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请求,中央批复:同意

作者:传说中的铲史官

#古籍里的历史#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请求,中央批复:同意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请求,中央批复:同意

战士们心中的打铁将军,彭老总口中赞扬不断的万岁军军长,传奇名将梁兴初,为何差点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不留任何痕迹,直到二十年后,他的妻子任桂兰才为我们揭晓了这个谜底,为了让梁兴初的名字不被遗忘,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六年才成功让后人得知了梁兴初的事迹,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无数荣誉傍身的梁兴初差点遭此磨难?点个赞,我来给您讲讲万岁军军长梁兴初的故事。

梁兴初也是我党的一位老战士了,他于1913年8月23日出生在江西的一处小山村,家里的条件比较落后,当时梁父为了能让梁兴初习得一门手艺讨生活,便将他送到了铁匠铺去学习打铁,虽说这门工作在学成之后生活温饱不成问题,但其所要承受的辛苦却是难以想象的,不仅每天都要重复枯燥的打铁动作,还要忍受持续的高温,但为了家里的条件能够有所改善,梁兴初全都一一忍了下来。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年,对梁兴初来说,这三年的时间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并不是工作所带来的辛苦,反而是地主对于普通百姓的剥削,也恰恰是在这个时候,红军的队伍来到了梁兴初所在的小村落,他得知了红军的事迹后,心中不免产生了憧憬,于是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了红军的队伍当中。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请求,中央批复:同意

也正是早年的打铁经历让梁兴初日后斩获了一个“打铁将军”的称号,加入到队伍之后,梁兴初很快就收到了上级的重视,职务一升再升,就连毛主席都知道了这个踏实能干的战士,并且毛主席对于梁兴初还十分的信任,经常会交给他一些特殊的任务,在北上长征途经岷县一带的时候,毛主席还特意叫来梁兴初吩咐道:“去给我搞点‘精神食粮’来了。”梁兴初一听便马上领悟了毛主席的意思,他口中的精神食粮便是书籍、报纸等物品,由于最近战事不断,毛主席身边早就没有了可供阅读的书籍,当他得知梁兴初接到任务要到附近去侦察敌情,这才找到了梁兴初说明了自己的请求,梁兴初也马上答应了下来。

随后,他便带领着侦察连的成员出发前往了哈达铺小镇,因为之前的情报显示这里已经被国军占领,梁兴初便让其他人都穿上了国军的衣服,伪装成国军进入城内,为了伪装的足够逼真,梁兴初还特意学着国军嚣张的态度对镇边的守卫人员说话,言语十分粗鄙,守卫人员一看梁兴初就不是什么好惹的人,也不敢多说话,梁兴初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于是呢,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梁兴初就把小镇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随后还带领侦察连的战士偷袭了镇里的国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取胜的同时,梁兴初也不忘寻找一些报纸书籍给毛主席带回去,也正是这样可靠的性格,让组织越来越重视这位打铁将军。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请求,中央批复:同意

梁兴初也逐渐的开始承担起了组织的重任,在梁兴初等诸多红军战士的努力下,我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抗美援朝期间,梁兴初率领第三十八军获得了多次重大胜利,对整体的战局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就连朝鲜战场上的总指挥彭老总都激动的夸赞到:“第三十八军万岁。”这短短的七个字让彭老总身边的士兵震惊不已,要知道,彭老总虽然从不吝啬夸奖,但却从未用过万岁这样的字眼来赞扬过谁,更何况万岁这个词用来形容军队好像也不是很合适,看着士兵们不解的神色,彭老总接着说道:“能打胜仗就万岁,不要想那么多。”至此以后,梁兴初又多了一个称号,万岁军军长。

如此的美称在梁兴初的军人生涯中几乎数不过来,但让人惊讶的是,拥有着无数美称的梁兴初差点就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怎么回事呢?而梁兴初的名字与事迹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跟他的妻子任桂兰是有着分不开的联系的,这两个人的相识跟小说里的浪漫情节相比也是不遑多让,在1948年的时候,于中山大学毕业的医学生任桂兰便选择了加入部队,为国家添一份力。当时正值黑山战役打响之际,天气逐渐转凉,刚刚到达前线的任桂兰对当地天气很不适应,站在走廊被冻的瑟瑟发抖,这一幕刚巧被梁兴初看见了,他心中十分感概,为了党和国家,女兵也全都奔赴前线,如此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早就写好了我党的胜利,为了让任桂兰适应当地的环境,他马上命令警卫员给任桂兰送去了一件军大衣,任桂兰的样貌也刻进了梁兴初的脑海之中。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请求,中央批复:同意

在之后的黑山战役中,我军布局取得了巨大优势,很快就取得了胜利,但梁兴初在这场战斗中却受了重伤,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巧合的是,组织派下来照顾梁兴初的小护士便是任桂兰,两人的情感也在这段时间迅速升温,并于1949年结成了夫妻。在进入和平年代以后,梁兴初为了让后人也能够了解到过去战争岁月的艰辛不易,便整理了大量资料,打算写一部传记,记录下来曾经的故事,但不幸的是,这些资料却因一场大火被烧了个七七八八,这件事也就耽搁了下来。1985年,梁兴初在北京病逝,任桂兰无比心痛,整日以泪洗面,在悲伤了一些日子以后,任桂兰突然意识到一定要将丈夫的事迹记录下来,不能让他的名字就这样泯灭在历史当中,为此她特意向组织提出了申请,希望可以重新整理梁兴初的资料,上级领导知道这件事之后,也很快批准了这件事。

就这样,任桂兰在接下来的十六年里,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问了无数个梁兴初曾经的老战友,将他的事迹重新记录了下来。最大的意义大概就是为了铭记,铭记战事,铭记先烈,铭记历史,愿我辈在过往中成长,将先烈的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