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作者:历来现实

1968年秋,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一个公社里迎来了一位新成员,那就是刚刚服刑出狱的齐达榜。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齐达榜本是当地的土匪,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送往了监狱进行劳动改造,虽说已经改造成功,但齐达榜本人性格暴躁,还有一张吓人的刀疤脸,和谁都处不来。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当时的公社领导为了避免他惹麻烦,索性把齐达榜调去单独赶大车,然而,任谁也想不到,就是因为这份任命,最终居然抓到了1947年柴胡栏子惨案的主要罪魁祸首,逃犯任芳武!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负责赶大车以后,齐达榜的生活过得还算是相当的轻松自在的,他也不用下地,每天负责四处奔波,拉拉货就能完成任务。

这一天,齐达榜把车开到一个叫南北营的大队去送货,无意中,齐达榜发现人群里有一个似曾相识的老头。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那老头没有抬头,看到齐达榜顿时低头离去,等齐达榜回过神来以后,对方已经走出了老远。

此时,齐达榜猛地一惊——这老头不是别人,分明就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大哥”土匪任芳武。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任芳武,生于1898年,本是当地的一个地主人家。

由于从小家境优渥,任芳武养成了骄奢淫逸的习性,在解放前曾是称霸一方的流氓地痞。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任芳武就曾经与日寇勾结,是当地著名的“汉奸”,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大军败退之际,为了给解放军添麻烦,在当地封赏了一大批的土匪,让其继续顽抗。

任芳武就在这时拉了一支土匪部队,投靠了国民党。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凭借着家里的人脉和金钱,任芳武没费多大功夫就拉拢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队,手上有了几百杆枪。

当时的国民党第93军的暂编22师驻扎在附近,任芳武便打算投奔于此,此时此刻,任芳武万事俱备,只欠一份“投名状”了。

而恰好在此时,冀东军分区代表团走入了任芳武的视野。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当时的国民党在热河地区的统治已经行将就木,哪怕是暂编22师也已经到了全线撤离的前夕。

纵观全省,只有承德、赤峰等大城市还在国民党手里,为了能够取得这最后的胜利,中共冀察热辽军区在林西一带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准备发动最后的进攻。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会议结束以后,冀东军分区代表团穿越敌占区,返回唐山部队驻地。

冀东代表团是这次会议的主要代表团之一,其中不单单有冀东区的13名高级干部,还有警卫人员、随行技术人员共计70余人。

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返回的路上,代表团与任武芳的土匪队伍撞了个满怀。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5月17日傍晚,代表团一行人进至柴胡栏子村,在此借宿。

由于柴胡栏子村是一个小村子,代表团和随行人员人数又过多,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于是在思考过后,团长苏林燕安排负责护卫的骑兵连前去两公里以外的彩凤营子村驻扎。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事实上,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是无可厚非的,最近的国民党军队距离柴胡栏子村有足足40公里,就算发生了什么意外也完全有机会进行转移。

然而,代表团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一决定,将给他们带来一场浩劫。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其实,当时的任芳武就在距柴胡栏子村不足三公里的地方,得知有解放军高官路过此地,他大喜过望。

当即就派人前往侦查,一番调查过后,发现几乎没有守卫力量,于是便决心进行袭击,趁势吃掉这支代表团。

当天深夜,任芳武手下五百余人悄悄来到村外,发起了突袭。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几乎就在一瞬间,柴胡栏子村外四周响起了枪响,土匪喊杀冲天。

当时的代表团中只有少量的哨兵,看到这一幕立刻构建防线,与敌人交战。

此时的枪声也惊醒了正在村中歇息的代表团,混乱之中,政治部主任李中权第一时间判断敌人规模不小,在人数极度拮据的状态下,李中权还是迅速凑齐了一支突击队,冲出重围,向两公里以外的我军骑兵连求援。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当时的情况十分凶险,代表团本身装备薄弱,仅有七八十人,配备的又多是手枪,而任芳武等人手下兵力过千,更有机枪、手榴弹等重火力。

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最好的对策就是坚守待援。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然而,李中权怎么也想不到,等派出的突击队终于找到了骑兵连时,对方居然以军情不明拒绝出兵。

当时的骑兵连长为王虎庆,事实上,柴胡栏子刚刚开战,他就已经听到了动静,但是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去支援,而是断定对方为大股部队,不宜开战,居然把部队全部拉倒了附近的山上,用望远镜远远的观察局势。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等到突击队终于找到他的时候,王虎庆仍然犹豫不决,以“情况不明”,应“先向军区禀告”为由,拒绝了此事。

当时的突击队几乎急得吐血,反复向王虎庆强调其使命,但是无论如何劝说,王虎庆依然不为所动,最终,无奈之下,突击队只得火速赶回柴胡栏子村。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得知援军仍未赶到,李中权心中一沉,此时的柴胡栏子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敌人已经越围越近,部队弹尽粮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最高指挥官苏林燕已经手持手榴弹与匪徒同归于尽,政治部副主任胡里光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为了保全机密,情急之下,李中权传达了自己的指示:焚烧了所有机要文件和密码本,准备与敌人最后进行死战!

