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瑞再研究院:全球宏观经济与保险韧性(下)

作者:中国保险杂志
瑞再研究院:全球宏观经济与保险韧性(下)

作者| 瑞士再保险 瑞再研究院

文章|《中国保险》2023年第10期

瑞再研究院:全球宏观经济与保险韧性(下)
瑞再研究院:全球宏观经济与保险韧性(下)

瑞再研究院保险韧性指数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约60%的可保农作物风险敞口没有保险保障,而自然灾害财产保障缺口为76%,全球健康和身故韧性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研究表明需要针对四大风险重塑韧性。重建韧性需要考虑两种策略:减少预期损失和增加保险保障。

损失预防使家庭、企业、政府和经济体受益

损失预防是结构性增强微观(家庭)和宏观韧性的关键途径。降低预期损失不仅可以缩小保险保障缺口,还可以保护经济体的增长能力、财政资源,减轻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减损投资还可以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例如,风险减量措施可以提高家庭收入和经济增长潜力、推动项目进展,因而增强宏观韧性。对解决方案的投资还可以推动技术和市场创新。加强损失预防措施需要财务资源的投入。例如,对预防性健康管理或改善医疗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增强健康韧性;对智能农业系统的投资,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如风暴、干旱)或灾难(如火灾、病虫害)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对建筑规范、区划或防洪的投资同样可以降低财产损失。

瑞再研究重点关注旨在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相关损失的气候适应性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预计将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潜在损失。由于易受自然灾害风险影响的地区的资产价值积累是导致巨灾损失持续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承受了大中型自然灾害五分之一以上的经济影响,因此对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农作物三大领域的适应性投资尤为重要,可以创造出超出成本的收益,低收入国家收益最大。

我们估计,全球新兴市场在本10年内每年需要约1000亿美元的投资,使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农业具备适应自然灾害的韧性(见表1),占新兴市场所有经济部门所需适应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气候政策倡议组织估计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实际适应性支出每年仅为约410亿美元(见表1第3列),约为我们估计的年均总需求的七分之一,而其中仅有约10%投入农业和基础设施。在资金来源方面,迄今为止我们跟踪的所有适应性投资几乎都来自公共部门,60%以上(286亿美元)的投资为发达国家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跨境融资,仅2%(10亿美元)来自商业部门。实际投资不足,相应的适应性投资需求缺口仍然存在。

瑞再研究院:全球宏观经济与保险韧性(下)

改善基础设施、建筑和农作物的适应性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将是成本的数倍,范围在2:1到10:1之间。具体来说,基础设施减损投资的收益成本比达到4:1,商业房地产达到4:1,旱地作物生产为5:1(见表2)。损失预防还可以通过风险减量来提升资产的可保性。新兴市场在韧性上面临双重压力,较高的适应性投资需求(成本)和较低的保险深度可能同时存在,但是这同样意味着低收入国家的韧性红利占GDP的比例相对较高,每投入1美元产生的收益占GDP的比例远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并且所需投资的绝对规模较低。

瑞再研究院:全球宏观经济与保险韧性(下)

拓宽风险保障范围,助力提升微观和宏观韧性

在具备充分的损失预防措施后,风险转移将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风险减量措施存在复杂性和局限性,例如,基础设施减损投资面临财政支出的约束,改造是商业房地产的主要挑战,农作物适应性投资面临基数制约和融资不足的问题,适应性投资需求缺口依然巨大。在此背景下,风险转移可以发挥作用。保险、损失预防和提振经济增长相互补充,三者都需要加强以增强财务韧性。

保险保护资产和收入免遭负面冲击的影响,鼓励针对家庭财产、小企业、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长期财务规划和投资,在家庭发生灾难性支出、资产出现损失或丧失谋生能力时提供财务支持。保险与保护社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和消除不平等存在强相关性,保险还可以为减损行为提供经济激励(如图1)。

瑞再研究院:全球宏观经济与保险韧性(下)

此外,保险还可以增强整个经济体的韧性。自然灾害发生后,房屋的重建和经济的恢复需要大量资金。保险赔付可以将资源永久性转移到经济有待恢复的地区,从而减少经济活动中断,减轻家庭和企业的财务压力。否则,重建资金需要来自其他渠道,这会减少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资金,将抑制未来经济的增长。

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市场还可以增强灾后复苏的二阶效应,从而增强宏观经济韧性。如果受灾地区的企业合理预计它们的客户获得保险赔付后会投入重建或回归市场,则可能更愿意在灾后进行投资。这种微观层面的决定将会在整个宏观层面产生积极影响。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估计,在保险损失占比较低的情形下,导致直接损失达到GDP的0.1%以上的大规模灾害可能使当季GDP增长率下降约0.5个百分点,但如果有充分的保险,损失对经济的影响则可忽略不计。

保险帮助减轻灾害损失的另一种方式是减轻对公共财政的影响,以及减少商业借款需求。政府通常向没有充足保险保障的家庭和企业提供资助,因而导致赤字上升并制约其他领域的财政支出。此前的分析发现,对于发达经济体,保险深度越深,政府的灾后支出越低。在保险深度较深的国家,灾害造成的实际影响较轻,不会导致赤字上升。同样,保险保障水平较高的发达经济体在事件发生后的几年,商业部门的债务水平较低。很多新兴经济体的财政资源和信贷获取更加有限,因此保险可以发挥更重要的“减震器”作用。

保险助力提升微观和宏观韧性。家庭层面应对重大风险的财务韧性积累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很多国家,公共部门保障计划通常会在某种程度上覆盖身故和健康风险。对于自然灾害风险,很多政府重点关注风险减量和适应性投资,而风险转移主要由商业(财产)保险市场负责。

总结

提振保险韧性需要充分认识到保险在风险转移中的潜力,政府、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和企业需要通力合作,扩大保险保障范围。需要创新保险产品设计,提高风险转移的效率。数据和模型分析创新可以将保险范围扩展至保障不足的新兴风险池,包括涵盖多种风险的综合性保障、与采购行为相关的衍生保险或指数保险解决方案。完善的法律监管机制非常重要,可以提升风险转移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如很多经济体推行一些强制性险种(健康险、工伤保险等)。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和监管制度激励居民提高投保率,倡导风险减量投资等。而小额保险和新的分销渠道(如互联网渠道) 可以提升保障的触达性,公私合作可以提升特殊风险的可保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