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作者:段明杰

前言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养老产业的必然趋势。

在数字化的大趋势之下,养老产品、服务纷纷通过新技术提质增效,智慧养老成为老年行业万众瞩目的焦点赛道。

然而,一直以来,旺盛的市场需求与优质供给短缺错位,供需失衡成为阻碍智慧养老规模发展的一座大山。

为了促进典型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三部门从2017年开始组织开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的申报工作。

如今,《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展了六年,共发布2018版、2020版、2022版三个版本。

其中,2018版与2020版本除了入选项目数量大幅增长,只有细微调整;然而,今年6月30日公布的2022版却与前两个版本在申报标准、项目分类等方面变化明显。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智慧养老行业正在加速发展,行业认知走向纵深,市场格局日新月异。

变化,蕴藏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潜在机遇。

本篇文章,AgeClub对比分析了三个版本《目录》的申报情况,从变化中探寻行业潜在机遇;同时,我们对最新2022版目录入选项目进行了盘点,发现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与提升养老服务体验正在成为智慧养老的革新方向。

PART 01

三个版本,三大变化

截至目前,《目录》的申报、发布频次保持在两年/版本的频率。一般情况下,三部委会提前数月发布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申报范围、申报要求等内容。

通过对三次《目录》内容的对比,AgeClub发现,三个版本在申报标准、项目分类、入选项目数量三大方面变化显著:

1. 标准变化:从量化营收标准到柔性标准,更强调产品、服务的精准性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1)注册时间:从不少于1年到不少于2年

根据通知,2018版、2020版目录对企业的注册时间要求都是“注册时间不少于1年”,2022版申报要求提升为“注册时间不少于2年”,并新增“3年内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以及影响恶劣的社会事件”的要求。

注册时间要求的提高,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经营稳定性的看重,利好扎实发展、积累成熟的优质企业。

(2)企业标准:凸显老年服务对象,从量化标准到柔性要求

根据上表,从2018版到2020版,申报标准对企业的相关产品收入及数量的要求小幅降低,这与智慧养老市场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适当降低硬性标准,能够让更多优质产品、服务获得参选的机会。

2022版,申报要求直接删去了关于营收的硬性规定,对应新增“申报的产品应在功能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申报的服务应能精准对接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深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要求。

这里的“精准对接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明确提出所申报项目应是精准服务于老人的,凸显了老年人群作为服务对象的主体性。

从明确的营收要求到柔性的技术水平、服务精准的要求,产品、服务品质过硬但尚没有实现规模营收的企业拥有了参与申报的机会,让《目录》更能发挥其“促进优秀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的作用。

(3)市场应用:从强调规模应用、成熟推广到用户认知度和满意度;

过去,《目录》在产品/服务的市场应用推广层面的要求较为模糊;2022版本中,提出“上市销售半年以上”、“市场影响力”、“用户认知度和满意度”三个因素,有助于提升评选工作的精确性,并凸显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与服务应坚持用户本位。

2. 分类变化:与市场变化相符,更科学、更聚焦

考虑到2018版本与2020版本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的变化较小,这里选择将2018版与2022版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探寻市场变化脉络。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根据上图表格,AgeClub从两方面总结《目录》分类变化:

(1)“合并同类项”: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脉络更清晰

第一,产品项目分类方面,2018版由“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监测设备”、“智慧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五大类及对应的17小类组成;

2022版则将上述前三个分类整合归并为“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划分为4小类,即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健康监测设备、家庭医生随访工具包、社区自主式健康监测设备。

第二,服务项目分类方面,2018版直接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划分为六大类;

2022版则将原有六大类被分为“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两大类,其中慢性病管理与个性化健康管理统一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分类更科学;居家健康养老改为“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凸显互联网属性。

(2)增加新类目:当前的行业趋势与潜力赛道所在

与前两个版本相比,2022版《目录》增添了六个新类目,分别是产品类的 “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智能产品”、“场景化解决方案”与服务类的 “互助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线上老年教育/购物”。

