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作者:德才兼备海洋xRK

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乱世中国历史上的帝制时代延续了2134年,从秦到清共有11个王朝。然而,其中真正的分裂乱世只有六百多年。大一统一直是中国的主流,但是在汉、唐两个大帝国衰亡后,接班人并没有能力将旧河山重新统一,导致天下陷入群雄逐鹿的局面。这导致了三国争霸、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纷争,一直持续了三百多年。随后,杨坚站出来重新统一,再次带来大一统的局面。唐朝亡后,又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而在这六百多年中,最被人忽视的就是五代十国。为什么五代十国如此被忽视?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因为缺乏一部描绘这个时代的宏篇巨制,将这个吞噬了无数生命的修罗场描绘成波澜壮阔的英雄赞歌。然而,五代十国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只需要善于发现其中引人深思或有趣的人物和事件。要了解五代十国是怎么回事,首先要了解五代十国是怎么来的。唐朝可以分为盛唐和衰唐两个时期。盛唐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充满了武德充沛、扬威域外的壮丽景象。然而,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李隆基只能依靠募兵制来维持军队。募兵制相比府兵制有着养兵成本高和兵力不稳定的问题。此外,府兵的训练和打仗是互不交叉的,将军无法在战时直接指挥府兵。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玄宗将兵将统统撵到边境地区,并设置缘边节度使来管理他们。这样一来,既能保卫边疆,又能将养兵的财政负担转嫁给地方。然而,这也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但节度使制度却被保留了下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节度使所掌握的军队成为了藩镇。藩镇在中晚唐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藩镇在后世常常被批评,但事实上它是一种适应当时国情的军政制度。大唐朝廷依靠藩镇来维护边疆安全,而藩镇也成为了镇压各种内乱的主力军。藩镇的存在不仅是阻挡契丹人南下的防线,也是控制其他藩镇的一柄利剑。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然而,由于大唐朝廷财政困难,朝廷不断裁军,导致了藩镇的削弱和动荡。加上黄巢起义,许多藩镇趁机扩大势力,进入了割据状态,并相互攻伐。最终,大唐朝廷无法阻止藩镇割据,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出现。五代十国的开端并不是朱温篡唐,而是李克用的前晋。在李克用之前,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就已经割据一方,建都太原,形成了前晋。紧接着,王处存的北平国、李茂贞的岐国、杨行密的南吴国等也相继割据。这意味着,在朱温篡唐之前,大唐朝廷已经四分五裂了。而朱温只是五代十国的开始,而不是终结。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南方的十国以及北方的北汉仍然存在,需要赵匡胤经过20年的南征北战才将其一一消灭。传统上,我们所说的五代十国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以及前后蜀、南吴唐、吴越、闽国、南楚汉平和北汉。然而,实际上五代十国并不止十九个,还有赵国、晋国、燕国、殷国和北平国。除此之外,还有三个没有正式称帝的节度使,即定难、武平和清源军节度使。其中定难军节度使后来成为西夏,抵抗北宋。总而言之,传统意义上的五代十国从朱温篡唐到北宋灭北汉,共延续了73年。然而,如果从李克用立晋开始计算,五代十国的时期则长达97年。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是混乱的,但也是有趣的。虽然缺乏一部市井里巷皆闻的鸿篇巨制,但其中仍然有许多引人深思或有趣的人物和事件。这段历史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总结: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乱世,延续了近100年的时间。它的形成源于大唐朝廷的衰落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尽管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混乱,但其中仍然有许多引人深思或有趣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应该重视这段历史,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和治理能力,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你对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请在评论中分享你的想法。(以上内容为编辑整理,供参考)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相对和平,南唐更是灭国记录空前稳定。相反,北方五代国家频繁更迭,战争不断。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南方十国和北方五代国家的不同命运,并探究背后的原因。南方十国的相对和平和北方五代国家的频繁战争形成鲜明对比。南方十国位于经济中心地带,商贸往来频繁,人民安居乐业。与此同时,南方诸侯们热爱和平,不愿意卷入无休止的战争中。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他们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能够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然而,在北方,五代国家频繁更迭,各个统治者都有野心和扩张欲望,不断发动战争来争夺权力和领土。这使得北方的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不断的战争阴影下。北方五代国家的短命现象,反映了北方枭雄的好战本性和暴躁情绪。这些统治者热衷于征战,他们认为“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如果不能在几年内灭掉一个国家,他们甚至会觉得丢脸。然而,好战的人往往会引来更多的敌人和挫折,他们遭受失败的几率也更大。相反,南方诸侯们更加冷静和克制,他们不追求战争和征服,而是注重内政建设和经济发展。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正是通过这种温和的方式,他们建立了稳定的政权,并使南方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然而,尽管南方十国相对和平,但他们的存在感并不强。当我们提到五代十国时期,人们更关注的是北方五代的故事。这是因为北方五代国家的统治者们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和战略手腕。例如,朱温篡唐后,南方诸侯纷纷臣服投靠,唯有南唐的杨行密拒绝承认朱温的统治。而后唐代的李存勖则成功灭掉了后梁等北方国家,差点实现南北统一。这些北方枭雄们的行动使得他们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比之下,南方十国的统治者们相对平庸,他们缺乏进取心,只满足于偏安一隅。