也能层层相涌。

并将纹理形成的变化自然的融入,以纹塑型,可谓是绝妙至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