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决心奋力一战,只求多杀敌人几个再去见马克思,在浓烟与硝烟的笼罩下,战士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然而就在这时,远山突然传来一阵枪响,在战场的外围另一支解放军骑兵连居然奇迹般的赶到了现场!

原来,柴胡栏子刚刚交战,附近十几公里外的友军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立马进行了总动员急行军夜行前往救助。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这支部队星夜兼程,终于赶在了任芳武拿下村子之前赶到了现场。

这一支骑兵连的参战,瞬间改变了整个战局,任芳武所部本就是草台班子,一看到解放军马蹄声震耳,立马丢了魂魄,在扔下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后,匆匆撤退。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而看到敌人悉数撤离,此时呆在山上的王虎庆也立马做出了反应,带兵冲了上去,可等到他赶来,此次战斗早已结束。

望着这位失职的骑兵连长,李中权的眼中喷出了怒火……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经过战后统计,此次袭击代表团二十二人牺牲,其中五位师级干部阵亡,其余人也几乎个个带伤,另有两名女电译员被俘。

除了人员损失以外,各种机要文件、通讯装备损失也极其惨重,一部分是被自己人砸毁烧毁的,另一部分则是在战争中损坏的。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文件倒还好说,真正让人心痛的是那些珍贵的设备,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很多的设备都来源于缴获,可以说是丢一台就少一台。

如此原本不必要的损失出现,让现场的所有人心都在滴血。

柴胡栏子一战的消息传开以后,可以说是全军震惊,甚至就连党中央和毛主席也对此次事件中牺牲的烈士们表示哀悼,并下达讨伐令,一定要为烈士报仇。

事件发生后,李中权也将王虎庆临阵胆怯一事上报给了中央,要求对王虎庆进行处分。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从时间线上来看,此时距离热河省全境解放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因为个人失误导致一次性损失5名高级干部,这样的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随后,王虎庆以临阵脱逃之罪被枪决,其连各干部和士兵也受到了教育处分。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这起事件过后,冀热辽军区也意识到了当地的土匪问题,在不久之后展开了大剿匪运动,其中任芳武所部,便成为了重点目标。

怀揣着为战友报仇的心愿,解放军用了短短一个多月就歼灭了任武芳大部,其匪众非死即伤。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所有的匪徒要么被击毙,要么被活捉,这中间唯独少了任芳武的身影,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任芳武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任芳武的消失在当地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说他跟随国民党南下,也有人说他还躲藏在附近的大山之中。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建国以后,当地的人民政府依然没有放弃对他的追捕,但可惜的是,面对着浩荡的山林,人们实在是无从下手,最终对于任芳武的追捕只能暂且搁置下来,一晃就过去了20余年。

任芳武虽然逃了,但他的手下齐达榜却被捕入狱。新中国成立后,赤峰市人民政府判处了任芳武手下小头目齐达榜18年徒刑。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1968年齐达榜刑满释放后,就被重新安排到了基层生活,谁曾想,在出狱的第一年里,他就碰巧撞见了任芳武。

齐达榜本不是什么好人,在见到任芳伍以后,他没有第一时间汇报,而是找到了任芳武以保密为由,向他勒索钱财。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对于齐达榜的勒索,任芳武愤怒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拿出自己多年务农攒下的微不足道的积蓄,想要打发对方。

但可惜的是,十八年的牢狱生活可把齐达榜给憋坏了,之后的日子里,他开始花天酒地,整日酗酒。

慢慢的,就连当地领导也注意到了齐达榜的“高消费”行为,开始对其有所怀疑。

最终,公社干部们找来了附近的民警,在民警的逼问下,齐达榜吓破了胆,供出了任芳武的下落。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1970年公安机关根据齐达榜的线索,在南北营子村抓获了时年已经72岁的任芳武。

在经过核实身份以后,任芳武于1970年2月23日被判处枪决,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随着一声枪响,沉冤20多年的烈士们的亡魂,终于得以安息。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任芳武虽然死了,但他的罪行将永远刻在耻辱柱上,受人唾弃。

1971年的时候,当地人民政府重新对柴胡栏子牺牲的烈士进行了下葬,据悉,早年烈士牺牲时,由于借遍十里八村也没有凑够22口棺材,烈士们的下葬十分草率,甚至还有借用老乡家的柜子下葬的。

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任芳武被审判枪毙之后,当地为烈士们重新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陵园,对其进行悼念。

时光荏茬,岁月如梭,如今距离柴胡栏子事件已经过去了76年,但陵园前的那一方纪念碑仍然在讲述着这个过去的故事,提醒我们昔日革命的艰辛。

参考文献:

《新中国剿匪纪实丛书》,袁志刚

《土地改革运动史》,罗平汉

《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柴胡栏子烈士陵园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