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因此,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感较低。在这些五代国家中,李克用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沙陀族人,拥有着优秀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一直与朱温对抗,并在战争中屡次吃亏。虽然他没有篡唐的野心,但他始终忠于唐朝,努力保卫唐朝的尊严。他与朱温的恩怨贯穿了整个五代时期,他们的冲突持续了20多年。然而,朱温最终篡夺了唐朝的皇位,而李克用只能在河东建立了一个小国家。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与朱温对抗,保持着他的忠诚。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了他的志向,灭掉了后梁,但仍然沿用了“唐”的国号。他们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保卫唐朝的英雄。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然而,事实上,他们的血统与真正的唐朝皇室无关,他们更多地是以乱臣贼子的面目示人。后唐虽然只存在了14年,却是五代时期一个重要的王朝。这是因为后唐在五代中承前启后,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沙陀族和河东系是后唐的两个重要特征。沙陀族人在五代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既为唐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又对后唐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对汉文化的认同和接纳使得他们在后唐的统治中获得了高度评价。同时,河东系统治者也是后唐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后唐的皇帝还是其他重要将领,几乎都来自于李克用的河东藩镇。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他们在五代战乱中表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正是由于沙陀族和河东系的双重影响,后唐成为了五代时期的一个重要王朝。然而,后唐为什么会亡得那么快呢?除了李家皇帝自己作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不够兵强马壮。在后唐的统治中,兵力不足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例如,在同光四年,皇甫晖在邺城发动叛乱,李从厚决定派李嗣源去平叛。然而,李嗣源并没有带着足够的兵力,结果他的军队被击败,李从厚也被杀。随后,李嗣源登基成为皇帝,却没有注意到自己身边的干儿子李从珂。李从珂是一个军事能力出众的人,他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然而,在李从厚即位后不久,李从珂因为对李从厚的不满而发动叛乱。他很快得到了很多士兵的支持,连洛阳都被攻陷了。面对这种情况,李从厚选择了自焚而死。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后唐的统治者们在面对兵力不足的问题时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导致了他们的灭亡。总结起来,南方十国和北方五代国家在五代十国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南方十国相对和平,经济发展稳定,而北方五代国家频繁战争,政权更迭频繁。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南方十国注重和平与发展,而北方五代国家则更加好战和扩张。此外,沙陀族和河东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五代时期的格局。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然而,后唐的衰落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够兵强马壮。这个问题导致了后唐的短命,也成为五代时期的一个重要忌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动荡的时期。然而,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兵强马壮的必要性。南方十国通过和平与发展走向繁荣,而北方五代国家则因战争而衰败。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平,注重发展,而不是沉湎于战争和征服。同时,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面临被他人征服的风险。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请在评论中分享您的想法。【重构后】五代十国:弱肉强食的乱世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权更迭频繁,内忧外患,战争不止。无论是石敬瑭还是刘知远,他们都没有能力统一中原,因为在这个时代,唯有兵强马壮者才能稳稳当当地当皇帝。然而,后周的郭威和柴荣却能够解决这个难题。他们用强力镇压藩镇和军阀,整顿中央禁军,提升战斗力。同时,重视文官的作用,使得文武之间相互制衡。在他们的治理下,后周国力大振,军力鼎盛。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他们不仅击败了契丹和北汉,还南下攻打南唐,夺取大片领土。然而,郭威和柴荣的辛勤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们的江山被后来的赵匡胤篡夺。这个时代注定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而南方的十国在内战中苟延残喘,最终消失殆尽。北宋崛起后,对南方士人持蔑视和排斥态度,南方的官员在官场上混得一塌糊涂。北汉作为孤悬北方的政权,虽然有契丹人的支持,但他们顽强抵抗,直到最后一息未曾投降。五代十国的灭亡标志着一个混乱的时代的结束。【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乱世,政权更迭频繁,内忧外患。在这个时代,只有兵强马壮者才能稳稳当当地当皇帝。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一文捋清乱糟糟的五代十国史

然而,后周的郭威和柴荣却能够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强力镇压藩镇和军阀,整顿中央禁军,提升战斗力。他们的治理使后周国力大振,军力鼎盛。然而,他们最终失败了,他们的江山被后来的赵匡胤篡夺。这个时代注定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南方的十国在内战中苟延残喘,最终消失殆尽。北宋崛起后,对南方士人持蔑视和排斥态度,南方的官员在官场上混得一塌糊涂。北汉作为孤悬北方的政权,虽然有契丹人的支持,但他们顽强抵抗,直到最后一息未曾投降。五代十国的灭亡标志着一个混乱的时代的结束。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如何避免重蹈五代十国的覆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