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作者:动情笑容

公元280年,西晋成功消灭了吴国,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动荡,实现了国家统一。然而,这个大一统的王朝却仅存维持了短短的51年(不包括东晋),成为历史上短寿的王朝之一。西晋为何如此短命?或许从司马家篡权那一刻开始,它的命运已经注定。

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自从司马懿篡夺政权后,他破坏了人们对国家信仰的基石。司马懿早在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帝王统治时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长期担任高官。然而,司马懿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渴望掌握整个曹魏政权。曹叡临终时托孤,将年幼的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让他们共同辅佐政府。然而,显然司马懿为了权力,最终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政权。即使没有曹爽的威胁,高平陵之变也迟早会发生,但曹爽的介入使司马懿的政变提前了。司马懿的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打破了司马家后代的道德枷锁,为他们篡位奠定了基础,也为司马家后来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更恶劣的行为要属司马昭的"弑君"。虽然实际刺杀曹髦的是成济,但成济是受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的。因此,无论司马昭是否真的有弑君之意,曹髦的死都与他难辞其咎。据《汉晋春秋》记载,当司马昭听闻曹髦被杀后,他吓得晕倒在地,念叨着:"天下人将如何评价我",可见司马昭内心深知"弑君"的严重后果,这是罕见的政治大忌。成济虽然因此被灭三族,但他只是替罪羊。司马家的势力却得到了巩固,但也在道义上背上了沉重的污名。司马昭的一句"晋祚不长"可谓言中之准。

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在曹魏与西晋之前,自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的主导地位。其中,"三纲五常"作为儒家伦理的基础,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行为准则。这一道德秩序深入人心,成为众多士族的道德信仰。

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司马懿的篡权和司马昭的"弑君"违背了这一伦理道德秩序,对于皇权和儒家思想造成了冲击,动摇了人们的信仰。汉朝建立的社会道德秩序根深蒂固,例如荀彧始终忠于汉室,即使曹魏兴起,他也坚守忠臣之道。司马家的挑战权威,摧毁信仰的行为,使得他们付出了代价:王朝短命而衰落。

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