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歲軍”軍長梁興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請求,中央批複:同意

作者:傳說中的鏟史官

#古籍裡的曆史#

“萬歲軍”軍長梁興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請求,中央批複:同意

視訊請點選下方連結:

“萬歲軍”軍長梁興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請求,中央批複:同意

戰士們心中的打鐵将軍,彭老總口中贊揚不斷的萬歲軍軍長,傳奇名将梁興初,為何差點泯滅于曆史長河之中,不留任何痕迹,直到二十年後,他的妻子任桂蘭才為我們揭曉了這個謎底,為了讓梁興初的名字不被遺忘,她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曆時十六年才成功讓後人得知了梁興初的事迹,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無數榮譽傍身的梁興初差點遭此磨難?點個贊,我來給您講講萬歲軍軍長梁興初的故事。

梁興初也是我黨的一位老戰士了,他于1913年8月23日出生在江西的一處小山村,家裡的條件比較落後,當時梁父為了能讓梁興初習得一門手藝讨生活,便将他送到了鐵匠鋪去學習打鐵,雖說這門工作在學成之後生活溫飽不成問題,但其所要承受的辛苦卻是難以想象的,不僅每天都要重複枯燥的打鐵動作,還要忍受持續的高溫,但為了家裡的條件能夠有所改善,梁興初全都一一忍了下來。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三年,對梁興初來說,這三年的時間裡,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并不是工作所帶來的辛苦,反而是地主對于普通百姓的剝削,也恰恰是在這個時候,紅軍的隊伍來到了梁興初所在的小村落,他得知了紅軍的事迹後,心中不免産生了憧憬,于是毅然決然的加入到了紅軍的隊伍當中。

“萬歲軍”軍長梁興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請求,中央批複:同意

也正是早年的打鐵經曆讓梁興初日後斬獲了一個“打鐵将軍”的稱号,加入到隊伍之後,梁興初很快就收到了上級的重視,職務一升再升,就連毛主席都知道了這個踏實能幹的戰士,并且毛主席對于梁興初還十分的信任,經常會交給他一些特殊的任務,在北上長征途經岷縣一帶的時候,毛主席還特意叫來梁興初吩咐道:“去給我搞點‘精神食糧’來了。”梁興初一聽便馬上領悟了毛主席的意思,他口中的精神食糧便是書籍、報紙等物品,由于最近戰事不斷,毛主席身邊早就沒有了可供閱讀的書籍,當他得知梁興初接到任務要到附近去偵察敵情,這才找到了梁興初說明了自己的請求,梁興初也馬上答應了下來。

随後,他便帶領着偵察連的成員出發前往了哈達鋪小鎮,因為之前的情報顯示這裡已經被國軍占領,梁興初便讓其他人都穿上了國軍的衣服,僞裝成國軍進入城内,為了僞裝的足夠逼真,梁興初還特意學着國軍嚣張的态度對鎮邊的守衛人員說話,言語十分粗鄙,守衛人員一看梁興初就不是什麼好惹的人,也不敢多說話,梁興初問什麼,他就答什麼,于是呢,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梁興初就把小鎮的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随後還帶領偵察連的戰士偷襲了鎮裡的國軍,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取勝的同時,梁興初也不忘尋找一些報紙書籍給毛主席帶回去,也正是這樣可靠的性格,讓組織越來越重視這位打鐵将軍。

“萬歲軍”軍長梁興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請求,中央批複:同意

梁興初也逐漸的開始承擔起了組織的重任,在梁興初等諸多紅軍戰士的努力下,我黨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在抗美援朝期間,梁興初率領第三十八軍獲得了多次重大勝利,對整體的戰局上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就連北韓戰場上的總指揮彭老總都激動的誇贊到:“第三十八軍萬歲。”這短短的七個字讓彭老總身邊的士兵震驚不已,要知道,彭老總雖然從不吝啬誇獎,但卻從未用過萬歲這樣的字眼來贊揚過誰,更何況萬歲這個詞用來形容軍隊好像也不是很合适,看着士兵們不解的神色,彭老總接着說道:“能打勝仗就萬歲,不要想那麼多。”至此以後,梁興初又多了一個稱号,萬歲軍軍長。

如此的美稱在梁興初的軍人生涯中幾乎數不過來,但讓人驚訝的是,擁有着無數美稱的梁興初差點就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之中,不留任何痕迹,這是怎麼回事呢?而梁興初的名字與事迹之是以能夠流傳下來,跟他的妻子任桂蘭是有着分不開的聯系的,這兩個人的相識跟小說裡的浪漫情節相比也是不遑多讓,在1948年的時候,于中山大學畢業的醫學生任桂蘭便選擇了加入部隊,為國家添一份力。當時正值黑山戰役打響之際,天氣逐漸轉涼,剛剛到達前線的任桂蘭對當地天氣很不适應,站在走廊被凍的瑟瑟發抖,這一幕剛巧被梁興初看見了,他心中十分感概,為了黨和國家,女兵也全都奔赴前線,如此巾帼不讓須眉之勢早就寫好了我黨的勝利,為了讓任桂蘭适應當地的環境,他馬上指令警衛員給任桂蘭送去了一件軍大衣,任桂蘭的樣貌也刻進了梁興初的腦海之中。

“萬歲軍”軍長梁興初逝世,妻子提出唯一請求,中央批複:同意

在之後的黑山戰役中,我軍布局取得了巨大優勢,很快就取得了勝利,但梁興初在這場戰鬥中卻受了重傷,需要靜養一段時間,巧合的是,組織派下來照顧梁興初的小護士便是任桂蘭,兩人的情感也在這段時間迅速升溫,并于1949年結成了夫妻。在進入和平年代以後,梁興初為了讓後人也能夠了解到過去戰争歲月的艱辛不易,便整理了大量資料,打算寫一部傳記,記錄下來曾經的故事,但不幸的是,這些資料卻因一場大火被燒了個七七八八,這件事也就耽擱了下來。1985年,梁興初在北京病逝,任桂蘭無比心痛,整日以淚洗面,在悲傷了一些日子以後,任桂蘭突然意識到一定要将丈夫的事迹記錄下來,不能讓他的名字就這樣泯滅在曆史當中,為此她特意向組織提出了申請,希望可以重新整理梁興初的資料,上級上司知道這件事之後,也很快準許了這件事。

就這樣,任桂蘭在接下來的十六年裡,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通路了無數個梁興初曾經的老戰友,将他的事迹重新記錄了下來。最大的意義大概就是為了銘記,銘記戰事,銘記先烈,銘記曆史,願我輩在過往中成長,将先烈的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