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作者:小昕弟弟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

前言

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工业化”阶段,表现为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出现。

产业空心化是指传统制造业逐渐减少或消失,以及工业区域的衰退。这种现象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从1980年起,美国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去工业化”主要是指一国制造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与制造业就业占总体就业的比例不断下降的现象。

西方传统经济学通常将“去工业化”视作全球化产业链分工的内生进程,美国制造业大多通过离岸外包的方式,降低劳动力成本以提高利润,比较优势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等经济理论都为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1980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约为21%,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体就业人数的22%。2018年,前者下降至11%,后者则跌至10%。

美国的跨国企业通过离岸外包的形式攫取了巨额附加值,为美国本土创造了天量财富。

然而过度的“去工业化”却会伤害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表现为高赤字、低投资率、低生产率、高失业率与增长动力不足。

美国的工业品由于无法自给自足导致了严重的经常账户赤字,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为6210亿美元,货物贸易逆差更是高达8913亿美元,为全球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

大规模的离岸生产使得美国制造业商品严重依赖进口,2018年美国的进口商品中,制造业占据绝对比例,其中14.8%为机械、14%为电子设备、11.7%为交通工具。

巨大的贸易逆差不仅意味着巨量的债务,也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实体企业外移造成投资减少,大量工作机会向海外流失。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体就业人数的比重从1960年的27%跌落至2018年的不足9%。

随着制造业成为夕阳产业,用工需求的减少造成了美国工人收入的相对下降。在1970年之前,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率与生产率增幅几乎同步,但在1970年之后,两者迅速分化,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速在1970年至2017年间仅增长约12%,远低于生产率与金融资产的增长率。

大规模的离岸外包导致生产与创新分离,长期来看,会削弱整体创新能力与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产业空心化的严重后果是美国逐渐失去先进技术的领导与垄断地位,危及美国制造业的基础性增长动力。

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结果是实体产业与金融产业的此消彼长,制造业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同时,美国国内的金融产业不断扩张。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金融化的逻辑安排下,美国将经济活动的重心偏离物质产品的生产并集中到金融资产的管理、流动和增值,金融逐渐取代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

虚拟经济的膨胀导致了美国经济结构的畸形,美国经济出现了超过实体经济需要与承载能力的经济过度金融化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金融部门的虹吸效应不断挤出实体部门资本。美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扭曲是极度危险的,一旦“美元本位制”出现动摇,缺乏产业基础的金融业必然是虚弱的。

美国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中浓厚的重消费倾向,低储蓄与超前消费是美国民众的普遍习惯。

美国的居民储蓄率长期处于极低水平,在2005年前后,甚至出现了零储蓄的怪异现象。2018年,美国的储蓄率仅为8.8%,低于德国的10%,远低于日本的27.3%与中国的45.7%。

伴随而来的是高额的家庭负债,2018年,美国家庭负债总额占GDP的比重高达77%,远高于德国的54%、日本的58%、中国的52%。

高负债、低储蓄的居民资产结构是极度脆弱的,储蓄不仅能够促进投资与经济发展,还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缓冲工具,能够缓解因收入、物价变动或经济周期引发的实际收入下降。

美国的政府债务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的政府财政赤字升至7790亿美元。

虽然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财政整顿有明显效果,赤字率总体收窄,但只要赤字率高于名义GDP增速,那么政府债务还会扩大。

美国执迷于通过发行美债补贴财政赤字,“滚雪球效应”使得美国的总债务规模已经突破22万亿美元,2018年,总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08%,2000年与2008年该数值分别为57%与72%。

美国政府正在不断逼近隐形的“财政悬崖”,美国的国家信用与货币信用正在被其无所顾忌的财政支出不断吞噬。

总结

美国经济的相对衰退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多项关键数据都证明美国在既有领域的优势正在缩小,边际效益递减效应正在逐步发酵。

但仅依据现状分析就得出“美国经济衰落”的判断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若要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准确预判,需要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制度进行分析,从而挖掘美国制度上影响中长期增长的消极因素。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步入“去工业化”阶段后,产业空心化对美国经济结构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响?前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去

继续阅读