这侧面反映了老年人群智慧养老的需求更多元,也代表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是老年行业大势所趋。

3. 入选项目数量变化:少-多-少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根据上图,入选《目录》的项目数量变化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首先,2020版《目录》的入选项目数量约为2018版的两倍,原因可能是:

  • 了解《目录》相关政策的企业更多,同时申报的入围标准略有降低;
  • 智慧养老的市场日益成熟,更多从业者加入老年行业;
  • 已入选2018版《目录》的企业可申请复审,保留进入2020版;2018版已入选企业中较多企业参与了复审,如沈阳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的掌上云医院健康咨询、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微医互联网健康咨询项目等。

相比2020版《目录》,2022版《目录》入选的产品、服务项目数量均有所下降,减少原因可能是:

  • 类目更精准,强调“精准对接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不再像之前范围宽泛,可申报企业范围大幅缩小;
  • 不可申请复审,同时又要企业成立2年以上,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减少,侧面反映了政府对目录项目质量的把控严格;

总体而言,《目录》的申报标准、分类、入选项目数量的变化体现了智慧养老行业发展日益成熟,让数字化技术真正服务老年人。

PART 02

场景化解决方案:

优质智能产品的集成应用

今年6月30日,三部委公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共计79个项目入选,其中产品类项目54项、服务类项目25项。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在产品类,新增类目“场景化解决方案”入选项目数量最多,占总入选项目数量37%,其次,入选项目较多的是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

这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是指多种产品集成应用。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具体而言,指围绕家庭、养老院、康复中心、医院、餐厅等老年人常见消费场景,集成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老年辅助器具类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智能产品、家庭服务机器人、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等融合应用。

1. 家庭养老床位成热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正在成为智慧养老的发展新趋势。在大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家庭场景是重中之重。

2022版《目录》中,“家庭养老床位”类目是所有细分类目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冠军类目,共有13个项目入选。

在分类文件中,“家庭养老床位”被描述为“集成多种居家安全和智慧养老产品,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对家有老人的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专业照护、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接受专业照护服务的需求”,要具有紧急呼叫、环境监测、行为感知等基本功能。

由此可见,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有三个核心要素:居家安全及智慧养老产品+专业化养老服务+智慧管理平台。

此次入选的13个项目仍以家庭养老床位管理平台/系统为主,即通过平台链接智能设备、专业养老服务与老人需求。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AgeClub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整理

其中,江苏中科西北星旗下“微桔”家庭智能养老床位,提供从民政监管、入户评估、家庭养老床位运营的一站式软硬件解决方案。

在硬件产品的集合应用方面,“微桔”集结了16种设备,包括智能居家终端、活动监测终端、门磁感应器、红外体感感应器、水浸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燃气传感器、便携式紧急呼叫按钮、拉绳呼叫按钮、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床垫、智能药盒、血压计、血糖仪、健康随访包。

这16种设备围绕老人居家安全、基础健康需求两方面展开。

来邦科技的家庭养老床位监护系统由家庭养老床位管理平台、活动探测对讲器、求救按钮、救助服务App、子女App组成,聚焦老人的安全监护及照料服务。

来邦方案以核心产品家庭养老床位管理平台、活动探测对讲器、心率呼吸监护垫的组合应用,保障老人身体安全。同时,由监护手表、洗手间求救按钮、烟雾探测器、燃气探测器、水浸探测器、智能门磁等组合应用,确保居家环境安全。

现阶段,家庭场景智慧养老已经涌现出一批家庭养老床位平台研发商,并且搭载了多元产品,保障老人基础健康、居家安全。但是,硬件产品同质化严重、重技术不重底层服务的痛点仍较为突出。

