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尔兰大饥荒(六):天然肥料给土豆带来了故乡的“诅咒”

作者:觅食记

文 | 罗格

《食物改变历史》(上、下卷)作者

我将尝试全景梳理19世纪中叶爱尔兰大饥荒发生之前、之中、之后发生的故事。这是连载第六篇,持续更新,您的关注、支持是我的动力。

1845年夏天,比利时的弗兰德附近,人们发现地里的土豆出现病变,植株变褐、发黑、枯萎。8月,同样的病情出现在荷兰、法国等地。那一年的夏天,几乎所有的欧洲报纸,都充斥着这种枯萎病的新闻。紧接着,爱尔兰毫无意外地沦陷了。

爱尔兰大饥荒(六):天然肥料给土豆带来了故乡的“诅咒”

土豆“枯萎病”爆发

后世的研究发现,造成土豆晚疫病的致病疫霉,起源于墨西哥。欧洲船只从拉丁美洲运回“天然肥料”鸟粪的同时,也把危险的病菌带回了欧洲大陆。

爱尔兰大饥荒(六):天然肥料给土豆带来了故乡的“诅咒”

秘鲁,工人采集天然肥料鸟粪

致病疫霉会侵入土豆块茎,不但会通过种薯块继续感染下一季作物,还会污染周边的土壤,进而把自己的势力向更远处扩张,直到碰上性状差异较大的土豆品种,它才会停下脚步,但它还是会多达数年地驻扎在土壤里。

在土豆起源的安第斯山区,已知的土豆野生种种类多达4780个,仅仅在核心区域的秘鲁境内,就有超过3500种。大自然在演化中创造了丰富的多样性,但人类作出的选择总是少得可怜。早期在欧洲传播的土豆都属于安第斯亚种,遗传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尤其在大规模种植土豆的爱尔兰,根本不存在另一遗传性状的土豆品种,锅里更没有可供挑选的其他口粮,来抵御病菌的肆虐。

爱尔兰大饥荒(六):天然肥料给土豆带来了故乡的“诅咒”

在安第斯山脉山区,土豆有着丰富的品种资源

10月份,各种关于土豆遭受病害侵袭的紧急报告,开始传达到政府。10月31日,联合王国的议会召开了紧急会议,在首相罗伯特·皮尔建议下,政府首先出台了三条赈灾措施:

政府在都柏林和各地设立各级救济委员会,筹款购买食物,再将食物转卖给灾民,如遇紧急情况,可免费发放食物;同时拨款10万英镑,从美国购买一批玉米运往爱尔兰,一旦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急剧上涨,这些玉米将被投入市场,此外还组织进行以工代赈搞基建。这些方案,都是传统的救荒措施。

爱尔兰大饥荒(六):天然肥料给土豆带来了故乡的“诅咒”

其中,从美国购买的玉米储备,按照每人每天1磅计算,可以在3个月内养活大约50万张嘴。从后来晚疫病在爱尔兰造成的灾难看,这个数字显然只是杯水车薪。而且,按照救济计划,这批玉米储备是平价销售给灾民的,但卖完以后,就不再进行补给。

1846年5月,人们艰难地熬过了土豆歉收的第一个冬天和春天,口粮的青黄不接早已提前到来。5月15日,政府在爱尔兰以每磅l便士的低价,开始出售进口玉米,每一个物资调配处的仓库都被饥饿的人围得水泄不通。然而就像预估的那样,这批玉米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从六月底开始,各个仓库就卖光储备,逐渐关闭了。

爱尔兰大饥荒(六):天然肥料给土豆带来了故乡的“诅咒”

威斯敏斯特宫,伦敦议会大厦

如果那些买不到玉米的人有预见的能力,他们一定会承认,罗伯特·皮尔的计划,已经是最为“仁慈”的了。靠开仓放粮赈济爱尔兰人,这压根不是皮尔政府的真正意图。在1846年的2月至6月,最为汹涌的暗流旋涡,不是发生在都柏林,而是伦敦,旋涡的中心就是《谷物法》。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