另外,智慧养老院、智慧助老餐厅、智慧化康复中心分别有5个、1个、1个项目入选,智慧药房则没有项目入选。

2. 场景化方案需要更进一步

一直以来,智慧养老被诟病“重技术、轻需求”、“重产品、轻服务”、“重概念、轻场景”。

2022版《目录》分类,首次明确了家庭、机构、康复中心、餐厅、药房五大老年人核心养老消费场景。这代表了国家希望通过政策指引企业打造对应场景的可推广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这五大场景既是老年人群需求集中所在,也是企业的增长机会所在。随着老年人群的消费需求、养老需求日益个性、多元,聚焦某一场景,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够更精准、实际地满足老人多方面需求。

目前,2022版《目录》场景化解决方案入选项目以家庭场景为主,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老人居家养老需求的关注。

然而,企业过度依靠政府购买的To G模式难以长久,硬件产品高度同质化、养老服务的及时性、专业性难以保障、智慧平台流于形式的痛点仍然存在。

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为老人提供一种生活方式,好产品是基础,与老年人建立强联系,精准满足需求是核心。

智慧养老平台研发商应围绕某一场景,充分、全面地评估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不应停留在基础信息的传递、智能设备的监测功能,而应聚焦老人迫切、深层次的养老需求,以技术应用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智慧养老平台系统应用之后,如何提供有质感、有温度的服务,让系统从“秀”到“用”是关键。

PART 03

智慧养老服务:

提升服务体验是重点

除了“场景化解决方案”类目,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类目是“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

与前两版简单直接地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划分为7类不同,2022版《目录》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分为智慧健康服务、智慧养老服务两大类。

其中,智慧养老服务又分为四个细分类目:“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互助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线上老年教育/购物”。

从入选项目数量来看,智慧养老服务共10个项目入选,其中“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独占7个。

“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精准对接需求,开展老年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比如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服务。

盘点6年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现2大趋势…

AgeClub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整理

其中,智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是智宇孝老以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的方式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即智宇智能配单开放服务系统。该系统由智宇智慧养老平台、欢孝商城、服务人员APP三部分组成。

平台功能为对入驻“欢孝商城”的服务进行审核、发布服务、监控服务、算法推荐。

欢孝商城则连接了服务者与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在欢孝商城购买商品、服务,其中商品包括欢孝优品、欢孝乐学、欢孝旅游、欢孝生活,服务包括助洁、助医、助学、助浴、助行、助购、助聊、助餐、助乐、上门照护;服务者注册欢孝商城,通过欢孝商城接单。

智宇孝老创始人刘方晓在接受AgeClub采访时曾表示,在服务层面,智宇提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智宇全职服务团队约1000人,分布在线下的500多个小型养老服务站点,以点带面的形式响应老人服务需求。

为了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老人服务体验,智宇建立了一套培训管理、服务监督和评级考核机制。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将通过欢孝APP实时监管,并且需要上传服务数据、照片和老人评价。

“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模式用数字化信息平台整合养老服务资源,精准对接老人需求,可以破解老人养老需求服务地点过于分散的发展痛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通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进行养老服务供需匹配,养老服务项目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展。

进而,一部分企业开始由依靠政府购买转向探索C端市场。基于既往服务经验,刘方晓表示,欢孝的C端支付问题不大,重点是增强用户信任,激发老人购买需求。

为此,欢孝聚焦打造老年人满意的服务,通过专业化分工、精细化流程和建立回访机制提升老人服务体验。

曾入选2020版《目录》的金牌护士首席执行官蔡虎也曾向AgeClub表示,为了提升老人服务体验,把控服务质量,金牌护士针对每一个服务项目制定了严格的服务流程标准,对服务全程留痕。

可以说,在耕耘C端市场的过程中,通过打造专业服务提升老人服务体验已经成为了企业获取老人信任,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目录》涉及的智慧养老服务场景在不断拓展,从医疗照护到文娱消费,场景更细分、多元。

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知识、资讯、娱乐、社交、购物等服务,正在迎来发展机会。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